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請收起你的善良,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心理學:請收起你的善良,越是心地善良的人,往往命越差

人們常說,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會得到較好的回報,這類人在日常生活中性格非常好,對待身邊的人也很真誠,不管什麼無厘頭的要求都會竭盡全力的做到。

但是現如今,「好人有好報」的觀點總是被現實撕扯得支離破碎。

為什麼越是善良的人,命運反而越差?甚至還遠不及於那些惡毒的人呢?

「善良、老實」等詞語常常與「愚蠢、笨」相聯繫,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我們不禁叩問自己:這個社會怎麼了?善良怎會成為人性的「弱點」呢?

一種被灌輸的文化:好人有好報

從概率學角度看,一個人在生活中遇見好事和壞事的概率是隨機的,而個人的行為(行善或者作惡)則會對事情的最終演變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並後果是沒有規律的。總之,「做好事」與「碰見壞事」這兩件事情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好人有好報」是我們一直被灌輸的文化,但是這只是一種情感層面上的祝福,相似於常說的心理安慰。人的生存環境也是多元化的,也就意味著做好事的回報率可能是百分之五十,也可能沒有回報,而一個人做惡事遭到的報應也是如此。

一個人遇見好事與壞事的概率也不一定是有概率的,換句話說,當你在持續遇見好事之後並不會增加你遭受厄運的概率,而你持續倒霉之後也不一定就會「柳暗花明」。故此,單從概率上是難以進行判斷一個人是否「命好」的,即使你為了你的「善良」做出了諸多犧牲,也不一定會讓你成為命運的「寵兒」。

忽視自己感受,你的「善良」變得沒有底線

從行為學的角度看,心甘情願地為他人做貢獻,犧牲自己的人是少數。

更多的則是,你拒絕別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幫別人忙時,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全心對待,小心翼翼,甚至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卻從不肯輕易開口請求,因為擔心被他人拒絕。

這類人往往為了迎合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心理學上稱其為「討好型人格(Flattering personality)」。

討好型人格是為了得到對方喜歡,能夠讓對方滿意,故意迎合對方的一種行為。哪怕自己不喜歡,也會無條件的付出、退讓,在意他人對自身的評價,忽視自我感受。

這類人對別人的感受特別敏感,一個小小的錯誤也會糾結很久,做每件事情都小心翼翼,往往保持著一種不自信的狀態,在聚會聊天中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無形間將自己放在了一個極低的位置,哪怕是受到傷害也只會選擇隱忍,害怕自己的訴求引發別人的不滿。

他們沒有主見,別人說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的一切行為全在別人的評價之中,容易長期處於過度焦慮狀態。對任何事情沒有界限,允許別人在旁指手畫腳,又渴望建立一段長久而親密的關係,若不能滿足這種期待而受傷害。

這類情況在兩性情感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許多遭受家暴的受害者都是內心自卑、小心翼翼的「老實人」,她們在自己受到侵害時往往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

心理學登門檻效應告訴了我們,一個人一旦接受了旁人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這種認知上產生的不協調,或想給別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難、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一階一階台梯,若是用於自身上,則會很順利地登上高處。

同時,對於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來說,幫助別人已經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內心往往遭受著極大的煎熬,但是在這種得寸進尺效應心理的影響下,「心地善良」的人就很有可能奉獻更多,直至自己無法忍受為止。

心理學上,「不好意思」是一種無法確定的情緒,這種情緒常常被別人操縱,最終使你做出被動的抉擇,導致你自身利益受損。

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始終處於這種惡性循環的狀態之中,即使付出了很多,也得不到任何回報。

愛默生說過:「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真正的善良是珍貴的,但你的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的時候需要強硬一點,該反擊的時候必須得反擊,而那些不懷好意隨意踐踏你的付出的人,不配擁有你的善良。

那些無理的要求,我們須予以拒絕,幫助的對象,也需仔細甄別。善良不是有求必應,而是睿智、適度的幫助身邊的人。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女人只有在這兩種情況下,會選擇尖叫
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一聚會就覺得累,是一種危險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