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什麼?茱萸的價值體現與種植技術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什麼?茱萸的價值體現與種植技術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著名唐代詩人王維為了寄託思鄉之情,創作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這裡的山東不是現在的山東省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句當中有茱萸一詞,這茱萸到底是啥呢?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雙子葉植物綱,山茱萸目、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

我們就以山茱萸為例介紹一下這種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價值以及種植栽培方法。

山茱萸成熟果實為中藥,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食用方面主要用於泡酒,不能長期食用。

由於山茱萸具有良好的藥性價值及食用價值,直接催生其經濟價值的可開發性,因此在不少地方也將茱萸作為當地經濟支柱的一種開發形式,在一村一品政策下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但是由於其自身的生物學特性,比如開花多坐果率低,氣候條件導致落果,大小年現象嚴重,大量種植病蟲害嚴重,價值市場行情的波動,因此山茱萸的經濟開發價值只適合小面積範圍,因此在種植之前一定要掌握相關技術,以及對市場行業的把握。

因此對於茱萸的經濟價值開發不如園林景觀方面。


在園林景觀中的價值體現

為什麼說山茱萸在園林景觀的價值體現要高於其經濟價值呢?主要是觀賞目的。

山茱萸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一般2-8米,生長慢,壽命長。花期3-4月,傘形花序,每個花序上最多可達50多以上,花色金黃,像臘梅,迎春。早春便可觀賞,持續一個半月左右。

果實4月下旬可形成,9-11月成熟,期間顏色由青變黃最終成為鮮紅色。因此山茱萸可作為觀花,觀果植物存在與園林景觀之中。

再配上其文化背景的突出,搭稱文化屬性的豐富,便讓山茱萸在園林景觀中與其他植物相比有了值得炫耀的地方。除了上文提到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以外,很多詩人都提到了茱萸。比如說李煜的《謝新恩》,王昌齡的《九日登高》,蘇軾的《西江月》等等。

再看看作為經濟作物應用時的一些缺陷,在作為園林景觀就不會再存在了。比如大小年現象,我們所說的大小年,主要是針對果實來說,但是對於開花率來說,基本上每年都會保持不錯的開花率而不會影響其觀賞價值。

另外對於病蟲害嚴重的問題,如果作為經濟作物種植,勢必會大面積種植,對於行距的要求可能就會變的很低,導致植物之間距離很小,這也就是病蟲害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作為景觀作物來說就不會種太多,合適的行距也能保持。

而對於目前的山茱萸來說,實際上人們已經總結了一套比較合適的種植技術,只要通過正確的管理,山茱萸以其適應性強的特點還是比較容易生長的。


山茱萸的種植技術


1、育地選擇:育苗地要選擇肥沃深厚、地勢比較平整、土質疏鬆、背風向陽、有水澆條件的地方,以保證能隨時灌水。播種前,育苗地一定要深耕細耙,整平、整細,保證疏鬆、細碎、平整、無樹根、無石塊瓦片,翻耕深度在20厘米以上,重要的是結合深耕施入漚制好的農家肥。

2、種子準備

①種子採摘:選生長健壯、處於結果盛期、無大小年的優良母樹。於9-10月採摘完全成熟、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無損傷、色深紅的果實。將採摘的果實除去果肉。

②種子處理:種子處理好壞直接關係到出苗率,非常關鍵。先將種子放到5%鹼水中,用手搓5分鐘,然後加開水燙,邊倒開水邊攪拌,直到開水將種子浸沒為止。待水稍涼,再用手搓5分鐘,用冷水泡24小時後,再將種子撈出攤在水泥地上曬8小時,如此反覆最少3天,待有90%種殼有裂口,用濕沙與種子按4:1混合後沙藏即可。經常噴水保濕,勤檢查,以防種子發生霉爛,第2年春開坑取種即可播種。這種處理辦法適合春播時採用。如果選擇秋播只需用不低於70℃的溫水將種子浸泡3天後即可播種(注意待水涼透後要及時更換熱水),下種後用薄膜覆蓋催芽。

3、播種育苗:一般在春分前後進行,將已萌發的種子播入苗床。按25厘米的行距開溝,溝深為5厘米,把種子均勻撒播溝內,上蓋3~4厘米厚的土雜肥。每畝苗地需種子40~60千克。播後注意保持土壤濕度,一般40~50天即可發芽出土。出苗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現3~4對真葉時,間苗除草2~3次,保留株距7厘米。6~7月追肥2次,結合中耕於傍晚或雨後每畝施尿素4千克。苗高10~20厘米時如遇乾旱、強光天氣要注意防旱遮蔭。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在根部培施土雜肥,以保幼苗安全越冬。如水肥管理及時,一年生苗高可達70厘米以上。翌年「春分」前後移栽定植。

4、移栽定植

①栽植密度:既要充分利用有限土地,又要確保山茱萸正常生長,每畝宜栽植30~50株,如果間作其它灌木或喬木,只能栽植20株左右。整體部局以排列正方形為好。條件好的栽培地宜稀一些,條件差的栽培地可以密一些。

②栽植時期:栽植季節于山茱萸休眠期。此時氣溫、水分都處於逐漸上升階段,是最適宜的栽植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進行。1月以後移栽,成活率明顯降低。

③栽植方法:起苗應選擇陰天進行,苗根帶土,栽植前進行根系修剪並蘸泥漿,保護苗木不受損傷,根系不能暴晒和風吹,在備好的栽植穴內,每穴施廄肥2千克,與土拌勻施入。如苗木根系過大,應對栽植穴進行修整,避免根系彎曲,埋土至苗株根際原有土痕時輕提苗木一下,使根系舒展,扶正填土踏實,澆定根水,有利成活。

5、田間管理

①擴穴培土:山茱萸定植後,要及時擴穴培土,擴大樹盤,熟化土壤,給根系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增大吸收養分的範圍。幼樹生長的前幾年,於植穴外進行深度為30~40厘米的擴穴改土,以利於幼樹根系的生長。

②間種:在山茱萸定植後的3~4年,可利用其株行距間的空隙套種矮桿農作物、綠肥作物或其它草本藥材。

③中耕除草:栽植後的前3年,每年可視情況,中耕除草2~3次,全面整理的園地,可以結合間種的農作物進行,操作時應注意不要傷害幼樹和根系。

④施肥:施肥應根據山茱萸的生長習性和長勢、結果多少進行適期、合理的施肥,並注意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土壤施肥與葉面噴肥配合施用。

⑤整形修剪:山茱萸栽植後,若任其自然生長,常導致主枝過多,相互交叉重疊,枝幹紊亂,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性差,致使結果多限於樹冠外圍和上部,這是造成山茱萸單株產量低及大小年的重要原因。通過整形修剪,可調整樹體形態,提高空間和光能利用率,調節山茱萸生長與結果、衰老與更新及樹體各部分之間的平衡,以達到早結果、多結果、穩產優質、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⑥疏花:山茱萸開花量大,營養物質消耗多,從而使坐果率降低,並出現大小年現象,為此在結果大年時,除冬季重截枝、控制花量外,3月開花時可進行疏花。具體方法是:根據樹冠大小、樹勢的強弱、花量多少確定疏除量,一般逐枝疏除30%的花序,即在果樹上按7~10厘米距離留1~2個花序,可達到連年豐產結果的目的。在小年則採取保果措施,即在3月盛花期噴0.4%硼砂和0.4%的尿素。

⑦灌溉:山茱萸在定植後和成樹開花、幼果期,或夏、秋兩季遇天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保證幼苗成活和防旱落花落果,造成減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茱萸科 的精彩文章:

茱萸茶,一個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