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2年春,希特勒和斯大林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哈爾科夫

1942年春,希特勒和斯大林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哈爾科夫

作者:[美]羅伯特·M.奇蒂諾

譯者:胡毅秉

哈爾科夫戰役的背景(這一仗的起因、時間和地點)是整個二戰歷史中最有意思的章節之一。1942 年春天,在東線對抗的兩位獨裁者,他們各自身邊的一小群謀士,以及雙方總參謀部中兩批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全都凝視著同一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他們可以研究雙方軍隊當時對峙的長約2736 千米的戰線,它從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Murmansk)港一直延伸到克里米亞,德方將這片遼闊的戰區劃分為若干個「集團軍群」地段,而蘇方則按「戰略方向」劃分。

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局面。戰線並不是以河流、山脈等天然地形特徵為基準的平滑曲線,反而是參差不齊的,布滿了形形色色的突出部和狹長區域。例如,國防軍在勒熱夫(Rzhev)一帶佔據著一個彎鉤狀的突出部,以至於相當多的部隊不得不防守著面朝西方(換言之,就是面朝德國)的前沿陣地。在勒熱夫西南方,德軍還有一個伸向蘇軍控制區域,末端位於小城別雷(Belyy)的細長突出部,防守該地確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在伊爾門湖(LakeIlmen)東南方的傑米揚斯克(Demyansk),甚至有一部分德軍被團團包圍,不過後方通過空運向包圍圈中的德軍送去了足夠的物資,而當地的局勢似乎也足夠穩定,因此德軍指揮部中沒有多少人感到焦慮。

在列寧格勒以南,德軍也將蘇軍的第2 突擊集團軍裝進了「口袋」。這裡的被圍部隊狀況似乎很糟,但是在4 月,蘇軍最高統帥部將派軍中少數經過戰火考驗的將才之一弗拉索夫將軍(General A. A. Vlasov)進入包圍圈主持大局,因此他們似乎也有一定把握堅持下來。如此犬牙交錯的戰線並不是冷靜的思考或明智的戰略造成的,沒有一個理智的指揮官會選擇這樣的排兵布陣。事實上,這種情況只不過是1941—1942 年冬天的漫長苦戰結束時,兩支筋疲力盡的軍隊碰巧形成的對峙戰線。

在研究這幅很有意思的地圖時,兩支軍隊的領導者們都在尋找同一樣東西:適宜發動進攻的地點。雙方都考慮了以大規模行動攻克列寧格勒或為其解圍的可能性,而且都放棄了這樣的想法:可供機動的空間太少、沼澤太多、森林太多,已經被敵人包圍的部隊也太多。那是一片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戰場。莫斯科呢?經過去年冬天的戰鬥,德軍當然不想重蹈覆轍。

雖然筆者懷疑他們不管進攻哪裡都不願再攻莫斯科,但是當時的蘇軍依然相信他們會再做一次嘗試,為此已經部署了用於迎擊的大量兵力。南方呢?也許可以,斯大林就是這麼想的。這裡有廣闊的空間可供他正開始部署的大部隊機動,地形平坦、條件良好,而且由於第聶伯河、頓涅茨河(Donets)和頓河大彎曲部的構造,可供德軍用於防禦的天險很有限。雖然許多參謀人員力勸他謹慎行事,但斯大林手下也有一位勇悍好鬥的指揮官—鐵木辛哥將軍,此人正請求批准他對德國國防軍再發動一次突擊。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的描述幾乎可以原封不動地套用到另一方陣營里的希特勒身上。南方蘊藏著蘇聯的大部分自然資源,或許也是德國殖民者的「生存空間」。在希特勒看來,頓涅茨盆地(或者叫「頓巴斯」)的煤炭和工業,以及高加索的石油,似乎是粉碎蘇軍抵抗的關鍵。他認為只要控制了它們,蘇聯就會崩潰,而德國可以利用這些資源無限期地對抗西方同盟國。這個想法並非是希特勒所獨有的,他的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將軍以及上下各級指揮官對此都表示支持。

對國防軍來說,南方能提供的不僅僅是工業和石油,那裡還有非常適合坦克機動的原野(廣闊的空間即使不能讓裝甲部隊的指揮官隨心所欲地馳騁,也至少能讓他們少受一些約束)。不過,無論參謀人員立場如何,希特勒肯定明白,自己還有前線將領們的支持。那些好鬥的指揮官都在嗷嗷叫著要求他批准發動進攻。希特勒豢養了一大群這樣的鷹犬,而這種個性成為德國軍官團的標誌也已經很久很久了。

於是,雙方都決定在南方開打。但是,具體在什麼地方開始呢?從雙方軍事機構在1942 年5 月拿出的答案或許可以看出,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各國軍隊的同質化達到了何種程度,它或許也反映了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的參謀軍官們在職業教育和訓練制度上的相似性。無論如何,當這兩支偉大機械化軍隊的智囊團凝視面前的地圖時,儘管戰線迂迴曲折、複雜得不可思議,他們卻不約而同地說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伊久姆突出部」。

(上圖)哈爾科夫戰役1942年5月12日態勢,蘇軍在北部形成突破,但在突出部的進攻受挫

我們或許還應該注意到,在戰爭的這一階段,德軍和蘇軍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是一致的。雙方都感到敵人在前幾次戰役中遭受了重創,雙方都確信對方已經拿出了最後的預備隊,自己距離徹底擊敗對方只差一步,只要不失時機地發動一次打擊就可以了。大部分德國軍官,包括總參謀部和一線的軍官,都覺得在深秋時節就能取得最終勝利。他們將在戰後時代的回憶錄中普遍提出這種觀點,並且痛心疾首地表示,要不是希特勒的這個或那個昏了頭的決策,他們早就把勝利攥在手心裡了。而在蘇軍看來,在那年冬天斯大林的第一次戰略進攻中,機會就已經來了。

當然,雙方都嚴重低估了對方的恢復能力和真正實力。最後,雙方都覺得戰爭將會在1942 年結束,這一年將是取得決定性的全面勝利的一年。事實上,哈爾德已經將它稱為「偉大的決戰之年」。當今用來形容戰爭的時髦詞「不對稱性」貌似還真不適合用在這個局面上,因為它給人的感覺實在是「對稱過頭」了。

(上圖)發起進攻前進行戰前動員的蘇軍裝甲部隊

伊久姆突出部是1942 年大戰開始時前線存在的奇特突出部之一。通常的突出部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凸向敵方前線的圓形腫包,但是伊久姆突出部卻要怪異得多。它實際上接近於正方形,正面寬約97 千米,縱深也是約97 千米。這個突出部中的蘇軍部隊同時面向南方[ 從博戈羅季茨科耶(Bogorodichnoye)向西延伸到洛佐瓦(Lozovaia)]、西方[ 從洛佐瓦向北延伸到別列卡(Bereka)]和北方[ 從別列卡再回到頓涅茨河畔的列科夫卡(Lekowka)]。德軍控制的城鎮巴拉克列亞(Balakleya)和斯拉維揚斯克(Slavyansk)分別在北面和南面構成該突出部的兩個肩部,而北頓涅茨河畔的工業城市伊久姆位於該突出部底部的中央。

和所有突出部一樣,伊久姆突出部給雙方都帶來了誘惑、機遇、危險和優勢。斯大林和鐵木辛哥可以將它視作深入德軍防線的大突破口。對一支鍾情於「大縱深作戰」的軍隊來說,伊久姆突出部看起來自然是發動進攻的完美地點:部署在這個突出部中的蘇軍部隊已經位於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縱深,威脅著德軍控制的哈爾科夫城。哪怕只是實現淺近的突破,然後向西躍進,例如推進至克拉斯諾赫拉德(Krasnograd),都很可能產生戰略影響。但是,我們也要在這裡再次指出,希特勒和他的總參謀部也是這麼想的。對一支把包圍戰視作至高無上的宗旨的軍隊來說,伊久姆自然是一個特別誘人的目標。因為在戰鬥打響之前,這個突出部里的蘇軍已經被三面包圍了。

本文摘自《國防軍:第一部.折戟沉沙,1942年德軍歷次戰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鑽石「光之山」的傳奇經歷
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紅軍的真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