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小麥赤霉病連續多年大爆發,到底該怎麼辦?

小麥赤霉病連續多年大爆發,到底該怎麼辦?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小麥主產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溫度高濕度大的天氣就加快了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北方雨水近期再次光臨。從天氣預報中可以看出,3月底氣溫回升加快,小麥主要病蟲害從南至北陸續將進入發生盛期,小麥紋枯病、條鏽病、白粉病較好防治,大家經驗也比較豐富。但小麥的赤霉病曾一度讓人束手無策,一般年份可減產1-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6成,甚至絕收。因赤霉病爆發突然、爆發麵積大、危害嚴重,一旦發生,藥劑防治效果微乎其微,必須提前預防!

小麥赤霉病之所以難防治,主要原因是該病害不定年份爆發,農民不能掌握其規律,有時候不能重視,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年份都會爆發,一旦爆發,危害嚴重,又沒有選擇合適的藥劑防治。赤霉病大家並不陌生,就是我們說的麥穗枯(麥子半穗呈枯黃,潮濕天氣有紅色霉層),小麥不同生育期對病菌侵入的難易有很大差異,揚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花期間若遇3天以上連續陰雨,氣溫保持在15℃以上,赤霉病將大流行。當前,我國西南麥區處於孕穗抽穗期;長江中下游(江漢和江淮)麥區處於拔節孕穗期;黃淮麥區處於起身拔節期;華北和西北大部麥區處於返青起身期。近幾年很多省份的小麥赤霉病呈高發趨勢,不得不重視。從目前的天氣狀況來看,今年小麥赤霉病發病率很高,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預測,2017年我國小麥赤霉病仍將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1億畝,應引起經銷商和農民的重視。

發生赤霉病除了天氣原因外,還有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赤霉病病原菌感染:

1、赤霉病菌在田間小麥或玉米秸稈等作物殘體上越夏、越冬,翌年經氣流傳播至小麥穗部,所以有些專家建議農民要正確處理水稻、玉米秸稈,建議秸稈留茬高度一定要在10cm以下,還田深度達到10——15cm,所以要把切碎的秸稈還到10cm以下的土層內才能避免秸稈還田帶來的負面效應,降低病菌源。

2、降低菌源的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對小麥進行種子包衣,增加自身抗性,殺死周圍土壤病菌。

3、種植抗病品種的小麥。據了解,我國種植的小麥品種90%以上都對赤霉病表現感病,即不抗赤霉病,如果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遇到多陰雨天氣,會加大赤霉病發生危害。

秸稈深層還田、種子包衣、種植抗病品種皆是從根源上阻止小麥赤霉病菌源的形成,菌源少了,後期即使溫度、濕度再合適,也不是那麼容易爆發病害的!在這裡筆者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加速小麥赤霉病流行的原因:一味地追求產量,農戶不斷增加小麥種植密度,增加穗株數,這樣田間環境密閉造成了病害流行成災,所以合理稀植可以減少病害大面積傳播。

後期的天氣我們無法操控,但前期的這些預防工作我們是可以去做的,當然到了3月份,上面的措施已經來不及做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觀測天氣提前施藥,預防小麥赤霉病。多菌靈是我們防治小麥赤霉病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化學藥劑,但長時間單一或重複使用多菌靈,易導致小麥赤霉病菌對其產生了抗藥性,在國外已禁止多菌靈的使用。據相關人員試驗,抗性菌株比例達到10%時,多菌靈防治效果下降至60%,因此,要避免單一使用多菌靈藥劑。防治赤霉病時可用多菌靈復配製劑或是甲基硫菌復配製劑,或是福美雙、氰烯菌酯等藥劑。

當前,在農業部獲得防治麥類及小麥赤霉病登記的藥劑共299個(截止2017年3月)。

農藥名稱

登記證件個數

備註

多菌靈

165個

其中93個登記證為多菌靈單劑;35個登記證為多·酮,剩餘為多菌靈與其它製劑的混配登記證

甲基硫菌靈

72個

其中55個登記證為甲基硫菌靈單劑,剩餘為甲基硫菌靈混劑登記證

福美雙

37個

福美雙單劑登記證

從表中可以看出:登記數量最多的是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福美雙,以及相關的復配證件,佔到了總登記證數量的91.6%。登記防治藥劑涉及到十幾種成分,分別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低聚糖素、福美雙、三唑酮、硫磺、己唑醇、烯肟菌酯、烯唑醇、戊唑醇、井岡黴素、蠟芽菌、咪鮮胺、氟環唑、氨基寡糖素、氰烯菌酯。

防治赤霉病要掌握好防治時期,若抽穗期遇到連陰雨,有流行可能時,噴葯時間寧早勿晚,在10%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進行第一次噴葯,間隔5-7天,進行第二次用藥。噴葯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如遇噴葯後下雨,則需雨後補噴。

小知識:小麥赤霉病別名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布於潮濕和半潮濕區域,尤其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霉病 的精彩文章:

小麥赤霉病爆發快、難防治,抽穗揚花期用好這些妙招提前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