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寧夏也有一座天池,叫六盤山天池,秦始皇的祖先曾在這裡詛咒楚人

寧夏也有一座天池,叫六盤山天池,秦始皇的祖先曾在這裡詛咒楚人

記述寧夏:秦皇漢武,用心曖過這片土地

當塞的概念被突顯出來,塞也便不僅僅是塞了,塞就有塞外的東西,時間與現實長起,共同喚起一個生命空間,一個命運共同體。好皇帝胸懷天下,塞在那時被他們踩在足下,像路被抬高,成為更加明顯標誌,並且越發適用和迅速。於是,一切就成了天下,一切也都是天下的,雖然皇帝站在那裡有些孤單,但卻引領了天下。塞是雛形,依託是寧夏,寧靜或者和平的華夏,皇帝在這裡心照不宣,讓中國有了溫暖與高度。翻開史籍,人們會發現,只要在歷史上那些有作為的皇帝,也都來過寧夏,他們追隨著秦皇漢武的足跡,實現著胸中的夢想,不僅是政治的,還有軍事的、文化的……寧夏,在這一刻註定了讓歲月變成一把鋒利的鐮刀,當威武聲響在耳邊,被收穫成了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刷新山河,無需烈酒,英雄一樣能笑傲長空,塵埃與草木瞬間也都會變成現實的神經以及血肉。

詩歌:盧照鄰《上之回》

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候多。

五營屯北地,萬乘出西河。

單于拜玉璽,天子按雕戈。

振旅汾川曲,秋風橫大歌。

簡介:盧照鄰(約632—695),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盧照鄰工詩,尤其擅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

說明:此詩寫征討匈奴,班師凱旋的經過,讚美了雄壯、昂揚的軍威。詩中沒有具體描繪戰爭的經過和敵我交戰的激烈,而只著墨于軍容的描繪,雄健而輕快,壯闊而暢達。回中,古道路名,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蕭關,因途經回中得名。為關中平原與隴東高原間的交通要道。上之回,樂府漢鐃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回中宮,曾被匈奴燒毀,漢武帝元封四年,復通回中道,並數出遊幸。歌辭當為讚美此事而作。也就是說,這首詩是寫給漢武帝的,但走在漢武帝前面的是秦始皇。


10.秦始皇:登基後首次出巡來寧夏,開闢回中道

六盤山脈從崆峒山逶迤而來,沿東南-西北走向漸走漸低,到固原的南郊白馬山猛然掉頭,折向西去。就在這掉頭之處,一道山嶺分出兩溝,靠東的一條名叫「海子峽」,靠西的一條名叫「跌跌溝」,兩溝都是固原通向西吉、甘肅的路徑。

「跌跌溝」因為自紅庄到固原一路下來,海拔落差達六七百米、氣溫落差達四五度而得名;「海子海子峽」因為水源出自西海子而得名,峽中水曾是固原城最主要的水源。這一峽一溝里「孕育」兩條龍。在有「綠島」之稱的六盤山區,峽中有水,山上有水都很正常,流量較大有西吉葫蘆河、彭陽紅河、固原清水河,而名氣最大的是發源於老龍潭的涇河,這便是我們說的第一條龍。第二條龍在體量上沒有辦法與第一條龍相比,但它在史籍里也不遜色於第一條龍,它就是西海子。

老龍潭景區:

老龍潭景區松徑幽雅,竹林蕭蕭,流水潺潺,兩側懸崖怪石嶙峋,石縫間泉水滲出。高大挺拔的松柏、花木俏立於岩石峭壁之 上,山雀啼鳴於萬紫千紅之中,山谷蜿蜒於高山峻岭之間,潭水平靜出奇,陽光投射,霧氣飄逸,景色瑰麗迷人。谷內由四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潭呈「之」字形排列,主要景點有頭潭、二潭、三潭、四潭、涇水八渡、一線天、風神台、雨神台、雷神峰、老龍頭等,四個潭紛呈「險、深、奇、秀」之勢。

老龍潭是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位於涇源縣城南20公里。涇河從這裡起步,流經陝、甘、寧3個省(自治區)、28個市縣,蜿蜒流長530公里,於陝西高陵縣匯入渭河,因此就有「涇渭分明」的說法,也就是「涇清渭濁」。相傳,這裡是《西遊記》里魏徵夢斬涇河老龍和唐代傳奇故事柳毅傳書發生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對涇水清澈不污十分感興趣,並派平涼知府胡紀饃親往老龍潭考察,並撰寫成《涇水真源記》。

西海子景區:

古人說:「湫,即龍之所處也。」西海子在戰國時期就有著一個顯赫的名字——湫淵。如今的它位於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距張易鎮紅庄村有20里路,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天然湖泊, 靜靜地依躺在六盤山脈的幽靜山谷之中,默默地滋潤著那裡的鄉民。海拔約在2600多米,面積長約 1500米,最寬約600米,歷史上最深深度可能15到20米,現在最深深度約15米。這裡綠樹成蔭,周圍有香爐山、戰國秦長城、木峽關、石廟等歷史文化景觀。

蒼翠的群山環抱著一潭春水, 西海子的西邊開山水現,使西海子猶如一個巨大的水瓢,岸邊綠草茵茵猶如綢緞。 每當夕陽西下時,碧綠的湖水隨著清風吹起的漣漪,泛起粼粼的光澤,北山比較平緩,在山坡上牛羊馬匹恰似一枚枚散落的珍珠;南山由東到西連綿的山包組成,與山地深邃碧綠的西海子相映成趣……據說,在百年以前,這裡還有豹子、老虎等野獸出沒,平日里人們不敢單獨行走,而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廟會時節這裡準會人山人海。

為何如此熱鬧,歷史可以延續至戰國時期。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又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其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 ,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傳說把秦惠文王「投秦詛楚」之處「放置」了西海子。秦惠文王時,秦國準備攻打楚國,秦惠文王親自投書於湫淵,昭告求助於湫淵神巫咸,詛說曆數楚王的罪惡。事後,楚國果然兵敗國削。

這個事兒,今天的學者還有爭議,主要是「詛楚」之人是不是秦惠文王、「詛楚」之地是不是湫淵,以及歷史上的湫淵到底在哪裡(一說在甘肅,一說在寧夏),但這些都不影響「投秦詛楚」的真實性。

這便是一汪水的「威力」,後人感嘆湫神的神靈,說當時楚國國內強大,多賢能智謀之士,楚懷王昏庸糊塗,終於弄得兵敗國削,自己被俘,為湫淵之神奪其魂魄也。

秦始皇建立帝國後,為了加強和神化皇權,確立了一套與皇帝地位相適應的祭典制度,擇時進行活動。他命令掌管禮秩祀典的官吏,將經常奉祀的天地名山大川等鬼神,有秩序地登記於策書,成為典故。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當時登記在冊的,從華山向西面算起,名山有七,名川有四。名川分別為黃河、沔水、湫淵、長江。

湫淵能與長江黃河齊名,足見其於當時統治階層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秦始皇登基後的第二年,這位權傾天下的皇帝想知道自己掌控的秦帝國疆域到底多大,哪些國家和部落才是帝國安全的真正威脅,於是,他決定出巡全國。第一站就指向了帝國邊境最不安全的西北部。他帶領大臣沿著新修的馳道,向西進入六盤山地區。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次出巡做了如此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這是中國封建帝王首次進入寧夏、進入六盤山地區。秦始皇在六盤山進行了傳統的帝王祭山活動,以祈江山永固。隨後,他又進入今天寧夏的彭陽地區(當時這裡被稱為朝那),秦始皇見到了他出巡以來遇見的第一面大湖——朝那湫。

波光粼粼的水面四周,卻不長草木,對這個奇特的現象,大臣上奏解釋說:「此乃異象,自古帝王在名山聖水前要祭祀,如此浩淼的水域在我朝邊境之地,不可不祭祀。」於是,秦始皇在這裡進行了他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祭水活動。在一年後的泰山封禪活動中,他將朝那湫列入四大名川之中。

這裡所說的朝那湫正是我們前文中所說的湫淵。「朝那」是中國地理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名。從《史記》到《新唐書》,史書中反覆出現「朝那」,稱其為「關中之屏和漢絲綢之路的咽喉」。但朝那縣設於何時,治所在哪裡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謎。然而,朝那鼎卻給了人們一個較為明確的答案。

1977年春天,固原縣管轄的古城公社古城大隊的農民鄭月蓮在村莊外的黑土梁山麓田埂旁修挖水渠,在距離地面60—70厘米的地層,她的鐵鍬突然碰上一個硬物,並且發出了金屬碰撞的聲音,她試著繼續往下挖,卻挖不動。沿著硬物的邊緣再挖,慢慢地,一個她一點都不認識的「怪物」出現了:像鍋但有三個腳,像香爐卻很大。將它帶回家後,在公社工作的丈夫劉世富看了半天,一樣不知道這個「怪物」是什麼,至於腹部雕刻的古怪花紋說是文字卻無從辨認,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個做壞了的廢品。

兩年後,經鑒定這是一件西漢的鼎。整個銅鼎通高23厘米,口徑17.5厘米,腹深13.2厘米,兩邊伸出的鼎耳高達7厘米,周邊的線條非常流暢,三個鼎足像是比例適中的動物腿,有力而具有曲線美。鼎腹部周身陰刻三段銘文,其中第一段就明明白白地寫著「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兩」,學術界遂將此鼎稱為「朝那銘文鼎」,「第廿九」可能是指它是當時鑄造的第二十九座鼎。

固原出現漢朝時期鑄造的第二十九隻古鼎,指明了朝那的具體位置就在固原,而且也不難看出這個地方在當時具有怎樣重要的地位。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安定朝那有湫淵。」漢文帝十四年(前166),文帝下令祭祀湫泉(湫淵)時,增加玉壁2枚,拓寬致祭場所,圭玉、幣帛、俎豆等祭祀品與禮器均予等次增加。

史籍中說,秦立湫淵祠於朝那,就是在朝那設立祭祀湫神的廟宇。又說「有湫水在周地」,可見遠古時湫淵就成為祭祀的名水。而唐代大學問家顏師古寫道:「朝那湫在安定郡,清澈不容穢濁,每喧填輒興雲雨。」

朝那銘文鼎告訴人們,從秦皇西巡到漢王朝鑄鼎,固原就像中國西北戰略版圖上一處插旗之地,兵家必爭。而今天的朝那古城位於寧夏彭陽縣城西16公里處的古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遠,故名古城,為秦漢朝那縣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這裡三面環山,峰巒疊嶂,為通往古長安的要衝。

古時,人們稱西海子為「朝那湫」或者「西海」。

我們在傳說中步行,道路常被夾在山谷中,兩旁除蒼翠的林木之外便是莊稼地,麥子已經泛黃了,但豌豆卻是一片碧綠,還不時冒出一二朵小藍花。大山深處的村莊安靜得要命,乳白色的炊煙隨風飄蕩,山的這邊剛飛過去幾隻吱吱叫著的小鳥,山的那邊就傳來了布谷鳥的叫聲……

明代《嘉靖固原州志》載:「朝那湫雙出於都盧山,左流州曰東海(今干海子),右流州曰西海(今西海子),西海大於東海,湛澄且甘。」意思是,朝那湫有兩源,均出於當地的盧山,左流者為東海,右流者為西海,西海大於東海,那裡的水湛澄甘甜。

也正是這個原因,明朝正德年間,駐固原右軍都督府僉事趙文因固原城內井水苦咸,便與兵備副使景佐商議導引西海水入城,之後由駐固原軍隊開渠引水。水由西門入,環流於街巷,自東門出,入清水河。西海水解決了明代固原農商、城鎮人口及駐軍用水,正是「分渠尤自利三農」。

吃了甜水的人們,開始像秦人一樣對「朝那湫」從內心深處產生了「水崇拜」。於是,這裡祭祀的活動也變得更加壯觀了起來,且一直延續至今。據當地史料記載,每年農曆六月十二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鄉老會長們把從農戶中收來的千斤五穀雜糧撒入「海」中,魚兒爭先搶食,不時有大魚湧出水面,復而落入「海」中擊濺水浪,興許驚呆那些前來趕廟會和專程來餵魚的人們。

「飛來萬朵玉芙蓉,中匯流泉列五峰。」這是清朝人王兆駿《西海春波》中的一句詩。當時西海子形狀如同手掌,水從這掌的指縫間流出,而後又流入兩個漩洞,人們稱其為東西龍口。光緒年間,有人便說這裡有龍破空而去,還說這龍「鱗甲隱雲」,「其色蒼碧」。文人墨客聽到這個傳說後,就開始有聲有色地描繪它了,說是那龍騰空時如同春雷巨響,把停留在天上的雲都驚跑了。

在乾涸的西海固能有這泓的水源彌足珍貴,今天,西海子仍然是固原市自來水的源頭。當然,時下人們還在「朝那湫」爭奪戰,有人聲稱已有相當證據證明秦惠文王詛楚文出於彭陽縣古城的東海子,東海子就是秦漢時期的「朝那湫」 ;也有人考證隆德的北聯池就是「朝那湫」;而甘肅學者力爭「朝那湫」在庄浪縣鄭河鄉上寨村的東部關山頂。但這更加說明了湫淵在歷史上的真實在存在,它代表的正是大西北的秀美山川!

隆德說指的即是六盤天池。六盤天池,又稱北聯池、雷澤、朝那湫、北亂池、北聯靈湫等,位於隆德縣城東北20千米處六盤山,是葫蘆河的發源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孕生的地方,被譽為古「隆德八景」之一,距312」國道線13千米。海拔2530米,水面闊50餘畝。池三面環山,九峰團繞,岩崢峰疊,巍峨峻拔,嵐煙出岫,神秘莫測。池狀如葫蘆,水光瀲灧,沉澈明凈,峰巒倒影,幻若仙境。池南曾有伏羲帝君祠。池北岸有惠澤大王祠,是宋乾德三年(965年)隴幹人嚴輝因戰功敕封惠澤大王而建祠供奉於此,後為歷代祭祀地。現舊宇不存,山門左右各立一石獅,廟院置六角形大石香爐,院內還供祀黑水龍王,送子觀音等多位神祗。每年六月初六,六盤天池廟會,四方香客雲集,人數逾萬。

盧照鄰《上之回》 中的回中道最早起源於黃帝時期,據說黃帝問道廣成子時走的就是這條路。後經夏、商、周至春秋戰國,黃帝涉足的這條道路發展成為固定的「關隴北支道」,當時,當時與之相平行的還有一支「隴山谷道」。

「回中」,秦漢時的一個區域性名稱,與「關中」、「漢中」、「秦中」之類名稱相類似,泛指秦漢北地、隴西兩郡之間的地域空間,又與蜿蜒於隴西、北地至上郡的秦長城有關,大約長城以內的這些地方就是「回中」。「回」字的本義,即「曲折蜿蜒」之意。

所謂「回中道」是連接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南端起今陝西省隴縣北,沿北河經溫水鎮、火燒寨鎮、新集川鎮東部入甘肅神峪河鄉下關村後向東經東華鎮到達平涼的四十里鋪,過鎮原、新城鎮、寧夏彭陽縣、白陽鎮和古城鎮,逾蕭關至固原原州區。

回中道初期開發於秦。秦得義渠諸戎之地後,為了防禦匈奴來犯,鞏固邊疆,便在北部邊境線上築起了一道長城,連接三郡;又沿長城自西向東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秦長城西自隴西、臨洮而北再折向東逶迤而行,曲折迂迴。

秦始皇登基後首次出巡這些目的:巡邊、撫民、宣威、祭天,他不僅把這條道走成了通往邊關的通道,而且還有這條道上修了一座宮——回中宮,其位於今陝西省隴縣西北,為秦始皇東歸時必經之地。雖然,此宮於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被匈奴燒毀,但通往西北邊疆的路卻被始終固定了下來,而它最終的意義在於不作為地名的寧夏!

一座湖、一條路,祭拜過、行走過,腳印就能映照出華夏的心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池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