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小麥赤霉病,真與秸稈還田有關!如何防治?

小麥赤霉病,真與秸稈還田有關!如何防治?

小麥赤霉病是全國各麥區發生較廣的病害,以長江中下游和東北春麥區發生重,一般年份可減產1~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6成,甚至絕收,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抗性品種利用和合理布局是小麥赤霉病防控的基礎。目前生產上雖無高抗赤霉病的小麥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存在較大差異。

栽培方式對小麥赤霉病的發生也有較大影響。有調查顯示,秸稈還田操作粗放,使大量未腐熟的秸稈殘留在土壤表面,有利於赤霉病病菌孢子產生,增加菌源。同時,近些年小麥播種時,農戶通常會加大播種量,使得小麥生長後期群體密度高,田間郁蔽度大,後期易形成高溫高濕、郁蔽、利於病害侵染流行的田間小氣候條件,大大增加了赤霉病的流行風險和危害程度。

為加快秸稈的腐熟和減少秸稈的土表殘留,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陳懷谷研究員曾提出,在小麥赤霉病發生和流行地區應實行秸稈深埋,通過土壤深翻將還田秸稈埋至20厘米以下土層。耕翻後進行相應的鎮壓處理,加快秸稈的腐熟和減少病菌的生長。有條件的地區提倡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病菌在田間的繁殖基質,壓低菌量。

此外,要堅持適期播種,避免過遲播種,降低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高溫、陰雨天氣的概率;避免不同生育期的小麥品種插花種植,使小麥生育進程整齊一致,便於後期集中用藥防治。

防治小麥病害,做好拌種包衣

苗期病害較重的地區:可選擇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等高效懸浮種衣劑進行小麥種子拌種或包衣。苗期蟲害較重的地區:選用吡蟲啉懸浮種衣劑、辛硫磷等拌種或包衣。多種病害和害蟲混合發生區:可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複合的種衣劑或拌種劑進行包衣或拌種。

1、全蝕病一般發生區,用3%敵萎丹(苯醚甲環唑)60毫升或3%敵萎丹(苯醚甲環唑)40毫升 2.5%適樂時(咯菌腈)20毫升,拌麥種10公斤。病情嚴重發生田可用12.5%硅噻菌胺懸浮劑(全蝕凈)每畝30毫升進行拌種。全蝕病嚴重發生區要在藥劑拌種的基礎上,輔以藥劑處理土壤,以提高防治效果。每畝使用70%甲基托布津2-3公斤或50%福美雙3-5公斤加細土20-30公斤製成毒土撒施。

2、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條鏽病發生區,用2%立克秀或3%敵委丹或2.5%適樂時按推薦劑量進行小麥種子包衣或拌種。預防包囊線蟲病可用含有甲維鹽或阿維菌素的種衣劑進行包衣或拌種。對小麥孢囊線蟲病嚴重發生區,可在小麥播種時溝施5%滅線磷(線敵)顆粒劑每畝3公斤,緩解病情。

預防紋枯病可用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環唑種衣劑及其復配種衣劑進行包衣。預防莖基腐病和根腐病可選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多菌靈、種菌唑等進行包衣或拌種。預防條鏽病可選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三唑酮拌種劑或懸浮種衣劑進行拌種或包衣,兼治苗期條鏽病和白粉病,預防後期黑穗病。

3、小麥黃矮病、叢矮病發生區,用60%高巧(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毫升拌種10公斤種子,控制苗期傳毒蚜蟲和灰飛虱,對翌年早春小麥苗期蚜蟲也有很好的早控效果。

4、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發生區,用辛硫磷藥劑拌種或使用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也可選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種。對土傳病害重發田、地下害蟲和吸漿蟲高密度田塊,可以實施藥劑土壤處理。預防孢囊線蟲病可以用含有甲維鹽或阿維菌素的種衣劑進行包衣或拌種。

5、小麥吸漿蟲重發區,要嚴把小麥播種期藥劑處理土壤、孕穗期撒施毒土殺滅蛹、抽穗至揚花初期噴霧防治成蟲三個關鍵時期,認真落實防控措施,避免漏查漏治,造成重大損失。

在多種病蟲混合重發區,可以採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或種菌唑等殺菌劑與吡蟲啉或噻蟲嗪等殺蟲劑,進行混合拌種或種子包衣。也可根據病蟲發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復配種衣劑包衣或合理的殺菌劑和殺蟲劑配方,進行混合拌種或者包衣,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要慎重選擇對路農藥品種,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範操作或在植保技術人員指導下使用,防止藥害和人畜安全事故發生。

藥劑包衣或拌種時,可以加入適量誘抗劑和生長調節劑一起處理種子,促進小麥出苗、生根、分櫱和健壯生長,提高小麥植株抗逆能力。

以上就是農資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小麥赤霉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想了解更多小麥種植技術,可以關註:微信公眾號:huobao3456tv了解更多,關注之後也可以留言回復你想了解的行業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霉病 的精彩文章:

豫北老農談小麥赤霉病的防治!
小麥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千萬不要錯過最佳防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