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多麗絲·萊辛《對傑克·奧克尼的考驗》中的女人與貓

多麗絲·萊辛被譽為「文學祖母」,曾在88歲高齡獲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該獎歷史上最年長的得主。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多麗絲·萊辛

瑞典文學院的頒獎詞中評價,萊辛「永遠年輕卻睿智,老邁而叛逆」。她的「叛逆」其中的一個表現為,「常常頭一個道出他人未曾付諸言辭的東西」。比如,女性重構和維護獨立身份的那份孤獨。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人民文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對傑克·奧克尼的考驗》,共收錄了她的19篇短篇小說,我們可以從《我的朋友朱迪思》、《相互之間》、《福蒂斯丘太太》、《一位老婦人和她的貓》等篇目中,讀出她的這種獨特印記。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對傑克·奧克尼的考驗》

其中,《我的朋友朱迪思》中的朱迪思、《一位老婦人和她的貓》中的赫蒂,都有著典型的「萊辛氣質」,她們追求完整的自由,甚至為此付出巨大犧牲。

而在這兩個故事中,貓都上演了重要角色,它們既推動了情節發展,也相當於女主角的影子,投射著她們的靈魂狀態。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朱迪思四十來歲,獨居,未婚,接受過良好教育。她堅守著自己的獨立,時刻警惕那些可以「定義」她的東西——

她拒絕被定義成「美女」。

她天生就是個美女。在義大利旅居時,人們待她如女神;偶爾換上考究的時裝,則成了朋友眼中的「仙女」。可她偏偏喜歡舊得不成形的裙子和外套,因為她「必須保持原有的風格」。

對她來說,「美女」是取悅於人的物種,這是精神獨立的女性所不能接受的。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她拒絕被定義為「才女」。

她當然很有才華,十五歲開始寫詩,每隔三四年出本詩集。但她討厭英國傳統文學,從來不看熱銷作品。她不需要被大多數人注意,不願意被評價與框定,厭惡那些對她才華的吹捧。

她拒絕被定義為「某某夫人」。

她被兩位作家奉為繆斯,被已婚教授苦苦追求,但她對婚姻持冷漠態度,希望「清晨獨自醒來,還是她自己」。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年輕時的多麗絲·萊辛

這樣的朱迪思外在是古板、理性,甚至是冷血的。事實上,這樣獨立完整的自我,是十分脆弱的。

她曾在義大利差點兒「淪陷」於愛情,或者說是某種原始的激情,對方是位荷爾蒙爆棚的理髮師。可她很快就從這種醉態中驚醒。因為她目睹了當地人,包括這位理髮師,對待貓咪們的態度——將母貓拋棄的小貓直接摔死。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不,她甚至不是譴責理髮師,而是驚訝於自己的改變。那隻受她照料的母貓,對人類過分依賴,改變了自己的野性,就像在愛中迷失的自我,像她最為擔心的那樣,失去了「原有的風格」,變成任人決定生死的寵物。

因此,她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在獨立之路上一騎絕塵。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而《一位老婦人和她的貓》中的赫蒂,為維護自由完整的自我,付出了更為慘重的代價。

赫蒂的身體里,有一半吉普賽的基因,註定她對流浪的渴望,因此她一生總在不斷逃離。

她也曾按世俗價值觀,過了一段「穩定」的生活——年輕時嫁給一位建築工人,住在陰森森的公寓樓里,做了四個孩子的媽媽。

可她無法掩藏對自由的嚮往,最大的嗜好就是跑到火車站,觀察熙熙攘攘的人群。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這種「吉普賽怪癖」,讓孩子們無法接受,他們已安於被框定的生活,擔心母親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果然,當丈夫去世、孩子們成家離去後,她開始了對「穩定」生活的逃離。

市政為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但她只感到無聊與厭倦,最終放棄了這份「體面」的營生,開始推起破舊的嬰兒車,走街串巷買賣二手物品。

孩子們認為母親瘋了,不再與她有什麼來往,她成了一個衰老、古怪、孤獨的老嫗。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雖然經常入不敷出,甚至需要乞討謀生,但這讓她獲得了自由。她還有了志同道合的夥伴——流浪貓蒂比。

蒂比體格雄壯,有獨立精神,是一個好獵手。它經常捕獵鴿子,帶回來給赫蒂吃。某種意義上說,它並不是一隻寵物,而是與赫蒂命運相似的個體。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一個邋遢古怪的老婦,和一隻野性難馴的貓,是不被生活「穩定」的人們接受的。為了使蒂比免於被處置的厄運,赫蒂離開居住了三十年的地方,搬到一個破舊的貧民窟中。

在這裡,她度過了五年「幸福的時光」——享受著做流動小商販的自由。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好景不長,貧民窟即將拆遷,赫蒂將被送往收容所,過上「安定」的晚年生活。

對她來說,這相當於關在一個地方等死,因此她又一次逃離了。風燭殘年的她帶著一身傷痛的老貓,躲進了荒郊野外即將倒塌的建築中。

最終,她饑寒交迫地死在角落裡,那隻老貓也被抓去處死了……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朱迪思與赫蒂,雖然身份迥然不同,卻都有著相似的靈魂。她們不願做一枚固定的拼圖,接受世俗設定的身份。

萊辛用這些故事,提出了一個永恆的課題:人要為什麼生活,又該怎樣活著?

故事中的貓咪,就是一面面鏡子,照見理想的自我:它們冷靜、獨立、自由,為維護這種完整,哪怕傷痕纍纍。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多麗絲·萊辛與她的貓

萊辛的童年是在非洲度過的,那裡成群的野貓融入了她的生命。不同於賣萌諂媚的家貓,它們是大自然的猛獸,帶著原始的野性力量。萊辛熱愛這樣的靈魂,她甚至在《特別的貓》中,稱貓為「她」或「他」,而不是「它」。

女人與貓的鏡像:「文學祖母」筆下那些自由的靈魂

年輕時的多麗絲·萊辛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出,女性並非天生為女性,而是被社會話語塑造而成的。反觀多麗絲·萊辛筆下的貓,它們並非天生為寵物,也是被人類馴化成寵物的。而朱迪思和赫蒂,是未被馴化的貓,守護了自己的本性——是用一生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杯咖啡讀好書 的精彩文章:

浙江文化新地標正式亮相!首場獻演《梁祝》詩意滿滿,絕了
無錫人民請注意!1710平的蘇寧極物旗艦店喊你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