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自裁屈死,牽連多人以死殺人

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自裁屈死,牽連多人以死殺人

張湯是漢武帝最寵信的大臣,擔任御史大夫,用法嚴厲。張湯從小就喜歡斷案,父親死後就子承父業擔任長安吏。後來張湯當了廷尉後知道漢武帝喜歡儒家學說,斷案的時候就會依附儒家觀點,而且對於諸侯謀反的幾件案子都能窮追到底,所以深受漢武帝寵信。張湯性格喜歡嫉妒,做事也不絕對公正,但是他對待貧賤的兄弟都很好,還常常拜訪三公,丞相公孫弘就多次讚揚他。後來張湯被牽扯進一件案子,這個案子過程曲折,張湯算是一個清廉的官,但是最後卻被扣上了一個貪污的罪名,張湯就自殺身死了。

一、張湯之死

張湯是漢武帝信任的臣子,在漢朝出軍攻打匈奴的時候,山東正好遇到了水澇和乾旱的天災,百姓都流離失所,必須依靠政府的補助才行。當時漢朝內外憂患,國庫空虛,張湯接受了漢武帝的旨意鑄造銀錢和五銖錢,還壟斷了天下的鹽鐵經營權。因為鹽鐵是非常有市場的,朝廷壟斷了鹽鐵經營權就有了更多的收入。那時候張湯非常受到皇帝的寵信,與漢武帝談論公事的時候經常錯過飯點,連丞相的事情都由張湯處理,丞相如同虛設。

《史記·酷吏傳》:「會渾邪等降……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於湯」

漢武帝也對張湯寵愛到了一定的地步,張湯生病的時候漢武帝親自去看望。後來張湯因為陵園一案與丞相庄青翟有了嫌隙,丞相手下有三長史,分別是朱買臣、王朝、邊通。這三個人正好和張湯有仇,因為張湯兼任丞相的職務,雖然張湯不是丞相,但是權勢遠在丞相之上,張湯就常常欺壓三長史,所以他們想要幫庄青翟出這口氣。

於是他們派人逮捕了張湯的朋友田信,說張湯向皇帝請奏政事的時候,會先透漏消息給田信。因為張湯幫助漢武帝打理國家的財政之事,所以經常會提前知道一些安排,於是田信就會通過張湯囤積取利,然後再和張湯平分。

《史記·酷吏傳》:「湯且欲奏請,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及他奸事。」

漢武帝知道了這件事,就叫來張湯問話,張湯不認錯。這時另一位酷吏減宣上書稟告了張湯犯法的事情,漢武帝認為張湯並不是一個乾淨的人,於是派八批使者問張湯的罪過,但是張湯就是不認錯,後來漢武帝派趙禹審問張湯,趙禹勸說張湯自殺,於是張湯自殺而死。

二、案中案

張湯的這個案子非常複雜,在張湯的死因背後,不僅僅只有「貪污」這一項罪名,其中牽扯的案子還有很多。張湯與丞相庄青翟的嫌隙,就是其中一個案子引發的。

陵園案

張湯做御史大夫的時候,有一次有人偷挖了漢文帝陵園中的殉葬錢,當時的丞相是庄青翟,因為漢武帝時期丞相換的頻繁,公孫弘去世之後,李蔡任相,後來才到庄青翟。庄青翟一聽這個事是大事,趕緊和御史大夫張湯商量,要去漢武帝面前認錯,於是兩個人就去見了漢武帝。到了漢武帝面前的時候,張湯突然後悔了,心想,巡視陵園的任務本來就是丞相的,丞相應該每個季度都去巡視陵園,出了事應該是丞相負責,和我御史大夫有什麼關係?

《史記·酷吏傳》:「至前,湯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當謝,湯無與也,不謝。」

於是庄青翟認錯之後,張湯拒不認錯。漢武帝就命令御史去查這個案子,張湯正好是御史大夫,所以就接手了這個案子。張湯原本就嚴明律法,不曾心慈手軟,所以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判庄青翟的過錯。庄青翟特別擔心自己出事,這下三長史就出場了。他們告發張湯以權謀私,引起漢武帝對張湯的懷疑。

李文案

張湯這場陵園案還牽扯出一樁「李文案」。御史中丞李文與張湯有過節,他就從宮中的文書里找張湯的失誤,看有什麼罪名能夠安在張湯頭上。這時張湯有個關係很好的下屬叫魯謁居,他發現李文的預謀了,就想幫張湯除掉李文,於是就給漢武帝一封匿名信告發李文的壞事,而這個事正好是張湯處理,所以張湯就把李文殺了。而且他也知道這個事是魯謁居幫他辦成的,在漢武帝問他李文的事情的時候,張湯假裝不知道真相,隱瞞了魯謁居。

《史記·酷吏傳》:「河東人李文嘗與湯有郤……此殆文故人怨之」

後來魯謁居生病,張湯就去看望他,親自為魯謁居按摩腳。這件事被趙王知道了,趙王劉彭祖也和張湯還有魯謁居有過節,因為趙國本來就以冶煉為主要職業,但是張湯卻壟斷了鹽鐵鑄造權,趙王就到中央與中央鑄鐵的官員打官司,但是每次張湯都偏向中央的官員,打擊趙王,而且魯謁居也曾檢舉過趙王。趙王一直找機會向他們報仇,知道了張湯為魯謁居按摩的事情,就立即上書告他們密謀壞事。

《史記·酷吏傳》:「謁居嘗案趙王,趙王怨之」

這件事交給廷尉處理,但是魯謁居病死了,這個事情就牽連到魯謁居的弟弟,魯謁居的弟弟就被關在導官署。張湯曾到導官署審理別的囚犯的時候看到了魯謁居的弟弟,心裡很想幫他,但是又不能被人看出紕漏,所以表面上對魯謁居的弟弟很冷漠,實際上是想暗中幫助他。但是魯謁居的弟弟不知道張湯心裡所想,以為張湯不管他了,一怒之下就告發了張湯與魯謁居用圖謀不軌的陰謀告發李文的事情。

《史記·酷吏傳》:「謁居弟弗知,怨湯,使人上書告湯與謁居謀,共變告李文。」

這件事交給了減宣處理,正巧減宣和張湯也有不愉快,減宣接了這個案子之後把它查的水落石出,但是減宣沒有立即向上稟告,想必在等一個最佳時機。在三長史告發張湯的時候,減宣也告發了張湯與魯謁居的不法事迹,漢武帝對張湯徹底懷疑。

三、以死殺人

漢武帝審問張湯的罪過的時候,張湯還拒不承認,後來漢武帝派趙禹來審問張湯。趙禹見了張湯的時候,責怪的說:「皇上怎麼能不知道真相呢?只不過皇上不好辦理罷了。皇上心裡的意思是想讓你自殺,你又何必多加解釋呢?」張湯聽了這話,明白了自己已無退路,但是臨死之前還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上面說:「張湯沒有半點功勞卻位列三公,都是陛下寵幸的結果,我無法推卸責任。但是害死我的人是三長史。」寫完張湯就自殺了。

《史記·酷吏傳》:湯乃為書謝曰:「湯無尺寸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為三公,無以塞責。然謀陷湯罪者,三長史也。」遂自殺。

張湯這一封臨別留言讓漢武帝懷疑,張湯死後他的兄弟和孩子都想厚葬張湯,但是張湯的母親卻說:「張湯是皇上的大臣,因為遭受誣陷而死,又何必厚葬?」於是張湯就簡單的下葬了。張湯死的時候家裡只有五百金,都是漢武帝的俸祿和賞賜,所以張湯算是含冤而死,根本沒沒有以權謀私。漢武帝知道後,說了一句:「沒有這樣的母親生不出這樣的兒子。」於是漢武帝追究此案,將三長史都殺了,釋放了田信,丞相庄青翟也自殺了。

《史記·酷吏傳》:天子聞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張湯的死亡究其根本都是張湯樹敵太多的結果。庄青翟、三長史、減宣以及趙王和李文都是因為和張湯有仇才落井下石。但是張湯受到誣陷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為張湯求情,難道不是說明張湯樹敵太多的結果嗎?張湯執法嚴格,從不懈怠,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平民百姓都指責張湯,連主爵都尉汲黯都說:「要是按照張湯這麼執法的話,百姓都併攏雙腳不敢邁步,眼睛都不敢直視前方了!」所以張湯在朝堂上一定是樹敵非常多的。

總結

張湯雖然是一名酷吏,但是為官很廉潔,漢武帝在張湯死後非常惋惜,把張湯的兒子的官職晉陞來彌補自己心裡的遺憾。漢武帝時期實行嚴酷厲法,張湯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酷吏,張湯曾經因為大司農顏異與自己的政見不統一,在別人和顏異談論朝廷政令不足之處的時候,顏異只是嘴唇微微動了一下,就被張湯以「腹誹」的罪名處死。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張湯當初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顏異,最後禍患也降臨到了自己頭上。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的北極狐行動,德國軍隊大舉進攻科拉半島,蘇軍能守住嗎?
二戰日本陸軍口糧有何變化?口糧配給從無到有,最後因罪惡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