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國民間藏玉難道僅僅是石頭?

中國民間藏玉難道僅僅是石頭?

隨著時代的日漸開放與社會的飛速發展,古玉民藏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更多的民間藏家開始思考自己的社會位置,並挑戰權威專家的話語權——

由於各種原因,民間古玉收藏一直是一個令人慾言又止的敏感區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玉民藏所遭遇的種種問題愈積愈厚,諸多問題令人無法漠視。

專家說「假」有玄機

近日,民間古玉收藏者毛先生給本報編輯部打來電話稱,在某巡迴「鑒寶」活動中,他把自己珍藏的古玉拿給現場專家看,被專家認定為現代仿品。毛先生認為,從鑒定過程來看,「鑒寶」專家的表現難以令人信服,古玉收藏領域在這樣水平的權威專家認定與把持下,廣大民間收藏者已成為「當代卞和」。在古玉收藏領域,與毛先生深有同感的民間藏家大有人在。

毛先生:權威專家製造「當代卞和」。

多年來,我對古玉一直很感興趣,也收藏了幾件古玉,略有些心得。幾年前,我在收藏市場買到一件玉瑗。我觀察這件玉的材質、沁色、雕工,認為具備春秋風格,十分喜愛,也先後和一些專家就此探討過,這回來了玉器方面的鑒寶專家,我就想把東西拿給專家看看,也想通過這個活動與專家就古玉收藏探討探討。可是,專家看到玉瑗後當即斷言,像這樣的東西在收藏市場里也就10塊錢一個,沒什麼收藏價值,我想讓他說出道理來,但他卻什麼都說不出來。結合觀察他的表現,我覺得,專家的水平可能有問題。

我家裡還收藏著一件大玉璧,輕易不敢示人,於是我就賭了一口氣,把這個拿到鑒寶現場,看專家認識不認識。結果專家看後第一反應果然是「你可把我考住了」——對於材質、沁色,專家看不明白。我們不要求專家什麼都認識,我遇到過有素質的專家,有的能看懂,有的看不懂,看不懂就說看不懂,很讓人尊敬,可這位專家看不明白,就說了句「機器工」,把我的藏品否定了。我還不知道機器工什麼樣啊?這哪是機器工啊?

後來他們評的玉器結果出來以後,周圍的人知道我是玩古玉的,都問我專家評的東西怎麼樣,我說「太次了」。通過這樣的事,我很困惑,都說老玉賣不過新玉,專家都這水平,好的古玉怎麼出得來?我們民間藏家都成當代卞和了,那些專家就像過去楚王宮裡不識玉的玉工。

華義武:被承認的古物為何都是300件。

有一組數字很耐人尋味——紅山古玉300件,汝窯瓷器300件,元青花300件,這是我們專家所承認的相關分類中的文物數量。為什麼都是300件,只是偶然的巧合嗎?

實際上,我們目前文博領域的學者所接受的是西方考古學的教育,認「坑」不認物。而隨著基建失控,盜墓成風,收藏市場出現了大批玉器,直接引發了收藏與學術專家的對立。早在現代考古學出現以前,宋代呂大臨《考古圖》就將考古分成了三種存在方式,即出土、民間與宮藏,而1000多年後,一些專家學者仍然沒有虛下心來面對收藏市場。

劉衛東:專家說「假」原因是多方面的。

民間古玉收藏者任南先生稱自己藏有萬件古玉,在公開場合他說過:「目前國家的文博部門只認300件考古發掘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實際上,國家文物部門所掌握的古玉數量可能不過萬分之一,而沒見過的東西就說你是假的。」

當今收藏市場的混亂有經濟的原因、所處地位的原因,也有見識的原因。而且還存在兩個矛盾,一個是收藏交易作為經營行為,在面對工商部門時要遵循商業經營的原則,也就是「打假」,一件東西在工商部門面前肯定說是真的,但是在文物部門面前,由於相關規定的限制,他們又「打真」,說自己的東西是假的。一件古玉往往先說成是假的,或者鑒定為假的,然後在收藏市場得以順利流通。

侯彥成:古玉收藏還需政策鬆綁。

現在一些民間藏家認為,對於古玉收藏,政策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古玉,尤其是高古玉,動輒就是千年的歷史,傳世品很少,幾乎都是出土的。因此,當你把一件真的東西擺在專家面前時,專家也顧左右而言他,更別提給你出證書,確認古玉身份了。目前,一些出土物往往在出土之後一個星期就可以到達香港,被國外買家買到,然後我們國內的藏家再花大價錢從國外買回來,這就是所謂的「迴流文物」。我們主張國家嚴打盜墓者,保護文物,正本清源,但出土物如果已經流落到市場上,民間藏家花大價錢進行購買與交流,環境應該再寬鬆一些。這樣古玉的交流與古玉市場才會走向正常與健康發展。

民藏不能把握話語權嗎

2006年年底,任南、劉衛東與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尹繼才、古玉愛好者吳建軍四人出現在網易的直播現場,與眾多古玉收藏愛好者進行網上對話。同時,有關任南個人的藏品、研究成果、觀點也出現在較有影響的電視台上,並在互聯網上廣為轉載。任南個人總結提出的「任氏」鑒定法擁有相當數量熱衷於紅山文化的民間收藏愛好者的推崇,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侯彥成:古玉民藏不可能坐冷板凳。

現在古玉民間收藏發展很快,收藏者對於古玉的喜愛程度與日俱增,就以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中國古玉研究會來說,該研究會自2005年成立,目前已經發展10個省,成立 10個分會,成員逾千人,有著10年以上古玉收藏歷史的藏家大有人在。古玉是中國玉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收藏市場中,民藏古玉不應該也不可能坐在冷板凳上。

劉衛東:到正視民藏市場的時候了。

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也有了一個新的提法,叫「市場考古學」。以前考古工作所針對的是墓葬等地下出土物,也就是直接面對「坑」內的問題,不存在真偽辨別,而民間古玉收藏則要面對收藏市場各種複雜情況,要艱難地鑒別,要花錢投入,因此對於古玉收藏與鑒定,民間藏家要投入得多,也積極得多。我認為,與民間藏家相比,國博專業人員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市場上下過功夫,是否像民間藏家那樣交過那麼多學費,是否那麼上心,是否把民間收藏的問題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考慮……國博專家未必是衡量市場價值的專家。如今,是應該把眼光放在收藏市場里了。

以紅山古玉為例,紅山文化並不只是限於中國的地域文明,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它應是具有國際特徵的泛太平洋文明的具體體現。現在不只是我們的民間藏家在收藏紅山古玉,美國、韓國、加拿大、日本、也包括我國的香港與台灣地區,都有人收集了大量紅山古玉。紅山古玉的國際化收藏背景下,我們應該有一種危機感——你現在國內的專家不認民間藏品,說東西是假的,人家認為是真的,大量收購,有一天人家就會說,所謂紅山文化就源於他們那裡。

我國對於紅山文化的研究成果有限,而紅山文化現象到底為什麼會產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仿品出現,為什麼人們仍然對於這樣一個紅山古玉市場依然如此熱衷,民間藏家的種種觀點與研究成果到底有沒有價值……等等都值得深入探討。

梁 言:民藏聲音無法視而不見。

在通常的認識中,國家文博部門以及其專家組成的鑒定機構具有權威的性質,也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民間收藏也就是私下交易、交流而已。但事實上,社會的飛速變化正在打破這種局面,而我們的應對機制並沒有跟上。

現在,民間古玉收藏者常常在收藏過程中摸索並形成自己的理論,同時著書立說,出版帶有自己藏品圖片的出版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些民間藏家還建立專題網站、個人博客、論壇等,宣揚個人觀點。有的民間藏家已經在以業內專家的身份進行各種社會活動,與此同時,民間收藏古玉的機構也蓬勃發展,成員隊伍日益壯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民藏在市場中對於話語權的爭奪首先不是一個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一個已經存在,你無法視而不見的問題。媒體在話語權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一些媒體以經濟價值作為收藏標準,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健康收藏的主流聲音。

民藏呼聲與贗品同在

儘管民藏古玉熱情高漲,但是先天性的缺陷使得眾多收藏者誤入歧途,甚至一些在業內名氣很大的藏家,其本身就是誤入歧途者。例如,江南某地的王先生退休後在某收藏品市場附近買了房子,其主要生活就是在收藏市場中淘買古玉。在長達10多年的收藏歷史中,王先生收藏的古玉上至紅山文化,下到到戰漢時期,數量巨大,而王先生在業內也頗有名氣。10年後,他將從自己藏品中選出精品結集由某權威出版社出版,然而,經驗豐富的業內專家以及許多收藏家在看了他的藏品後私下表示,整個一本集子,無一真品。

張明華:收藏不是單純學術問題。

王先生身上所發生的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很多民間藏家基於水平的原因,或者是其他原因,著書立說常常出現問題,而很多存在問題的圖書出版物居然一版再版,甚至「好評如潮」。

在學術交流中,遇到問題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探討,但是,在收藏領域,很多問題卻沒有辦法講。以紅山古玉為例,有專家整個後半生都在與紅山文化作偽周旋,竟然無法抵擋,完全不能控制話語權,最後無奈說出「你們這些東西再過多少年之後也會變成文物」,這是很令人感到悲哀的。

紅山古玉已經被公認為造假的「重災區」。由於造型比較簡單,材料要求不高,容易模仿,又是近年才爆發出來的,於是被大量仿製,甚至把瑪雅文化以及其他地域的東西拿過來仿製冒充紅山文化。像紅山的C形龍,目前出土的只有兩件,但玩紅山古玉的,哪一個手裡沒有幾件C形龍?造假古玉也堂而皇之地進入拍賣場。在某次拍賣會上,我一次見到過6個漢代玉仙人奔馬,都要當作真品賣掉。我們知道,真品只有一件,而且存放在博物館裡。

從未來發展看,古玉收藏市場走向有序不會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社會潮流的發展不積累到「成熟」的時候是不會「破」的,就像書畫市場,假畫泛濫到一定程度之後直接對市場造成了打擊,然後市場慢慢走向規範。在這個過程中,藏家要有規避風險的觀念。

華義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收藏古玉。

古玉收藏領域,一方面是一些專家學者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是民間各種聲音以訛傳訛,其直接受害者就是「可憐的收藏者」,而同時,藏家與專家爭執不下的最終結果就是大批文物流往海外,然後國內再花重金從海外買回來研究,目前已經出現了類似的苗頭。

我到全國各地去做鑒定其實就是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告訴那些手中有好東西的,把東西好好留住,第二件事是告訴那些沒有經驗的收藏者,一定要在懂了以後再去收藏。都說盛世收藏,實際上是一個誤區,收藏古玉並不是普及性的東西,要求很高,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玩古玉的。

所謂收藏,一定要懂得真東西,要以修身養性為出發點,要了解古人的習慣與水平,能與古人對話,能夠進行賞心悅目的高水平欣賞,這才是收藏。

梁 言:民藏古玉有極大風險。

經過幾年收藏市場的摸爬滾打併與各種專家一次次接觸之後,民間收藏者越來越不信任專家,一方面,他們認為這些專家對待民藏古玉態度奇怪,另一方面,他們也提出,目前各種專家的水平遠遠落後於時代發展。

對專家的質疑體現出收藏者從迷信專家的初級階段走了出來,但是,民間藏家大多起步較低,既缺乏系統的學習,也得不到內行指點,往往在自己的摸索過程中誤入歧途。他們花費大把的金錢,同時總結出一套套似是而非的理論,順著這樣的理論越陷越深。我們承認民間藏家在古玉收藏以及話語權問題上的熱情,但是即使在話語權上取得了進展也並不是意味著真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在古玩收藏領域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就是說「真」容易,說「假」難——當面對一個以傾家蕩產代價買下大批假貨的收藏者,你讓專家怎麼說?在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互聯網聲音,懂行的專家有多少力量來與這些各種目的的聲音對抗?無論初衷如何,一些民間藏家公開提出的一套套理論與鑒定方法結果就是「誤人子弟」,貽害無窮。所以以現在古玉理論與實踐現狀以及一些藏家的收藏方式來說,古玉收藏甚至是高危的,從理論到實踐,收藏者面臨極大風險。

小編微信:guwan52 ID:18657679226 文物鑒定王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沙玉屬 的精彩文章:

「精品賞析」天然翡翠手鐲
何年何月出生的屬虎人,命最好?一生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