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展示中國的版圖會發現,陝西的西安即古都長安,正處在華夏大地的中心位置。

大唐盛世,來自東方古國的一切聲音,幾乎都是從這裡發出。「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傲居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境內外使節和藩邦代表及朝拜者到來。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大唐王朝持續了289年,長安都城經歷了二十一任皇帝臨朝。

豈料唐王朝得由盛而衰,這座一度為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沒落了。在唐朝滅亡後,長安就再也沒有成為一個王朝的都城。

古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它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

長安又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周文王時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的簡稱「鎬」即源於此。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歷史上西周、秦、西漢、王莽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選擇定都長安。

長安能成為千年古都,它最初具有多方面優勢。

這裡地處關中,東有函谷關、潼關、臨晉關,南有武關、嶢關,還有隸屬秦嶺的驪山、終南山等秦嶺峰巒。長安的地理位,在古代屬於易守難攻之地。而且,長安設都之時氣候溫潤、河流眾多,在古代應是「天府之國」。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長安,為什麼從唐代之後卻成了「廢都」?

這裡面有「人禍」戰亂之故,也有農耕經濟條件由盛轉衰的「天災」影響。

從「人禍」來看,唐朝末年,君主昏庸無能,朝廷腐敗黑暗,致使農民起義接連不斷。長安城遭遇了「天子九逃,國都六失」的磨難。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這裡面最兇猛的當屬「黃巢起義」。正是這位「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衝天大將軍」,開了縱火焚城先河,把古都長安推入了災難深淵。

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至763年2月),唐朝叛將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的反唐戰爭,為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自此以後,不僅先有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接著吐蕃20萬大軍趁虛而入,還未恢復的長安接連兩次被攻陷。

公元783年,涇原鎮士卒發起兵變,再次攻陷長安。公元880年,黃巢率領農民軍破城而入,長安陷入空前戰亂之災。後來唐軍將長安收復,但這支唐朝自己的軍隊軍紀敗壞,竟然在長安城大肆掠奪,促使農民軍趁機又將長安佔領。奪城之後,黃巢下令血洗長安,之後又下令放火燒毀部分宮殿,長安城生靈塗炭,基礎設施損失慘重。

黃巢起義失敗後,權臣朱溫趁勢作亂,公元903年,唐昭宗被朱溫逼迫遷都洛陽。然後朱溫喪心病狂的下命令焚燒長安城。

接連不斷的戰亂焚燒,繁華的長安城基本變成了一片廢墟。晚唐詩人鄭谷在詩中,描繪了被毀之後的長安慘狀:「秋光不見舊亭台,四顧荒涼瓦礫堆」。

如此一來,長安古城已經不再,其表面上的價值幾乎為零。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可見,古都長安,正是從黃巢起義軍破城破壞之後,逐漸衰敗沉淪的,朱溫等於是雪上加霜。

唐朝之後,社會動蕩不安,五代十國時期,長安周邊的動亂還導致長安流失了99%的人口。盛唐時期,長安人口過百萬,到了五代十國後,已經銳減到只有一萬多人口。

基礎設施破壞殆盡、人口也損失一空,長安都城「王氣」盡失。

「人禍」之外,長安失去都城優勢的其它客觀原因也不可忽視:

在唐朝以前,關中經濟比較發達,且物產豐富,無愧華夏富庶之地。

長安城自漢朝至唐朝就已經是千年古都,不斷延伸的歲月,透支了這座城市的承載力。

隨著「都城」的形成與發展,必然伴隨著人口的大量湧入。資源的過度開發,土地的負重在王朝更替的過程中達到頂格。

周邊森林消失、土地肥力下降並急劇鹽鹼化、水土流失嚴重等等問題,都證明長安都市王位需要「退位」了。加之關中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也在這一系列變化的影響下被嚴重削弱,自然災害開始頻發。

長安地處關中平原,但是這個平原的面積並不大。隨著人口膨脹,這裡的糧食產量已經不夠養活更多的人,吃飯問題也開始困擾長安。

從自然原因來說,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化很大。這種氣候的變化,對中緯度的西北內陸影響更為明顯,西北地區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農作物的生長收穫受到極大制約。

隋唐時修建京杭大運河,曾通過廣通渠連接長安和洛陽,通過洛陽的漕運,將外地的糧食運送到西安。運糧入秦的成本實在太高。武則天在位時,十幾年都是在洛陽度過的。其中,糧食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

唐末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混亂年代。北方戰亂不斷的社會環境,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南地區因為政治環境穩定,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展迅猛,全國經濟重心也就日益南移。

唐朝詩人杜牧的「蜀山兀,阿房出」,說的是秦朝,也是說的唐朝。

因為在唐朝中後期,長安周圍已經沒有了可供營建皇宮大殿的高大樹木。唐玄宗建造宮殿,也要到陝西、山西和內蒙去砍伐木材。

森林資源被毀滅,直接影響了水資源。由此,先秦時期水資源豐富的關中地區,水資源接近枯竭,主要的幾條大河都時有斷流現象發生。

而此時,黃河、長江下游地帶得到了有效開發利用,經濟日益發達,人口逐漸稠密,形成了取代關中地位的趨勢。所以,隋唐以後的王朝統治者,都願意將都城往東、往南遷移,而不再留戀長安。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盤點中國歷代王朝的首都,可以發現,中國古代的首都,是從西到東、從南到北遷移的。早期都城在長安,然後遷移到洛陽、開封,然後遷到杭州、南京、北京。

唐朝之前,外族入侵以及叛亂大多發生在西北。唐朝之後的叛亂,則大多來自東北方。一旦爆發邊境戰爭,軍事通訊是非常重要一環。

而在宋朝之後異族入主的元朝,「長安」就已經徹底喪失了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被易名為「奉元路」。

明朝時期再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但「長安城」仍稱「長安」,歸長安縣管轄。「長安」之名一直保存至近代將「長安城」剝離為「長安縣」,再獨立設置「西安市」為止。

明代永樂皇帝朱棣,決定將都城建立在與外敵相近的北京,這樣雖有風險,但戰爭通訊卻很便捷方便,有利於及時抵禦北方的軍事威脅。

明代帝王親自坐鎮北京,也才有了「天子守國門」之說。

成為「廢都」的長安,歷史上也有兩次重新被起用的機遇:

宋太祖趙匡胤曾想遷都長安,卻因遭到弟弟趙光義和群臣反對而作罷。明洪武二年,朱元璋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時,下令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修建了西安明城牆,留存至今。

朱元璋一直心懷遷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標最中意的遷都之選正是古長安。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監察御史鬍子祺上書,提到「據百二河山之險,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形勝所在,莫如關中」。朱元璋頓時心動。他略經考慮,便派太子朱標巡視關中,有了遷都關中的打算。

朱標詳細考察了西安,回來後向朱元璋奉獻了《陝西地圖》。朱標個人也傾向於選擇西安為國都,因為長安曾作為最為國人仰慕的漢唐國都城,王者氣派天下無可匹敵。

然而世事難料,朱標從陝西返回南京後,竟於第二年病逝。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很沉重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了。

長安古城迎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清朝的光緒皇帝。

1900年,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排斥打擊外國列強,並向十一國宣戰,引發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帝逃離皇宮,到西安避難,留駐西安約一年之久。

據說在此之前,光緒帝曾與國內維新派人士都強烈主張放棄北京,遷都長安,變法強國,以與西方列強抗爭。但都在慈禧太后那裡碰了壁。

長安在唐末成了廢都,千年後這位皇帝來避難 此前曾有意遷都於此

古長安真正重獲新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53年3月,西安曾被列為中央直轄市,為全國當時的十二個中央直轄市之一。

經過七十年發展建設,西安已經成為中國關中平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航空航天基地,又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

西安有兩項六處遺產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末代攝政王載灃主政三年鮮有亮點 但歷史認可了他哪些行為
梁山好漢間人品差距不小,為何說楊志不污「好漢」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