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一篇文章讓你全面了解牡丹!

一篇文章讓你全面了解牡丹!

一、牡丹的形態特徵

牡丹是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長7-8厘米,寬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淺裂,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柄長1.2-3厘米;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5-6.5厘米,寬2.5-4厘米,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近無柄;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

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花梗長4-6厘米;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藥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二、牡丹的生長習性

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三、牡丹的顏色分類

中國全國各地不同花色(如:紅、紫、紫紅、粉、白、藍、綠、黃、黑和複色等)、不同花型(如:單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樓子型、繡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熱、耐濕等特性,可以種植在溫帶、寒熱和亞熱帶地區的品種300多個,還有日本、美國、法國品種100餘個。

四、牡丹的繁殖方式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種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種方法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牡丹的分株繁殖

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髮。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盡量保留根櫱,新苗上的根應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這樣的株苗栽後易成活,生長亦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長愈旺。

牡丹的嫁接繁殖

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

嵌接法用芍藥根作砧木,因芍藥根柔軟無硬心,容易嫁接,根粗而短,養分充足,接活後初期生長旺盛。如用牡丹根嫁接,木質部較硬,嫁接時比較困難,但壽命較長。嫁接的時間一般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最佳時間。其砧木是用直徑2-3厘米、長10-15厘米的粗壯而無病蟲害的芍藥根。

腹接法是種高接換頭改良品種的方法,它是利用劣種牡丹或8-10年生的藥用牡丹植株上的眾多枝條,嫁接成不同色澤的優良品種。嫁接時間為7月上旬至8月中旬。先選擇品種優良、植株肥壯、無病蟲的牡丹植株,剪取由地面發出的土芽枝,或當年生的短技長5-7厘米,最好是有2-3個壯芽的短枝作接穗。接穗上留一個葉柄。選好接穗後,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成馬耳形,再在馬耳形的另一面斜削成楔形,使嫁接後兩面都能接角到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形成層組織,才易成活。牡丹腹接前後,除在雨季不加灌溉外,應保持植株正常生長的適宜濕度。芽接法是牡丹繁殖和培養多品種,多花色於一株的有效方法。

芽接法在5-7月間進行。嫁接時以晴天為好。其方法有貼皮法和換芽法兩種。貼皮法是在砧木的當年生枝條上連同木質部切削去一塊長方形或盾形的切口,再將接穗的腋芽連同木質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大小、形狀相同的芽塊。然扣迅速將芽塊貼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繩紮緊。換芽法是將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連同形成層一起去掉,保留木質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後用同樣方法反接穗的腋芽同樣剝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兩者應相吻合,最後用塑料繩紮緊。嫁接後的植株應及時澆、鬆土、施肥,促其癒合。

牡丹的扦插繁殖

利用牡丹枝條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種方法,屬無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扦插的枝條先剪下,脫離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質內使之生根,成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幹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長10-18厘米。牡丹的根為肉質根,喜高燥、忌潮濕、耐乾旱。因此,育苗床應選擇通風向陽處,築成高床育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牡丹的播種繁殖

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緻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厘米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厘米為度,播種後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牡丹的組織培養繁殖

根據牡丹組織細胞的全能性,利用牡丹的胚、花芽、莖尖、嫩葉和葉柄進行離體培養。一般是將這些材料放入75%的灑精中浸泡5-10分種,並立即投入無菌水中洗滌,然後在5%的安替福民溶液中浸7-10分種進行表面滅菌,再用無菌水沖洗3-4次,最後放在培養基上進行無菌培養。基本培養基為MS,其它附加成分主要有:不同濃度或不同組合的吲哚已酸、萘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水解蛋白等

五、牡丹栽培技術

栽植土壤要求質地疏鬆、肥沃,中性微鹼。將所栽牡丹苗的斷裂、病根剪除,浸殺蟲、殺菌劑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盆缽或坑內,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缽或坑多半處將苗輕提晃動,踏實封土,深以根莖處略低於盆面或地平為宜。

澆水栽植後澆一次透水。牡丹忌積水,生長季節酌情澆水。北方乾旱地區一般澆花前水、花後水、封凍水。盆載為便於管理可於花開後剪去殘花連盆埋入地下。

施肥栽植一年後,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機肥料為主。結合鬆土、撒施、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學肥料,結合澆水施花前肥、花後肥。盆載可結合澆水施液體肥。

修剪栽植當年,多行平茬。春季萌發後,留5枝左右,其餘抹除,集中營養,使第二年花大色艷。秋冬季,結合清園,剪去乾花柄、細弱、無花枝。盆載時,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愛的形狀。

中耕生長季節應及時中耕, 拔除雜草, 注意病、蟲發生。秋冬,對兩年生以上牡丹的天塊實施翻耕。

噴葯早春發芽前噴石硫合劑,夏季用殺蟲、殺菌劑混合液,視病情每2周一次。結合施肥,宜可添加化學肥料及生長調和劑等。

觀賞單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隨溫度升高而縮短。大田栽植可採取臨時搭棚遮風避光,延長觀賞時間;盆載時應移至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溫度5--10c、通風透光的環境,視長相及盆土濕潤程度適時澆水,花朵上不要淋水,這樣花期最長。

六、常見牡丹葉面病害防治

紅斑病也稱葉斑病,病原為牡丹枝孢菌:真菌病害。病斑最初在葉片上下表面出現,褐色,近菌形,斑緣不明顯,嚴重時葉片扭曲,乾枯。潮濕多雨的天氣可見灰綠色的霉層,莖和葉柄處的病斑長條形,中央開裂,病部易折斷。花器上的病斑嚴重時引起花瓣邊緣枯焦。

發病條件 : 溫暖多雨的氣候,施用氮肥過多,栽植密度過大而導致通風不良或病株滯留都會引起或加重病害。春、夏兩季發病盛期。

  • 及時徹底清除病株,早春萌發前噴50%多菌靈600倍液或3°Be石硫合劑,殺滅植株及地上病菌。
  • 早春萌發時,在地上鋪薄膜,邊緣用土壓嚴,可防止病原物擴散,並加速病殘體腐解。
  • 發病後可噴160-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10~15天一次;或50%多菌靈1000倍液,65%代森鋅500~600倍液,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4天。
  • 加強牡丹苗栽培管理,合理安排栽植密度,適當施用氮肥,多施複合肥和有機肥。
  • 減少侵染來源:早春噴洒3°Be石硫合劑或50%多菌靈600倍液。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

輪斑病又名白星病,是常見的牡丹病害。病原 一般為黑坐尾孢。初期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的病斑,褐色,並可見明顯的輪紋,上面散生許多細小的霉點,以病斑中央最為密集。葉緣和主脈附近的病斑多呈半圓形。病重時整片葉片枯焦。

發病條件: 多雨潮濕的氣候,低洼易積水的地勢,通風透光不良及栽植密度過大的生長環境,皆宜引發該病,是牡丹生長後期主要的葉部病害。8~9月為盛發期。

  • 生長季節進行化學防治:用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發病後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1~2個月。
  •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安排種植密度,並注意通風透光。
  • 預防疾病發生,減少侵染來源:早春噴洒3°Be石硫合劑,或50%多菌靈600倍液。秋季徹底清除病殘體。

輪紋點斑病又名葉灰斑病,不及前兩種常見,是一種真菌病害。葉片上形成較大的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直徑可達5mm以上,可見明顯的同心輪紋,呈灰褐色,中部有許多黑色小霉點呈輪狀排列,危害嚴重時,病斑破裂、穿 孔。發病條件及防治同牡丹輪斑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牡丹 的精彩文章:

牡丹花色鮮艷,種類繁多,每一種背後都蘊含著一個動人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