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鑒賞|敦煌莫高窟第275窟

鑒賞|敦煌莫高窟第275窟

第275窟建成於北涼。甬道接主室,主室縱長方形,盝頂。西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身。南北壁上部各開兩個闕形龕和一個雙樹龕,龕內分別塑交腳彌勒和思惟菩薩;塑像體魄強健,比例適度,神態自然,恬靜超俗。西壁圍繞塑像繪有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南壁中部畫太子出遊四門,看到世間生老病死,決心出家修道等佛傳故事,壁下部畫供養菩薩及垂幔;北壁中部畫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虔闍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燈」、「屍毗王割肉貿鴿」、「月光王施頭」、「快目王施眼」等情節;畫面突出主要人物,構圖簡潔緊湊,壁下部畫男供養人;東壁門兩側畫觀音變及女供養人,門上畫說法圖;窟頂四坡為宋畫飛天和千佛。北宋年間窟中加一牆,將窟分為前、後兩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將此牆搬移。

此窟主尊,位於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頭部略有重妝,雙手殘損。此塑像高3.34米,頭戴化佛三珠寶冠,發披兩肩,右手置膝作與願印,左手已殘,頸飾貼花鑲寶的項圈及瓔珞,上身袒裸,胸掛瓔珞,肩披大巾,腰束翻邊羊腸大裙,衣褶貼泥條隆起,加陰刻衣紋線。菩薩面相渾圓而略長,隆鼻直通額際,眉長圓眼,上唇較厚,下唇作半圓狀,肩寬胸平,體態健碩,雙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較高大的方形雙獅座上,神情莊重凝靜,威嚴肅穆,造型概括穩定,比例均稱,色彩明快單純,手法簡樸。其造型風格及坐具、服飾均表現出西域佛教藝術的影響,具有十六國時期造像的顯著特點。

南北兩壁上部的闕形龕是中國傳統建築的象徵。闕,常見於中國古代標誌性建築群前兩側,所謂「闕者缺也,中間闕然為道」。闕是一種帶有觀望與軍事作用,與「觀」類似的建築。闕形龕是在兩龕之間加上殿頂,來代表天上的宮闕,藉以表現佛教天宮的樣式。龕中塑菩薩,或交腳,或思惟,他們都應屬於「補處菩薩」,即佛的候補,降世之前均在考慮將來如何成佛的問題。

南壁上部的雙樹圓拱龕則來源於西域或印度,仍是表現菩薩在樹下靜思的情景。此處顏色經宋代重塗,但人物整體形象仍突顯原貌,帶有較為濃厚的西域風骨。龕側對稱兩樹,樹榦塑的較為真實,有樹木紋理,而上部的處理又較為圖案化,看起來枝繁葉茂,又不顯得紛亂。樹下菩薩,坐於高座,左腳著地,右腿曲置左膝之上,左手撫右腳。右臂殘損,但仍可看出原應是拄頭思惟之狀。菩薩面部渾圓,神態自然,似已陷入沉思不能自拔,頸部與胸前的瓔珞厚重,帶有西域王者的裝飾特徵。佛教早期的菩薩裝多取自西域和印度的王族衣著裝飾,於此可見。

(來源:中式營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壁生魔南 的精彩文章:

腐女必看BL動漫《同級生》 每一幀都小清新得像首小黃詩
魔南景天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