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旅行中的軼聞趣事-碑林中的寶石花

旅行中的軼聞趣事-碑林中的寶石花

西安碑林是全國收藏碑石最多的地方。它帶有某些神秘色彩。一千多塊碑石立在那裡,無聲無息,待你細心察看,它又似乎具有生命的活力,有的珍貴莊重,有的活潑風趣,滿是光燦燦的晶瑩珠璣。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書

碑林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最初是為了保存唐開成二年(837年)刻制的「開成石經」。

「開成石經」是一個大型的「石質書庫」。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三部經書。

唐代印刷術尚不發達,為了避免士子們在學習時傳抄錯誤,便特意刻成石經作為範本,立在長安城的國子監內。「開成石經」有一百一十四石,兩面刻寫,總計六十多萬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合稱「十三經」。中外遊客參觀後,不約而同地贊其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書」


書法藝術的百花園

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是和碑石分不開的,碑林最吸引人的魔力,就在於它是書法藝術的百花園。

這裡有許許多多鐫刻了唐人書法原作的碑石。顏真卿、柳公權、歐陽珣、褚遂良、李陽冰、徐浩、史惟則、懷素、張旭等等,著名的書法大師,都在這裡留下了代表性的作品。

「顏氏家廟碑」、「玄秘塔碑」、「唐皇甫誕碑」更是公認的顏、柳、歐體的範本。唐以後的一些名家墨寶,也都在此薈集一堂。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自成一派。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董其昌,在這裡也都留下了書法精品。

名家如林,流派紛呈,百花齊放。顏真卿壯年寫的「多寶塔碑」和老年寫的「顏氏家廟碑」,相隔三十年,有何變化;

歐陽珣、歐陽通父子,人稱大歐小歐,他們又怎樣一脈相承;褚遂良先寫了個《聖教序》,碑刻應存大雁塔,據說是當著皇帝的面寫的,有些拘謹,自己並不滿意,後來又重寫了一次,就是碑林中的這塊碑刻,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對比鑒別,大有樂趣。


聞名於世的一塊碑

中國古代碑石中,怎麼會出現了外國文字?碑林中有好幾塊這樣的碑,都是歷史上中外交往的見證。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這座碑立於唐建中二年(781年),碑的下段和碑側,刻有古敘利亞文。大秦,指的是羅馬。景教是基督教中聶斯脫里教派的中國稱呼。唐太宗時,景教隨波斯商人傳入中國,在長安建有寺院,開始叫波斯寺,後改名大秦寺。

這塊碑長期埋在地下,明代發掘出土後,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因為它記述了景教在中國傳播的情況,為研究中西交通往來提供了極其罕見的資料,是研究世界史、宗教史的寶貴文物。清代時有外國人想用重金把這塊碑買走,或企圖用複製品把它換走,都沒有成功。

多少年來,世界上陸續出版了不少研究這塊碑石的專著,而這塊碑石本身在世界文化寶庫中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寶。


晉王羲之怎麼寫出了唐碑

碑林中有塊隔代合寫一碑的奇事:晉代王羲之竟然書寫了兩百年後的唐朝文章!看碑上的每一個字,確實是王羲之的手筆;誦念碑文內容,也確是唐太宗為玄奘和尚撰寫的《聖教序》。

原來唐代有一位懷仁和尚,既以帝王能為和尚撰文而感到光榮,又喜愛前朝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他思量著如何才能兩全其美,珠聯璧合。他耐心地到處尋覓,終於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個一個的集起來,成了這塊集王羲之字的「聖教序碑」。由於是集字而成,氣勢上難免有些不貫之處,但懷仁和尚苦心辛勞,也已是大不易了。

傳說他在集字過程中,有幾個字怎麼也找不到,還是朝廷貼出告示,以選中一個字,賞一千金的高價募集來的。這又是一段「一字千金」的文壇佳話。


字乎?畫乎?

這是一塊畫碑:一株株的竹子,臨風搖曳。仔細一看,竹子的交叉、疏密,都象是著意安排的。仔細再看,原來竹葉的飄灑,竟組成一個個文字,順著葉勢念下去,是「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飄零」四句小詩。

可能是想把這詩意引來作為描寫關羽在曹營心在漢的心情吧,人們便把他附會為「關帝詩竹」了。

類似這種組字畫,碑林中還有另一個「魁星點斗」。跳躍生動的魁星,一足獨立在「鰲頭」之上,一足高蹺,踢起一個「斗」字,雙手分執筆硯,作圈點之狀。

魁星是掌管儒家科舉大權的神,他的身軀是由「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字組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石花 的精彩文章:

甘肅寶石花醫院麻醉手術科首次獨立實施在B超引導下頸內靜脈置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