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毛大慶:年至五十造天命?

毛大慶:年至五十造天命?

勇士有血勇、氣勇、骨勇之分。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稱得上創業者中的「骨勇之士」。

2015年創業前,他是先後任職兩大上市公司的明星經理人,26歲進入凱德,從無到有參與創立北京凱德置地;執掌北京萬科期間將區域公司業績從40億衝到200億。

然而,事業處在「巔峰」的毛大慶,卻毅然掉轉人生航向,辭職創業,創辦了優客工場。

創業之餘,毛大慶並沒有停下折騰的腳步,一邊堅持跑馬拉松,一邊著書立說,翻譯了《朝聖波士頓馬拉松》、《斜杠人生》、《布隆伯格自傳》等著作。

2016年,毛大慶在其翻譯的《鞋狗》一書中曾提到,「打破常規者,人恆敬之」。

人書合一,這個人忒能「造」了。

從明星經理人到創業者、從房地產到聯合辦公、從研究城市到研究人……50歲的毛大慶,骨子裡依然流淌著不斷挑戰舒適圈的血液。

在優客工場之前,聯合辦公在中國內地是新生事物,行業方向、盈利模式、管理方式等一切皆為空白。直至現今,毛大慶依然認為,聯合辦公還處於嬰兒時期,優客工場的商業模式仍需探索。

五十而知天命。

勇於打破常規的毛大慶和他的優客工場,能否再「造」天命?

辦公服務連鎖運營商?

毛大慶的優客工場到底在做什麼?

中國特色的辦公服務連鎖運營商。

2015年,以一張桌子開始,優客工場不斷擴展空間規模。

第二年,優客工場引入社群運營,開掘用戶之間的交互價值。這一年,優客工場上線了自己的App,成為鏈接線下活動、促進服務的重要通道。

第三年,升級App推出「優鮮集」,完成服務閉環的生態系統。

第四年,優客工場收購了Workingdom、Wedo等品牌,收購大觀建築等企業,通過投資、收購、合作、孵化,拓展服務廣度,搭建多元辦公生態,加碼科技智能,在辦公效率上下狠功。

進入第五個成長年,優客工場收購了智能化辦公平台「火箭科技」,同時發布最新三大戰略,未來將重點發力智慧戰略、流量戰略、空間戰略,在智能化、會員價值、輕資產方面,進一步挖掘聯合辦公的效率與服務潛能。

優客目前的業務,由兩大板塊構成:一是空間運營,二是企業服務與個人服務。

優客業務類型 圖片來源:公開資料

這兩大板塊的業務由什麼來支撐?

數據系統和運營系統。

2018年初,優客工場便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大然凌一,這是一家基於SaaS、IOT、辦公用戶大數據及頂級設計能力為基礎的專業輕資產運營公司,目前兩大主要服務產品為管理輸出及定製化辦公。

共享辦公領域的「華住模式」

在空間運營板塊,優客的模式更接近國內飛速發展的連鎖酒店——華住集團。

華住集團也許並不耳熟,但談起漢庭,無人不曉。

2012年11月,在美股上市的漢庭酒店集團宣布改名為華住酒店集團。

13年前,華住集團還只是江蘇省崑山市火車站前的一家小酒店,現在通過兼并擴張已是擁有3000多家酒店的多品牌連鎖。旗下擁有漢庭、全季、海友、星程等目標群體不同的品牌,同時收購了橘子水晶、花間堂等中高端休閑酒店,還通過互相持股的方式與擁有諾富特、宜必思的雅高集團全方位戰略合作。

據雪球數據,2015年,華住集團的股價開始飛漲,至2017年,漲幅再次加速,全年高達180% 。

是什麼引爆了華住的股價?

華住2014年推行的輕資產轉型。

復盤下來,華住的打法一目了然:首先通過自持物業的良好運營打品牌(漢庭時期),再通過收購與特許經營迅速做大規模,繼而將這些資產打包,通過髮型金融衍生品的方式向輕資產轉型,迅速做高企業利潤。

從業績可看出,這一轉型頗有成效。

華住集團2018年營收為100.63億元,同比增長23%。2010-2018年營收的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5%。

數據來源:華住集團年報,wind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的2010-2017年,中國酒店行業收入CAGR為5%。華住的增速遠高於行業平均。

據WIND數據顯示,這一年,華住、錦江、首旅和希爾頓的營業毛利潤分別為21%、6%、12%、16%。華住的盈利能力已超希爾頓。

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化改造,華住自身管理能力也在持續提高。例如華住打造的「易酒店「系列產品,讓酒店系統和員工實現串聯服務,提高整體的服務效率。而華住自主研發的「華通」APP,則通過軟體實現了員工移動辦公化,每位客房服務員都可以藉助此工具隨時掌握每位客人抵店和離店的時間,在這些系統支持下,酒店的效率被大大提升,華住集團的招股書顯示,華住的員工數與房間數之比,從上市初期的31%下降至18年的不到4%。

相比之下,優客工場做也的是空間管理 增值服務的生意。

事實上,優客工場的空間管理,邏輯與華住並無二致,只是將酒店房間換成了工位。

無論是收購洪泰創新空間,還是與無界空間的合併,優客工場顯然已經盯上了「華住模式」。

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從房地產這個驅動輪子轉到以消費和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驅動輪子。在這個大背景下,之前承載了大量投資的存量房地產、存量空間,需要盤活。

聯合辦公,正在通過「聯合辦公 商業服務 企業服務」的模式產出新的現金流,將磚頭瓦塊盤活成新經濟的驅動力。

大量商辦物業閑置,一方面是業主找不到合適的租戶,空置時間越長,業主損失的也越多。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租賃者找不到性價比最高的商辦物業。

資源的不匹配,帶來了雙向的浪費。

優客工場所做的空間管理,解決了物業持有者和租賃者的痛點。

全鏈條服務的驚人想像空間

優客工場,從來都不只是著眼於房子,而是著眼於人。

在企業、個人服務板塊,優客工場同樣有著與「華住會」一樣的想像空間——針對近萬家企業,可以開展孵化器及創投服務,針對平台上數十萬的用戶,優客可以展開精準營銷、社區電商等增值服務。

優客工場的商業模式 圖片來源:混沌大學

截至目前,優客工場已投資包括泛優諮詢、企業盒子、AA加速器等30餘家創新企業,領域包括創業教育、高端醫療以及傳媒等多個行業。生態上已聚集千餘家服務商,提供涵蓋人力資源、品牌營銷、法律諮詢、政策諮詢、知識產權、財稅金融、旅行交通及輕資產運營管理等全鏈條服務。

輕資產運營、全鏈條服務,這種模式的想像空間在哪?

華住上市時,輕資產佔比僅為26%,7年後輕資產佔比達到了78%,目前華住市值112億美元,比上市時翻了8倍。

華住近十年來的成功,已經證實——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做空間管理,穩賺不賠。

按照酒店房間的面積換算,一間40平米的標準間,能放下8個工位。空間的利用率被進一步提高。

在增值服務領域,優客工場的想像空間遠比華住更大。

穿越回1999年,那時阿里才剛從2B業務起家,此後一路發展壯大,從2C獲客、到阿里雲築基,物流布網,金融立信,到新零售蛻變。歷經20年,阿里不再是過去的阿里,中國的經濟也從實業經濟走向了互聯網新經濟這片新領域。

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那時,李彥宏認為雲計算只是「舊瓶裝新酒」,馬化騰覺得雲計算不屬於這個時代。

馬雲則對這個新技術充滿信心。10年來,阿里云為阿里的淘寶、天貓、支付寶等業務提供了紮實的底部技術架構。

紮實的基於數據的大中台邏輯為淘系、支付寶、菜鳥等多個業務板塊提供了強力的支撐,在此之上逐漸成熟的阿里雲和飛天架構更是給數據大中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優客工場的聯合辦公服務系統,某種程度上就像10年前的阿里雲。

基於這個數據支持系統,這個生態已聚集千餘家服務商。未來,它還將聚集上萬,上千萬家服務商。

這生態中的數十萬用戶,將會擴大到千萬、甚至上億。

優客工場目前正在重點發力的輕資產業務板塊:「管理輸出、資產託管」。這個模式能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盤活城市閑置資產,釋放更大價值,資產方以最省心的方式獲得實際收益的同時,也將弱化優客工場資本投入,實現多方共贏。

由於毛大慶在萬科深耕多年,優客工場天然有著房地產圈深厚的資源、人脈,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據了解,2018年優客工場的綜合服務類收入已經佔到整體收入規模的30%以上。未來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輕重並舉的模式給優客工場帶來規模的高度可擴展性。

骨勇之人的夢想與務實

無人能預知20年後的世界。

當年馬雲做出「中國黃頁」之時,想像不出二十年後的阿里之巨。

毛大慶也一樣。當被問及「您期望20年後的優客工場是什麼樣子」時,他略帶停頓:我想像不到,但我希望優客未來能成為中國最專業的聯合辦公服務商。

毛大慶作為創業者,獨有一份「骨勇」。

在創業第一年,毛大慶就在 10 個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聯合辦公空間,第二年鋪滿 20 個城市。優客工場在Boss直聘上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優客工場共覆蓋包括中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以及新加坡和紐約在內的44個城市,管理逾200 個聯合辦公空間。

在此期間,優客工場先後完成了與洪泰創新空間、無界空間等多家企業的合併——高強度高效率的背後,是高超的管理能力。

毛大慶將這部分歸功於創業團隊連鎖化、規模化以及多地運營的能力。他曾表示,「如果沒有非常完整的後台支撐體系和非常強大的管控平台,指不定亂成什麼樣了。」

事實上,作為團隊的靈魂人物,優客工場的成功與毛大慶本人的管理天賦密不可分——早在在萬科時代,他就曾帶領60多個團隊在60多個地方經營幾百個項目,並且能夠以最低的成本拿到最好的樓盤。

這種事無巨細、沖在一線的品質貫穿了他的一生。

多技能傍身和多重身份切換的毛大慶,極度重視規範。

今年4月8日,優客工場旗下全資子公司大然凌一發布的《大然凌一運營標準流程手冊》共計8.5萬字,58個業務流程:大到項目設計、運營管理,小到人力資源管理、供應商管理,聯合辦公服務上的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權責以及標準化的流程。

整個手冊內容在完善運營、定製服務的基礎上,構建了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生態圈。

而優客工場財務報表文件也極盡規範:「沒有一張發票過不了關」;從未有一次因字體、知識產權、LOGO 產生問題。

打破常規,從來不是破壞規則,而是不斷創新,不斷突破,超越規則,創造新的規則。

這或許是那些真正改變世界的創業者們共同的底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艾問資本:五問蔚來:虧損,失信,缺錢,畫餅,技薄,有答案嗎?
宋佳:打破思維邊界,讓珠寶創造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