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損比30:1!英國兵猛衝志願軍一個連,結果被打到懷疑人生

戰損比30:1!英國兵猛衝志願軍一個連,結果被打到懷疑人生

抗美援朝戰爭中,很多人以為我軍只是在跟美軍和韓軍打仗。當然了統計戰果和計算損失的時候,還有人不把那傷亡近百萬的韓軍當人看。其實被忽視的還不僅僅是韓軍,還有其他15個國家的參戰軍隊。

其實,這15個國家的出兵規模並不算大,從師級到營級不等,但是這些部隊往往都是所在國軍隊中最精銳的那一部分,戰鬥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當然了,儘管其戰鬥力在本國軍隊中還可以,但遇到志願軍這樣的對手,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

比如當時英國及英聯邦體系內的一些國家也派出了軍隊,其參戰人員雖然在回憶錄中吹噓自己如何厲害,但難以掩蓋的是其很多建制部隊被殲滅的史實。

比如第三次戰役時,50軍149師就消滅了英軍的皇家來複槍團第1營及坦克分隊;第五次戰役時63軍187師消滅了英軍格羅斯特營等。

而在隨後的陣地戰中,英軍部隊甚至還被志願軍的一個連打出了約30:1的戰損比,這仗到底是怎麼打得呢?

這個戰例發生在1951年10月初的馬良山防禦戰時期,我方稱之為216.8高地戰鬥。交戰雙方為志願軍64軍191師和英聯邦第1師所屬部隊。

1951年6月,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敵我雙方均開始構築工事,並通過談判接觸。

雖然停戰談判開始了,但是誰都知道戰場上打不贏,那麼談判時就會處於劣勢地位,因此前線的戰事一直沒有停歇。

1951年8月,所謂的「聯合國軍」發起了夏季攻勢,主要進攻的是人民軍陣地;9月底其又發起了秋季攻勢,主要進攻的是志願軍陣地。

在馬良山方向進攻的是英聯邦第1師及美軍騎兵第1師5團;其中英聯邦第1師除了英軍外,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部隊,為便於行文,我們統稱為英軍。

當時,志願軍的防禦工事還是以野戰工事為主的,同時蘇械也沒有完全換裝。因此美英軍通過「范弗里特彈藥量」式的火力投放,可以摧毀我大部工事;儘管其付出的代價很慘重,但總的來說還是能緩慢推進。

10月初,英軍通過幾天的作戰後佔據了我馬良山外圍據點,而在向主峰及216.8高地進攻的作戰中,卻碰到了硬釘子。

當時防守在216.8高地的191師一個步兵連,創造性地將陣地上的防炮洞挖通,形成了馬蹄形的坑道工事。

這種工事出現在64軍部隊中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因為這支部隊的前身在抗戰時期是晉察冀的老八路,在抗戰時就經常用地道戰來打擊日軍。

因此,為了抵消敵軍重火力的打擊,這支部隊的戰士們出自本能地講坑道挖深,諸如守衛216.8高地的這支部隊還將其貫通了起來,英軍的麻煩很快來了。

英軍在火力準備後,以步兵衝擊。應當說當時英軍中無論是本國軍隊還是澳大利亞等國的士兵戰鬥素養都還可以,射擊精準,而且也敢打白刃戰。但這些「精兵」才打了幾年仗?而他們當面的守軍可是跟鬼子拼了八年刺刀拼出來的,

英軍最初的炮擊雖然猛,但當時216.8高地的工事並未損壞,而且守軍傷亡也很少。

可這些情況,英軍士兵是不了解的,眼看著山都炸禿了,怎麼可能還有人呢?結果守軍從坑道中神不知鬼不覺地出來打擊英軍的時候,這幫人是非常懵逼的。

當時志願軍步兵普遍裝備了蘇式轉盤機槍和衝鋒槍,還配有大量手雷,近戰火力極猛,一打就是一大片。

英軍戰術素養雖然不錯,但是跟志願軍打近戰?那自然只剩下被虐的份兒。

於是英軍一批批衝擊,結果就是一批批被打下來。關鍵他們搞不清楚志願軍是從哪裡出來的,結果糊裡糊塗打了一天,衝擊了21次,傷亡達到了700多人,終於明白了點。

而志願軍的這個步兵連僅傷亡了26人,雙方的戰損比高達30比1。

英軍也不笨,損失這麼大之後,也發現了我們的坑道,其迅速改變戰法,以重炮連續轟擊坑道區域,同時步兵上去後注意近戰。

當時志願軍陣地上的坑道工事還只是雛形階段,沒到後來推廣後的那麼完備,其堅固程度不足以支撐持久作戰。

因此,在經歷了激烈爭奪戰之後,英軍還是一度佔領了216.8陣地,我守軍則暫時退居二線陣地。因為一線陣地工事已經大部被毀滅,在我處於火力劣勢的情況下,再繼續堅守的代價會很大。

當然了,我軍沒給英國軍隊留多少時間在216.8高地看風景。

三個多星期後,馬良山主陣地及216.8高地就遭到了191師的反擊。這次反擊就是經典的馬良山之戰後一階段,我軍是以步兵、坦克、炮兵協同的方式發起進攻的。

結果在191師的攻擊下,英軍很快又丟掉了陣地,之後的反攻也沒有得手。

馬良山的216.8高地之戰中,提托坑道工事的志願軍可以以較小的代價大量殲敵,而且還能有效減輕「聯合國軍」炮火及空中優勢帶來的殺傷。

因此這一戰例被列為典型,此後志願軍開始全線構築完備的坑道工事,第一線各軍在半年時間中就構築了長達190公里的坑道,塹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種火器掩體1.2萬多個;到1952年8月,一線和二線坑道工事基本完成。

完備的坑道工事既可以戰鬥,又可以屯兵,還具備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的「七防」標準。

坑道工事使得「聯合國軍」炮擊的殺傷率大為下降,從最初的每發射40到60發炮彈即可殺傷我一名戰士,上升到了發射660發炮彈殺傷我一名戰士。

我方傷亡大為降低的同時,還可以托工事很好地守住陣地。到了1952年下半年開始,志願軍以堅固陣地為出發點,進行步炮合同作戰,已經具備了攻佔並固守敵堅固陣地的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良山上那小小的一仗,意義不僅在打出了漂亮的戰損比,更是促使我軍找到陣地戰法寶的關鍵實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土耳其亂炮齊發,1000美軍全跑路,庫爾德又抱政府軍大腿?
王牌部隊換裝大殺器,150公里外精準殲敵,連隊全家福霸氣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