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小麥赤霉病介紹及防控

小麥赤霉病介紹及防控

小麥赤霉病介紹及防控

小麥赤酶病是世界溫暖潮濕和半潮濕地區麥田廣泛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在我國長江中下游、華南冬麥區和東北春麥區東部比較嚴重,現在黃河流域也開始大面積發生赤酶,整體趨勢由南向北逐漸擴大。

引起病原

該病由多種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稱禾穀鐮孢,F.arde—naceum(Fr.)Sacc.稱燕麥鐮孢,F.culmorum(w.G.Smith)Sacc.稱黃色鐮孢,F.moniliformeSheld.稱串珠鐮孢,F.acuminatum(Ell.et Ev.)Wr.稱銳頂鐮孢等,都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優勢種為禾穀鐮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有隔膜3~7個,頂端鈍圓,基部足細胞明顯,單個孢子無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紅色粘稠狀。小型孢子很少產生。有性態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稱玉蜀黍赤霉,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寄主組織表面,略包於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頂部呈疣狀突起,紫紅或紫藍至紫黑色。子囊無色,棍棒狀,大小100~250×15~150(u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無色,紡錘形,兩端鈍圓,多為3個隔膜,大小16~33×3~6(um)。 [3]

發病癥狀

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響最嚴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根冠隨之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濕度大時產生粉紅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和)。

發病條件

春季氣溫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於50%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氣潮濕的情況下,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藥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遲熟、穎殼較厚、不耐肥品種發病較重;田間病殘體菌量大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間鬱閉發病重

防止措施

農業防治合理排灌,濕地要開溝排水。收穫後要深耕滅茬,減少菌源。適時播種,避開揚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播種前進行浸種。防治重點是在小麥揚花期預防穗腐發生。在始花期噴洒,要在小麥齊穗揚花初期(揚花株率5~10%)用藥。藥劑防治應選擇滲透性、耐雨水沖刷性和持效性較好的農藥,每畝可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 或40%戊唑·咪鮮胺水乳劑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95克,對水30~45公斤細霧噴施。視天氣情況、品種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7天左右噴第二次葯,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4] 此外小麥生長的中後期赤霉病、麥蚜、粘蟲混發區,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靈100g或60%防霉寶70g加磷酸二氫鉀150g或尿素、豐產素等,防效優異。 [3] 在長江中下游,噴葯時期往往陰雨連綿或時晴時雨,必須搶在雨前或雨停間隙露水干後搶時噴葯,噴葯後遇雨可隔5~7天再噴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噴葯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霉病 的精彩文章:

小麥赤霉病預防用什麼藥效果好?抓住關鍵時期、選對葯早預防
小麥赤霉病如何防治 小麥赤霉病防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