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哲學的慰藉》:哲學以智慧來安撫、慰藉人生深層次的痛苦

《哲學的慰藉》:哲學以智慧來安撫、慰藉人生深層次的痛苦

人群中永遠有一群人擔負著既深刻又可笑的任務,那就是求得智慧。

——阿蘭·德波頓《哲學的慰藉》

我們不該那麼在意群眾如何談論我們,應該在意的是真正在意民眾福祉的人在正義和非正義的事情上說些什麼。

——蘇格拉底

當來自慾望的痛苦解除時,簡樸的菜肴和奢華的盛宴提供的愉悅是一樣的。

——伊壁鳩魯

1.我們的生活深陷各種不快樂的情緒之中。認為自己快樂的中國人,不超過9%。為什麼不快樂?帕斯卡爾說: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的房間。

2.只要和慾望掰手腕,人就會陷入痛苦,難以平靜。

3.有位學者認為,只要把我們的生命放進純粹的時間和歷史中,你所有的慾望都會平息。可遺憾的是,這世上沒幾人能做到。

4.哲學的任務是什麼呢?在阿蘭·德波頓看來,就是以智慧來安撫、慰藉人生深層次的痛苦。

5.哲學幫助我們梳理人生,以及讀懂以前哲人的主題。蘇格拉底的人生主題——與世不合;伊壁鳩魯的人生主題——沒錢沒地位;塞內卡的人生主題——挫折,充滿了失敗;蒙田的人生主題——性格中的缺陷和固執;叔本華的人生主題——一切令人悲觀和傷心;尼採的人生主題——塵世的一切是阻礙,是困難。

6.任何有出息的男人過了40歲,難免有一點點憤世嫉俗。如果你沒有憤世嫉俗,那說明你已經喪失生命活力。

7.哲學家的偉大不在於高深莫測,而在於能與常人對話。偉大的哲理同時也是最樸實的日常思想。

8.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遇到種種問題,那種不假思索憑本能或感覺做出的反應,與那些通過思考分析,然後理性地對待的反應,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

9.人性在某些方面是永恆的,因而有些哲理也是永恆的。

10.人生為何會有挫折?因為我們的主觀願望與嚴酷的現實之間產生了衝突,要想避免人生衝突,就要準備好智慧。因為我們對有準備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強,而準備最少、不能預測的挫折對我們傷害最嚴重。哲學中的智慧教給我們順應全方位的現實,從而使我們縱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於因情緒激動而遭受挫折帶來的全部毒害。

11.哲學的動機是出於改善人的生活的樸素願望,它讓我們醒悟:每一個人應少想一些實際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

12.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是反對我們的人數,而是他們反對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們的注意力應該由不負眾望轉向解釋事物規律中其所以然。社會上占很大比例的人認為我們是錯的,這聽起來很嚇人。但是在放棄我們的立場之前先要審視一下他們得出這一結論所用的方法。

13.生活簡樸並不影響朋友們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為我們同世俗的價值觀拉開距離,不以物質標準衡量自己。家徒四壁不必汗顏;黃金萬兩無可炫耀。與若干朋友離群索居,融入自然,與萬物友好共處,就錢財的角度而言,沒有什麼需要證明自己的。

14.如果能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問題,就會意識到人一死,就會物我兩忘,復歸於無。要到來時自然到來,為此而預先擔憂是庸人自擾。事先對永遠不會經歷的境界妄自驚擾是沒有意義的。

15.人的計劃最圓滿的完成看來是與某種程度的磨難分不開的,我們最大樂趣的源泉是與我們最大的痛苦彆扭又奇特地聯繫在一起的。試看那些最優秀、最完善的個人和民族的歷史,請問有哪一棵大樹長到這樣驕人的高度沒有經過風霜雨雪?請問,厄運和外界的阻力,某種仇恨、妒忌、懷疑、頑強抵制、強硬反對、吝嗇、暴力,難道不都是我們實現進步的有利條件?沒有這些磨難和痛苦,則任何偉大,即使是美德,也難以成長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笛卡爾為何要證明上帝存在?事情背後隱藏著人類思維之奧秘
畫家蔣才:藝術流淌在父輩的血液,變為我今生最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