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兩晉以及其後,戟的輝煌與消亡

兩晉以及其後,戟的輝煌與消亡

衰落通常是從輝煌的頂點開始,這一點對戈來說如此,對戟也是如此。三國時代戟的輝煌並不能掩蓋它身後的陰影。《後漢書.董卓傳》中記載:建安年間,呂布發動兵變要殺死董卓,李蕭先用戟刺他,"卓衷甲不入","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可見,要對付穿鐵甲的敵人,矛比戟更為有效。

太康元年,東吳滅亡。三分的天下最終歸入晉朝,華夏重回和平時代。從此時開始,關於戟的記述和考古發現都急劇減少。不過在西晉時代,戟作為實戰武器仍是有一定地位。例如西晉名將周處,便將戟譽為"五兵之雄"。

考古資料告訴我們,標準形制的卜字戟在西晉時期仍然存在,山東諸城西晉墓中曾出土過這種卜字戟。其形制與兩漢的卜字戟別無二致,且器型較大,通長48厘米,應該屬於實戰兵器的範疇。然而,也就是從這時起,考古資料中再也見不到標準形制的卜字戟了。那些橫枝向上彎曲翹起的改型卜字戟逐漸開始佔據主流地位。

及至西晉滅亡,衣冠南渡,中原地區又重回亂世。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漸漸入主中原,甲騎具裝的鐵蹄像旋風一樣叩擊著黃河兩岸。騎兵披重甲,戰馬著具裝,護具的進步對格鬥兵器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原來的卜字戟,乃至戟枝向上弧彎的改型卜字戟,都很難破甲而入傷及敵身。

因此在這一時期,受甲騎具裝挑戰的改型卜字戟形制可謂發展到了極致。為了加強殺傷力,兵器製造者將戟枝進步上翹,以至於完全失去了橫枝的造型。不僅如此,甚至出現了將戟枝的前端變直,與戟刺平行,形成長一短兩個戟刺的叉式戟。這類戟加大了突刺力量,而完全捨棄了勾斫功能。不過這兩者都未見於出土實物,只在北的壁畫和刻畫作品中見到過。

然而就算努力改變戟的形制,也仍然趕不上甲胄防護性能的提高速度,這也讓這種叉式載走到了盡頭。在攻和防的矛盾之中,戟逐漸落了下風,在格鬥兵器中的地位完全被矛所取代。

矛歷來是傳統的格鬥兵器,到了南北朝時期,形制有所改變,長身、闊體、直刃,突刺性能遠比戟類優越,加之製作工藝比戟簡單,易於大量生產,戟的淘汰成為必然。這種新式矛在當時稱作"矟"(槊),最早只有騎兵使用,因而又被稱為"馬矟"(馬槊)。及至南北朝時期,這種武器在步兵中也被逐漸普及,從而產生了"步矟"(步槊)。從此矛矟在實戰兵器中的地位再也無法被撼動,而伴隨這個過程的就是戟的消亡。至於隋唐乃至更後一些時代,雖有一些勇將仍把戟作為格鬥兵器,那也僅僅只是個例而已。

當然,在隋唐以後退出戰場的只是作為實戰兵器的戟,作為儀仗器的戟則一直使用到了隋唐,乃至宋代。這種戟被稱為"門戟"、"棨戟"。不過,這些"戟"的造型通常是套著戟鞘並加以裝飾。隨著時間推移,這些作為儀仗的戟已經不再用金屬製造,其造型和實戰的戟也大相徑庭。因而,從戰場上消失的戈與戟就逐新從人們的認知中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刺戟科 的精彩文章:

世界四大兇猛戰戟:外國三戟不如中國一戟,千古無二,真正霸王戟
古代五大兇猛戟:都比方天畫戟兇猛,破盔啄甲,一刺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