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65年,蘇聯極致火力象徵,一輛坦克配兩門火炮、兩挺機槍、一枚導彈

1965年,蘇聯極致火力象徵,一輛坦克配兩門火炮、兩挺機槍、一枚導彈

冷戰爆發以來,美國與蘇聯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坦克、軍艦、飛機、航天器等等,基本上能夠想到的軍事領域,都有美蘇競爭的身影。

在這一過程中,蘇聯人充分展現出了什麼叫做火力不足恐懼症,圖為1965年,蘇聯陸軍測試287工程的照片,這就是一款追求極致火力的產物。

287工程於1960年立項,由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負責,目的是研發一款能夠有效對付坦克的強大武器。它的底子其實非常不錯,以T-64主戰坦克的底盤為基礎,機動能力強、環境適應性強,而設計師更是為其配置了三大武器系統。

坦克的武器系統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主炮,二是機槍,而287工程在此之上更進一步,又增加了導彈發射架,因此武器系統由兩門73毫米滑膛炮、兩挺7.62毫米通用機槍和一枚9K11反坦克導彈組成。

9K11「颱風」反坦克導彈的發射架居於最中間,具備升降功能,正常情況下可以隱藏在內部,作戰時可以隨時升起。發射架的兩側則是兩個獨立炮塔,每個炮塔安裝一門火炮、一挺機槍。

光從火力配置來說,287工程確實已經是相當強悍的了。

除此之外,設計師還刻意壓低了287工程的整體高度,這讓它可以更有效地隱藏起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87工程最終沒能量產,倒不是蘇聯的火力不足恐懼症被治好了,而是9K11反坦克導彈出了問題,蘇聯始終無法找到替代者,所以連累整個287工程一起被終止。

從1947年開始,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持續了44年,期間蘇聯研究過許多堪稱極致火力的武器,也有一些實現了量產,但蘇聯的經濟始終是一個發問題,過多的國防投入將整個國家徹底拖垮,只剩下這些黑科技還見證曾經蘇聯的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周路38號 的精彩文章:

1957年,美軍指導下的台灣陸戰隊,用著全套美式,腰間掛中正劍
李連杰一秒拆手槍,用蠻力直接拔下套筒,現實中真能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