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古玉鑒定丨陳設玉 (上)

古玉鑒定丨陳設玉 (上)

古代用玉的方式很多,例如,國事往來中行受玉禮,以玉為抵押品或交換品,以玉沉河祭祀山川、河神,以玉占卜確定人事,用玉作陳設等。而其中流行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要數玉禮器、玉佩飾及玉陳設的使用。

玉屏是室內陳設用品。呈片狀,下部有木座或玉座。玉片可插人座中,由於玉插屏體積較小,因而不能用以隔擋器物,其中以插屏最為常見。插屏為室內小型陳設品,名稱是因其形狀似屏風而得之。玉屏的屏面上大都琢有紋飾,有陰線、剔雕、凸雕、鏤雕等多種琢制方法。

清以前玉屏

目前知道的早期玉屏是漢代作品,1969年發現於河北省定縣43號漢墓,由4片鏤雕玉片組成,兩側為片形插座,座上插有玉屏兩片。上片玉屏中部鏤雕一人,身下一鳥,人身兩側又各有一鳥,鳥足之下各有一人一獸。下片玉屏中部亦雕一人, 坐式,人兩側各有一跪人,跪人身後有一小獸,玉屏下部有龜蛇紋。有學者認為,玉屏所雕人物為東王公、西王母。這件玉屏的組合形式很特別,採用插接的方法,這在漢代玉器中是僅見的。玉屏上圖案豐富,對了解漢代玉器圖案風格很有好處。

魏晉到元代的玉屏目前尚難確定。明代則有較多的作品,由於明代玉屏多插於木座之上,木座與玉片極易分離,因而保存到現代的明代玉屏多無底座,僅有玉片。明代玉屏以鏤雕作品為多,有方形、圓形或其他形狀,圖案微凸,空白處為細密的鏤雕天錦地子。所謂天錦,是表示天空的錦紋。最早流行於宋、元時期的雕漆作品中,在宋、元時期的雕漆作品上,常以波狀錦紋表示水泊。方格錦紋表示平地,細長的條形錦紋表示天空。這種表示方法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但明代玉器中僅見有鏤雕的天錦地子。這種鏤雕錦地似用鑽頭鉈出,邊棱不甚圓潤。非鏤雕的明代玉屏較少,典型作品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羲之愛鵝」及「一團和氣」玉屏。「羲之愛鵝」玉屏以流傳的王羲之酷愛飼鵝、不惜以所書墨寶換鵝的故事為題材,雕老人與鵝的圖案。作品以松枝為背景。松蔭下一老人坐於地,身右一童子手撫鵝頸,鵝立於地,昂首視老者。作品中圖案佔有較大的面積。圖較平,空間較小,這種布局及圖案的平面風格,在明代玉器及其他雕刻作品中常能見到。鵝翅前端飾有陰線網格紋。翅羽上有短而密的陰線,為較明顯的明代玉雕風格。「一團和氣」玉屏為圓形玉片。淺浮雕笑面老人,身體團成圓形。明清時小的玉屏還用於架筆。

清代玉屏

傳世的清代玉屏很多, 多數為乾隆、嘉慶兩朝的宮廷製品。明代的玉屏一般只將一面雕得很精緻。 除個別作品外,多數不重視另一面的加工。 清代作品則不然,多數作品開片厚度均勻,以一面為主要圖案,另一面打磨光亮,或光素,或琢有詩句、題字。一般清代玉插屏都不進行鏤雕穿透。清代玉插屏的圖案琢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陰線圖案 前述漢代玉屏上已見陰線圖案,但線條細而淺,不規整,這同漢代繪畫中線描技法不發達有關係。清代玉屏上的線描圖案,琢制前先由畫師畫好墨線,再由工匠按墨線進行雕琢。琢制時盡量保持墨線的寬度與筆鋒,如若琢出的線槽偏離了墨線,則為技術故障。當然,許多琢玉家自身便是畫師,能親自畫線,因而這種線條圖案流暢自如,偶見筆鋒變化。一些作品的線槽中還要描入金色,這種在線槽中描金的方法稱為戧金。陰線圖案的線寬了,線槽深了,不戧色都不好看,所以作品較少。

浮雕圖案 浮雕圖案分為淺浮雕及高浮雕兩種,多見於花卉圖案及風景圖案。圖案中留的空間較大。圖案或為一個平面層次,或為二至三圖案層次。總的來看,層次不太多。圖案的某一部分或在這一平面上,或在那一平面上,採用所謂分層取景的技法。

半圓雕圖案 半圓雕圖案作品的圖案凸起較高,局部近似立體造型。內容多為山水圖案,以高山、瀑布、樓閣、高樹、板橋、人物為主要表現對象,圖案複雜,需要有很高的琢玉技巧。清代的這類作品邊棱鋒利,似有刃。

P.S 古代用玉的方式很多,而其中流行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要數玉禮器、玉佩飾及玉陳設的使用。

——此文出自於張廣文所著《古玉鑒定.壹》

《古玉鑒定》——陳設玉(上)

未完待續

請看下期《古玉鑒定.壹》——陳設玉(中)

如果喜歡,記得評論、收藏、點贊、關注哦!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扁棱玉屬 的精彩文章:

知道這些再也不怕假貨了,從細節辨別和田玉籽料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