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持續發展多年教育貢獻大,但若要趕超有一個隱蔽領域差距仍大

中國持續發展多年教育貢獻大,但若要趕超有一個隱蔽領域差距仍大

很多人在懷念民國時期大師輩出的環境,然而這很可能僅僅是帶有倖存者偏差的錯覺。民國時期的大師們做的工作更多是初步地運用西方知識體系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效率並不高,吸納的知識體系也並不如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那樣完整。與此同時,民國時期的大眾教育極為落後,文盲率非常高,大約有70%左右。與少數知識分子在歷史留下光輝印記相對應的,是完全羸弱的大眾受教育水平。

到了新中國時期則發生了變化,從1949年到1976年,新中國通過國家組織的重建、大量社會運動的開展,基本完成了大眾教育,識字率提高到了60%以上。這種識字率基礎幫助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順利啟動,大量的受過教育的青壯年勞動力得以投入到實際工作中,提高中國的經濟競爭力。這一進程一直持續到現在,在9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高校擴招後,中國的受教育水平又進一步提升,現在高中毛入學率已有89%,高校毛入學率已超過45%。

不過對於精英教育而言則沒有明顯的改善,而且事實上受過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大約只有4%-5%,年輕一代有更高的錄取率也是近20年來的事情,之前高等教育的水平仍然通過這一比例反應出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教育基本上都更傾向於強調公平性,高考則是這種公平性最為核心的機制設計,這點並不會隨意捨棄。

也應該看到,中國目前相當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精英教育,這點還需要時間改善。大部分中國人稍微富裕也是改革開放後的事情,對於需要從小巨量投入並且還需要很好引導的精英教育而言基本上是無緣之木。很多人在說中國人長期沒有拿到諾貝爾獎,這其實低估了諾貝爾獎所代表的人類頂尖人才在成長和產出期間所消耗的巨量資源,不用說醫學、物理學、化學背後所需要的龐大實驗設備和大量的基礎理論,以及文科的文學獎背後所需要的大量閱讀和極高的天賦,這些基本上不是發展中國家能夠承受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能夠長期壟斷這些獎項,哪怕獲獎者並非來自發達國家,但絕大部分獲獎者也是在發達國家接受的教育。

腦力創新背後所需要的資源是巨大的,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所積累的財富則可以逐步支持這種巨量的資源消耗。我們的產業、技術也可以在大部分技術學科中實現配套,這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頗為不錯的物質基礎。相對於基礎學科,技術型學科比較容易追趕,也比較容易獲得產出。長期以來,技術類專業被視為「好找工作」而錄取分數一直較高,這也是十分合理的社會結果,理工科的工程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等,文科的法學、外語、經濟學等,都是長期的高分專業。

不過對於基礎學科,應該看到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常大,不論是數學、理論物理、哲學、文學、歷史學,這類學科需要的不完全是實驗室,而是讓天賦較好者可以從小就實現鍛煉和積累,這種要求更為考驗一種精英教育機制,而且為了這些基礎學科所練習的童子功也是極為昂貴,絕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基礎學科面臨的,是一種需要長期積累的知識以及更為開放的環境,對於中國教育而言還是個難題。

如果應用型學科長期得到大量資源支持,而基礎學科一直難以得到重視,那麼實現追趕較為容易,但會缺乏知識原創性能力,從而缺乏真正超越和領跑的動力。換言之,你可能追得很近,但始終無法超越發達國家,而且還需要面對發達國家首先發起的技術/社會革命後重新被甩開的窘境。當然,光有基礎學科沒有應用型學科也不行,這樣會有大量的理論家無法檢驗理論,空想盛行的同時也不利於民眾生活改善乃至更多的社會問題。兩者需要同時協調,相向而行才能獲得真正持續發展和超越的動力。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學科的重要作用更為不容易追趕,持續吸收先進知識,並且摸索出適合自己基礎學科發展的模式才能真正以自己為基本立場的思考,並能夠提出建設性、原創性的知識,才能說好自己的故事和人類的故事。這道隱形的屏障十分重要,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重視。

發展不易,持續發展更難,要實現趕超,我們還有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蜀黍老曾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利用率最低的航母:沒有固定翼艦載機,也沒出海幾次
巴基斯坦下一代戰鬥機公開新想像圖,是否能成型取決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