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聚焦十大議題 第三屆東方唯識學年會在上海大學召開

聚焦十大議題 第三屆東方唯識學年會在上海大學召開

2019年11月16-17日,第三屆東方唯識學年會暨唯識學與佛教中國化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由東方唯識學研究會、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文學院、杭州佛學院聯合主辦。來自中國兩岸三地、法國、俄羅斯、日本等27家高校、教育與科研機構共38位學者出席會議。另有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唯識學愛好者60餘人前來旁聽會議。

16日上午,會議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式。開幕式由此次會議總召集人、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讓教授主持。

上海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吳仲鋼先生首先在開幕式上對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並期望通過此次會議進一步推進上海大學文學院和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的健康發展。

東方唯識學研究會秘書長、杭州佛學院副院長慧仁法師指出,較之前兩屆,此次會議最大的特色是增設了「唯識學與佛教中國化」的主題。這一方面是從學術角度對黨和國家提出的「宗教中國化」要求作出積極響應,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對唯識學傳入中國之後的發展歷程及其特色價值作出更為全面、準確、深刻的總結。

中國人民大學俄籍學者索羅寧教授指出,此次會議的「唯識學與佛教中國化」主題本身就是唯識學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值得深入探討,應給予高度關注。

南華大學黃國清教授對此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並指出當代唯識學研究應該堅持兩個方向,一是堅持對傳統唯識學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深化,二是堅持採用學術比較、跨學科交流對話的視野與方法,加強唯識學與心理學、現象學、西方哲學等學科領域的比較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指出,中國佛教信仰生態是一個多元、立體的結構,教義與民俗之間相互需要、相互補充。如果將嚴密的佛教理論比喻為一棵樹,唯識學如同樹枝上開出的最精緻、最精巧的花朵。從這個意義上看,唯識學具有存在的非常華彩的價值!

開幕式結束後,研討會正式進入論文發表與討論環節。此次研討會共分四場,除第一場外,其餘三場均採用雙會場同步推進。根據與會學者提交的論文內容,本次研討會共涉及十個論題。

1

唯識學與佛教中國化研究

杭州佛學院胡曉光教授發表《淺談唯識宗與佛教中國化建設——佛學義理與中國本土觀念融貫》一文。作者認為唯識宗是中國化佛教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國化的唯識宗在中國文化史上完成了梵文佛典漢譯、唯識義理詮釋、唯識宗義學範式建構三項工作。佛教中國化不但把大量的唯識學梵文經典譯成了漢文,由此形成了以漢語與漢字為主體符號的基礎範式,並且還以此為質料建構了全面、系統、深刻的中國化佛教詮釋體系,鑄就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化佛教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實踐規範。

上海大學程恭讓教授發表《作為佛教中國化「內在機制」的善巧方便概念思想——兼論從瑜伽行派到窺基論師關於大乘佛教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抉擇》一文。文章從印度大乘佛教經典和古代高僧大德均高度重視善巧方便思想的事實指出,佛教中國化的「內在機制」即是「善巧方便」。

作者還從窺基等人對「大乘大性」問題的抉擇角度,系統探討了佛教唯識學者對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理解問題。最後作者指出,善巧方便概念作為大乘本質一項具有基礎性、規範性及重要性的規定性論說,是成熟時期的中國佛教最基本及最深邃的思想智慧之一。

華東師範大學唐忠毛教授發表《略論中國唯識學詮釋的近代語境》一文。文章指出:在近代中國「古今中西」的背景下,唯識學的詮釋張力主要體現在三個大方面:其一,唯識學如何處理「唯識學」與「中國佛學傳統」(以心性本體論為代表)之間的關係。其二,唯識學如何處理中西觀念問題。其三,唯識學如何處理應對現代的深層觀念變化、世界觀變化,尤其是近代自笛卡爾以來的「主客」關係新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許偉發表《前唯識宗時期的「反照智」問題——理解「唯識學」中國化的新視角》一文。作者指出:鳩摩羅什譯介的印度典籍是漢地討論「反照智」問題的基本思想資源,吉藏等三論師將「反照智義」總結為兩種模式和四種理論,這與現代學者的總結幾乎完全一致。

與瑜伽行派的「自證」說相比,「反照智」問題雖不涉及陳那提出的回憶論證與印度量論,也是討論「智」而非一般的「識」,但已經基本闡明了此理論面對的問題。而被總結的各類「反照智義」,最終都被漢地學僧在「聖智無知」的前提下批判,也體現了後來漢地佛教心識說的基本傾向。

2

唯識學種姓與五姓問題研究

日本亞洲宗教研究所的橘川智昭教授發表日語文章《円測唯識學に關する私見》(《關於圓測唯識學的個人見解》)。文章對新羅僧人圓測的唯識學思想特別是五姓思想作了系統探究。

湖南社會科學院張利文研究員發表《潛在格義與佛教中國化——再談唯識今學種姓問題》一文。文章回顧了「五姓差別」與「一切皆成」之間的論爭,探討了五姓差別決定論在印度佛典中的依據,並對玄奘弟子維護五姓差別決定論的問題作了討論。

作者指出,反對格義的玄奘對原汁原味唯識學的引介卻並未受到國人認可,可證中國古代佛教在否定格義佛教之後又走上了另一條潛在格義的道路——用本民族固有的思想為背景,選擇性地接受異域文化中與自己相合或相類的教說。

3

唯識學認知理論問題研究

上海大學林國良教授發表《四分認知論》一文。作者認為:四分認知論以四分說和四分存在論為基礎。玄奘系唯識宗在前人的挾帶與變帶、相分與本質、相見同種別種等思想基礎上,提出了因緣變和分別變、三類境、相分熏種等新論。四分認知論雖然也提到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的認知,但其重點是見分對相分的認知。

香港新亞研究所羅勁松研究員發表《再辨中觀應成派之破自證》。文章指出:被唯識宗視為真實有的自證一直遭遇認為一切法皆空的中觀師的批評。關於中觀應成派在世俗中是否徹底否定自證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藏傳格魯派的學者在這個問題上是堅決站在肯定的一方,這與格魯派以外幾乎所有的西藏佛教宗派對立。作者以以接受格魯的主張為前提,嘗試探討應成派這些議論的有效性。

上海大學茅宇凡老師發表的《從玄奘-窺基對他心知的辯護看漢傳唯識學的理論特色》一文指出:以玄奘和窺基基於「有相唯識」的理論將「他心知」理解為一種自心上生起「他心」影像的認識過程。窺基進一步將這個認知模式應用到佛智上,將佛智認識「他心」的過程解釋為認知「無」的影像。從世俗層面看,漢傳唯識的解釋更容易被普通人所理解和接受。

南京大學研究生鄭屹君發表《難陀論師有相無相辨》,文章通過考察難陀「見相二分說」和「五根唯種說」的實際內涵,作出難陀屬於有相唯識的判斷。

中國台灣地區台中慈善寺法光法師發表《成立唯了相論內義之提綱契領》一文,對自己最新譯作《成立唯了相論》作了全面介紹。

4

唯識學心識理論問題研究

南華大學黃國清教授發表《元代雲峰思想研究──聚焦於八識體同體異與心心所關係》一文。文章聚焦於八識體同體異及心與心所關係兩個議題。處於中國佛教如來藏思想特盛的文化背景,雲峰的「一心」隱含真心本源的意趣。心與心所在認識時形成四分,雲峰指出是側重量果而論。第八識心王為所熏,相應心所不為所熏;前七識的心與心所皆有力,都屬能熏。

溫州佛學院則生法師發表《真諦三藏是否許有第九識?——依據真諦譯著考察阿摩羅識》。文章認為:雖然《十八空論》中提到「自性清凈心」,卻是從「客塵盡」來彰顯,不是從本覺彰顯。從真諦譯著中,無法找出文句證明真諦三藏具有相當的真常唯心或本覺思想。另外從真諦譯著中,很難找出有明確的文句證明真諦三藏有「第九識」思想。

5

唯識學三性空有問題研究

台北大學賴賢宗教授發表《的三性說與還滅緣起之研究》。文章在繼承與發揮葉阿月教授研究成果基礎上,《中邊分別論》的特有的三性說,相品第五偈闡釋虛妄分別是依他起性加以繼續探討,並旁涉《大乘莊嚴經論》、安慧《中邊分別論》釋疏》。

浙江工商大學的丁建華教授發表《圍繞「空有之爭」展開的空有之爭——近代《新唯識論》論爭研究》。文章認為,熊十力立足於體用不二,雙破空有兩宗。王恩洋、呂澄、巨贊等人則立足於空有相成。印順肯定熊十力對空有簡別的態度,但認為熊十力其實是站在真常唯心繫的角度上對中觀、唯識進行了破斥。通過三方圍繞《新唯識論》展開的討論,可以發現,三方爭論的根本點在於各自依據的「空」「有」立場是不同的,導致了對空有兩宗乃至整個佛教思想判攝的不同。

貴陽學院的顧毳教授發表《從考察「空有諍論」》。文章認為,七、八世紀唐代佛學家對「空有諍論」的討論隨著唯識學的向東傳播陸續傳入新羅、日本。新羅唯識學家太賢將當時有關「空有諍論」的討論進行總結,將其分為實有爭論、都無諍論、語諍意同三類,記載於《成唯識論學記》中。透過太賢的記載可對七、八世紀唐代佛教對「空有諍論」的相關討論進行考察。

同濟大學李革新教授發表《論存在之「無」與緣起性空》。文章認為海德格爾哲學和佛教哲學具有一定的相似處。文章重點分析了小乘佛教的十二緣起論、大乘中觀宗和如來藏系的緣起性空論。指出海德格爾哲學和佛教哲學的相似性只是術語上的,兩者在實質性的性質和目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佛教是一種人生哲學,追求的是人生的完善和幸福。海德格爾哲學則是一種政治歷史文化哲學,其目的是克服現代性的弊端,為歐洲找到新的出路。

上海佛學院金易明教授發表《清辯論師「掌珍比量」論理形式初探暨《大乘掌珍論》對瑜伽唯識學詰難窺豹》。文章指出玄奘大師所譯介的《大乘掌珍論》是清辯論師《中觀新論》的簡略本。在《大乘掌珍論》中,清辯論師一以貫之地保持《般若燈論釋》的論理風格,藉助陳那論師之因明的邏輯論理理路,由著名的「掌珍比量」作為基本依據,在確立有為、無為法「空」、「不起」的基礎上,開展了對瑜伽行派相應師及其其他印度哲學流派的批判。

6

唯識學禪支、轉依問題研究

峨眉山佛學院隆藏法師發表《禪支中的「樂」與「內等凈」辨析》。文章認為對於十八禪支的具體內涵,有部和瑜伽行派在對初、二禪的「樂」禪支和第二禪的「內等凈」的自性的理解上出現重大分歧。有部認為初、二禪樂是輕安,二禪內等凈是信。而瑜伽行派繼承了經部的理解,同樣認為初、二禪樂為受樂,同時認為二禪內等凈是行舍、念、正知三法為體,在《瑜伽師地論》中有具體說明。文章梳理了對禪支的不同解釋,以呈現佛教對四禪禪支這一最基本概念的理解圖景。

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凈智法師發表《「二縛」在大乘唯識學中的意義》一文。文章認為相縛與粗重縛是唯識宗獨有的一組概念,但在不同語境下「二縛」的含義並不相同,經典文本過於簡單的表述又加劇了論師們解讀的多樣性,使「二縛」的真正意義變得複雜難明。文章從唯識典籍中選擇最能體現「二縛」學說價值的主題,以說明它對大乘佛教以及唯識學的意義所在。

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李子捷發表英文文章《初期中國唯識的轉依(pariv?tti)與真如(tathatā)》。文章對南北朝時期的中國佛教的「轉依(pariv?tti)」和「真如(tathatā)」進行了考察,並指出這一研究對我們進一步理解當時唯識思想在中國的流傳狀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7

唯識學具體觀念梳理

南京大學傅新毅教授發表《尋伺與分別》一文,討論了阿毗達摩及唯識學中尋伺和自性分別的關係與區別。作者認為,在說一切有部中,自性分別以不定心所尋、伺為體,或僅以尋為體。前五識與尋、伺相應,且尋、伺是前五識生起的動力因。尋伺以意言境為所緣,具體表現為七種分別。另外作者還討論了唯識學中五俱意識和尋伺的關係,自相和共相、意識相應尋伺及前五識相應尋伺兩種自性分別等問題。

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的博士候選人張曉亮發表《「思業」(cetanā karma)與「思已」(cetayitvā)——從印度到中國的考察》一文。文章對「思業」及「思已」的「二思說」,二思與三業之間的關係,及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考察。

杭州佛學院德澄法師發表《「色、想、行」三蘊略述》一文。文章關於色蘊部分主要講了色法的分類,除了一般的把色法分為十一種外,就能造四大與四大所造的角度,可以延伸出物質第一性與第二性的區分。想蘊部分則重點講知識論的認知過程中,形式條件的提供與想蘊的關係。行蘊部分則主要講不相應行法的重要性。

江蘇師範大學陳群志教授發表《早期佛教文獻中時間的存在與實有問題——從到》。文章從《彌勒奧義書》談起,闡明了佛教時間觀的原初起源;再考察《彌蘭王問經》,探究時間的存在與實有問題的早期追問;然後過渡到《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審視和檢證了有部學派的時間觀,不過還未涉及後來世親與眾賢的爭論。最終目的是想藉此澄清前述問題,為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復旦大學湯銘鈞研究員發表英文文章《The Dialectic and Epistemic Interpretationof Buddhist Logic: Dignāga, Dharmakīrti and the hetuvidyā Tradition》(《佛教邏輯學的論辯解釋與認知解釋:陳那、法稱與因明》)。文章通過研究因明與法稱兩個傳統對陳那《正理門論》中「決定同許」的理論設定的不同解釋,說明因明傳統在陳那奠定的方向上,進一步採取了「論辯的路徑」,將這種「確認為真」,解釋為在辯論的情境中為辯論的雙方承認為真。

法稱《釋量論自釋》對陳那「決定同許」的解釋,則表明由他開啟的傳統在陳那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了「認知的路徑」,將「確認為真」解釋為在認識論的意義上得到確證,即為有效認知的手段(量)所證成。這是因明傳統與法稱傳統的根本差異。因明傳統對辯論術的關注,極有可能反映了法稱以前印度學界對陳那思想的詮釋路徑。

8

唯識宗與其他宗派研究

溫州佛學院界空法師發表《華嚴宗的唯識學》一文,文章認為華嚴宗等對新形勢下湧現的各類文明,採取了積極的呼應,推動了整體文明的交流融合,傳承發展,豐滿了自身的形象,成熟了自己的文化性格,在對唯識學說的學習運用中,形成了別人不可替代的自己獨具風格的唯識學說。

9

唯識學與近代哲學、西方哲學關係

蘇州大學吳忠偉教授發表《從「先驗功能」論到「理氣合作」論——對牟宗三之「朱子學是『唯識宗』形態」論的檢討》,文章基於對牟宗三先生對朱子學「唯識宗形態」論的檢討,從一個演化的形態學角度進一步處理朱熹哲學中的唯識宗因素問題。文章以唯識宗「種子」說為中介,對宋代前後兩大思想家知禮與朱熹的哲學系統進行分析與「構擬」,勾勒了從知禮「先驗功能」論到朱熹「理氣合作」論的思想演化脈絡。

南京林業大學丁徐清老師發表《知識性與現實性——章太炎探微》一文。文章認為章太炎撰寫《齊物論釋》採取了古典的解釋學形式,採取這種形式並非偶然,知識性與現實性的有效隔離是中國古典經學的高超技藝,清代樸學不僅是章太炎掌握的最嫻熟的知識形式,而且註疏體裁有效彌合了章太炎佛學思想中知識基礎與現實關懷兩個不同維度之間的關係。

海南師範大學陳鑫副教授發表《論唯識學與現象學比較的意義》一文。文章從思想背景、研究對象和方法論三個維度論述了佛教中的唯識學與西方哲學中的現象學的相通之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海德格爾提出的問題,表明哲學不僅是歐洲的而是全世界的,因為哲學問題是全體人類都要共同面臨的問題。

10

唯識學人物、文獻與歷史

南京大學楊維中教授發表《隋唐之際以道奘為源頭的攝論師傳承》。文章系統闡述了隋唐之際以道奘為源頭的攝論派師承法系。

中國人民大學索羅寧教授發表《西夏文唯識宗及阿毗達摩文獻初探材料研究》一文。文章指出:西夏律典《新定天盛律令》特別指出西夏僧侶必須學習所謂「百法」和「唯識」二種思想。而西夏與唯識宗相關的材料,多屬於漢傳唯識宗學體系之內。另外作者還對西夏文獻《唯識二十解》作了研究,認為藏傳佛教「中道瑜伽」等宗派曾在西夏流傳。

巴黎第三大學的Isabelle Ratié教授發表英文文章《「Just as the window of a castle in the sky」: On the idealism defended by an IndianBuddhist argument》(《誠如天城之窗:印度佛教論爭中的唯心主義辯護》)。文章就世親、陳那和法稱等人是否提了唯心主義意義的認識論或者形而上學之爭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的Vincent Eltschinger教授發表英文文章《The Yogācārabhūmi against Superstitious Beliefs andPractices(《反對迷信的信仰與實踐》)。文章認為印度佛教經典《瑜伽師地論》發展了理性和迷信的概念,並表現出與西方哲學相同的辯證對立和爭辯的意味。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演真法師發表《考辨》一文。文章重點解決了圍繞《百法忠疏》的流傳歷史,最初發現者、刊刻影印版本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關係等方面的誤會,以及四川省佛教協會縮印本《洪武南藏》所收錄《百法忠疏》中的排印錯亂等問題。

17日上午第四場研討結束後,在東方唯識學研究會秘書長、杭州佛學院副院長慧仁法師的主持下,會議舉行了簡短的閉幕式。

傅新毅教授首先作了學術總結,他談到,本次會議發表論文35篇,參會學者來自法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兩岸三地。學者提交的論文運用了哲學、歷史學、文獻學、語文學、詮釋學等豐富多元的研究方法,在參與的群體和研究的面向上都展現出非常多元化的特色。這次會議集眾家之長,不僅有深具影響的前輩專家,而且還有一些年輕學者,對未來唯識學研究的代際傳承具有積極意義。

林國良教授在發言中指出,今後對唯識學的研究應注意把握教理與修行的平衡關係,唯識學與佛教解脫論的關係需要有多角度的理解。

Vincent Eltschinger教授表示通過這次研討會,充分認識到中國作為文化的聚集地,在東方文化的基礎上善巧方便地運用佛教理論,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智慧。這次會議上各種不同的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學術盛會在歐洲是無法想像的。這次會議有許多研究唯識學的年輕學者參加,這是一個令人備受鼓舞的現象。

程恭讓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唯識學研討會至今已召開多屆,一直保持高水平、高標準。本次會議嘗試相對聚焦的專題討論,從結果來看是比較成功的。期待東方唯識學研究會未來的發展越來越廣闊,成果越來越豐富。

峨眉山佛學院副院長隆藏法師代表下屆會議主辦方致辭。他說,歷屆的唯識學會議,不僅獲得了許多老前輩的支持,也湧現了大量優秀的青年學者。唯識學研究從比較小眾的學問,變成一個非常具有活力的、具有深厚基礎的學問,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程恭讓教授及其團隊對本次會議的高質量舉辦,為以後唯識學會議的召開做出了典範。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唯識學的研究,也誠摯歡迎大家明年繼續支持東方唯識學年會。

最後,大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閉幕。

來源 | 上大道安佛學

文 | 常凱常紅星 黃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風網 的精彩文章:

恭迎藥師佛聖誕 他是了不起的大醫王
九九重陽節 佛弟子如何報答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