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個技校生的世界冠軍路

4個技校生的世界冠軍路

史上最牛機床:最牛機床

驚艷的加工軸表演:軸的藝術

日本數控車床車削金獎作品:日本金獎

數控工作群,驚碎你的眼球:驚碎眼球

數控加工之皇冠寶座:皇冠寶座

原車可以這麼玩:玩轉原車

少兒不宜,只能晚上看:少兒不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們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都在廣州的幾所職校求學,幾年前,他們還是家長和親戚眼中「讀不好書」的後進生,但就在前幾天,他們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中國代表團取得了15金、7銀、8銅的優異成績,遠超日本、德國、瑞士、巴西等老牌強國,位列金牌榜第一。其中,由廣州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選手表現尤為出眾,獲得5金、3銀、4銅,向世人展示了廣州「新工匠」超強的設計水平和動手能力。

這是一群怎樣的「95後」?取得世界冠軍的背後,他們都承受了怎樣的艱辛?廣州的職校又為何能培養出如此多的英才?近日,廣州日報記者採訪了其中4位金牌獲得者和他們的學校。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張丹

4位為國爭光的廣州95後新工匠。

世界冠軍、廣州市技師學院黃楓傑在表演他的原型製作項目

哥哥和我同為世界冠軍

選手檔案:

張志斌

年齡:21歲

學校: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

獲獎項目:塑料模具工程

張志斌和他的塑料模具

在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張志坤和張志斌兩兄弟絕對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就連學院院長馮為遠都稱讚二昆仲為「一門雙金,千古傳奇」。

原來,張志坤是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數控銑項目金牌得主,現已留校任教,工資上直接享受副高級工程師待遇。而弟弟張志斌則在剛剛結束的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冠軍。

嘿,那個「技校生」

2012年初中畢業後,因為中考成績普通、家境平常,張志斌無法在當地上一所好高中,於是他選擇和哥哥報考同一所職校,讀3年中職再讀2年高職,以便「學一門手藝吃飯」。

而彼時逢年過節,每當親戚問起張家兩兄弟在哪裡讀書時,「技校生」的回答,也常常會被投以不屑的目光。出生於農村的兩兄弟在小學、初中一直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張志坤說十分坦率地說自己是「被老師放棄的學生」,而張志斌來到職校,最初的心態也是「混日子」。

張志斌只比哥哥小1歲。剛來學校時,他幾乎「對職業教育一無所知」。彼時,學校開始專註於世界技能大賽的人才培養,學習了1年理論知識後,張志斌便開始參加學校組織的技能大賽培訓。學校的集訓班有100多人,儘管年齡很小,但「志不在讀書」的張志斌卻在塑料模具工程上顯示出過人的天賦。

2014年5月,張志斌就代表學校獲得塑料模具工程項目廣東省選拔賽第一名。2014年7月,他又獲得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塑料模具工程項目全國選拔賽的第一名,進入國家集訓隊。

食指掉了一片肉

從2014年參加省里的選拔賽開始,張志斌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著「魔鬼訓練」。每天早晨一起床,洗漱完後,他8點準時到車間開始練習,一直做到中午12點吃飯;午間只休息1個小時,下午1點,他又要回到車間,訓練到下午5時;吃完晚飯後,他又要回到車間,一直訓練到晚上10點,才回宿舍休息。

就在去阿布扎比的前25天,他的右手食指指尖卻在一次訓練中被意外削去了一片肉,一時手指血流不止,這可急壞了帶隊的老師,他趕忙帶著張志斌,拿起那片被削下來的肉趕到醫院,醫院在最快地時間裡幫助他把那片肉縫了回去。

但因為比賽時間迫在眉睫,僅僅休息了幾天後,張志斌又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這最終導致了那一小片縫上去的肉沒有長好,至今,他的食指上依舊留著一塊內陷的淺黃色的痂,「那片肉最後還是壞死了,掉了。」

張志斌(右)與哥哥張志坤(左)

誤差不超過0.01毫米

來到阿布扎比後,張志斌開始了4天、總共18小時的比賽。比賽中,他順利擊敗了來自日本、韓國、巴西的強手,最終獲得了冠軍,「我平時訓練時總比別人多想一步,尋找最簡、最優的方案。其實從比賽第一個環節開始,我就用時最短,我一直把優勢保持到了最後。」

除了速度,更要比精度。比賽中,每個選手會拿到一張圖紙,按照圖紙上的尺寸利用軟體編程,更多數控知識微信搜索公眾號「數控編程教學」免費領取教程,在數控裝備上先製作一個空心的鋼鐵裝備,並對裝備進行拋光打磨,這項工作完成後,才到了最終的步驟,向這個空心的鋼鐵裝備里注塑(注入液體塑料,待其冷卻成為固體的過程),冷卻後拿出塑料模具的成品。

張志斌說,對於選手做出來的鋼鐵裝備,主辦方要求的精度非常高,不但拋光時要把裝備拋得如鏡面一般光亮,沒有一點毛糙,裝備的每一個長寬高數據,誤差正負值不能超過0.01毫米,否則就要被扣分——「這相當於1/7根頭髮絲的寬度,用肉眼都無法測量,要用特殊的儀器來量。」

就想把手藝做到最好

選手檔案:

楊登輝

年齡:20歲

學校: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

獲獎項目:數控銑

楊登輝在操控數控銑

今年20歲的楊登輝是一個痴迷數控銑的「狂人」。從15歲初中畢業,去到深圳沙井的一所中職學校讀書開始,他就一直讀數控銑專業。

「數控銑到底是做什麼的?」面對提問,楊登輝指了指記者手中的相機,「數控銑應用很多,比如你相機鏡頭的金屬外殼,就是用數控銑做出來的。」

我就喜歡手藝活

楊登輝出生於贛州市定南縣的一戶城鎮家庭。在所有的堂表兄弟里,他就像一個「異類」存在著,其他孩子都選擇念高中、讀大學,只有楊登輝初中一畢業,就選擇讀職校。「我對讀書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但動手能力特別好,從小就喜歡做手藝活。」楊登輝說。

和張志斌的遭遇類似,讀技校的他成了親戚眼中「沒啥出息的孩子」。即便是如今拿了世界冠軍,享受副高級工程師的待遇留校任教,每月拿著15000元的薪水,但楊登輝覺得,「要改變別人的眼光很難,興許人家現在還只是覺得你運氣好呢。」

楊登輝說,他至今感激父母,因為他們並沒有干涉自己的職業選擇,如今,他的成功也讓家裡的弟弟妹妹信心倍增,「無論他們以後幹什麼,爸爸媽媽都會鼓勵他們的。」

不服,我還能做得更好

在車間,楊登輝熟練地操作著德國進口的數控銑設備。從5年前開始,他就一直與數控銑朝夕相對,如今一個金屬零件要做成怎樣的形狀,只要一看圖紙,楊登輝就可以立即在電腦上編輯他的三維影像,他清楚地知道切割零件的每一個部分應該用什麼刀頭,如何才能把零件製作得光滑而美觀,在他的精準操作下,金屬和刀頭在碰撞中發出滋滋的響聲。

楊登輝說,操作數控銑是一個「易學難精」的技術活,刀頭在操作過程中會發生磨損,此外金屬零件還有熱脹冷縮的效應,而參加比賽時,精度對於每一個選手而言都是極為苛刻的——誤差上下正負值不超過0.01毫米,否則就要被扣分。

雖然只有20歲,但楊登輝總有股子不服輸的勁。以前在深圳的中職院校讀書時,他就是操控數控銑的能手,還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比賽,只是在比賽中沒有發揮好,遺憾失利。可楊登輝並不服輸,他認為自己能幹得更好。

正式參賽時,選手們拿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題目。楊登輝說,在所有參賽的22國選手中,將近7成的選手沒有再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比賽。儘管楊登輝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誤差,但他最終以88分的高分取得第一名,成績遠高於第二名的日本選手。只是追求完美的楊登輝依然耿耿於懷,「我們自己的測量儀器當時應該還是出了些問題。」

楊登輝帶上世界技能大賽的金牌

要像德國產業工人那樣被重視

載譽歸國後的楊登輝希望,國內的高技術產業工人能夠受到更高的重視。

此前作為國家隊選手,他多次前往德國、瑞士進行交流,在欣賞完奧迪、大眾、賓士等大型汽車企業的先進生產線後,他時常感慨德國產業工人的福利優厚,「他們的平均工資在德國是排前5位的。」

期望成為「首席專家」

選手檔案:黃楓傑

年齡:21歲

學校:廣州市技師學院

獲獎:原型製作項目 金牌

黃楓傑

今年21歲的黃楓傑,他今年已經高職畢業,目前留校擔任下一屆世界技能大賽「原型製作項目」的教練。

黃楓傑說,自己期望自己能夠繼續學習,繼續豐富自己的知識,成為中國這個項目的「首席專家」,不斷為國家去贏得榮譽。

爺爺的拖拉機

黃楓傑是廣東雷州人,從小就在農村生活,似乎很少也很難接觸到機械相關的什物,但爺爺的拖拉機,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力量」。

他回憶說,爺爺當時開進了村裡第一台拖拉機,並利用拖拉機幹起來更多的農活。「他其實也可以選擇當老師的,但爺爺還是選擇了負責拖拉機維修和管理。」

這台被村裡人異常「看重」的拖拉機,成為了黃楓傑小時候的驕傲。因為他可以有機會時常看著爺爺在打理、維修拖拉機。

「我覺得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對機械之類的感興趣了吧。」黃楓傑說,當時選擇這個專業,更多的可能是想到對爺爺技藝的傳承。

四年磨一劍

為了能夠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黃楓傑準備的時間更久,五年的高職生活,其中後四年都是在準備世界技能大賽。

2013年,黃楓傑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拔賽,以CAD項目獲得廣東省三等獎。2015年,他被推薦加入學校原型製作項目精英班,由此開啟了他的原型製作之旅。

在精英班裡,黃楓傑在學校專業帶頭人、教練趙曉霞的訓練下練習。「他很沉穩,學習能力強,有上進心、有拼勁、能吃苦。」在訓練過程,趙曉霞發現黃楓傑操作精準度高,善於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更多數控知識微信搜索公眾號「數控編程教學」免費領取教程,符合原型製作項目的要求。

黃楓傑解釋說,「原型製作」項目,是將設計師的設計圖紙變為實物,對產品加以判斷,以便確保將來開發的產品實用性。製作過程中,每一道工序如何加工,才能提高日後的生產效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大量製造企業都需要這樣的技術,也是產品在大批量投入生產中的重要一環。

此後,這個看起來老成持重的年輕人,最終憑靠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全國第一名,並代表中國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原型製作」項目。

經過22小時的場上比拼,最終成為了世界技能大賽在該項目的冠軍,為中國贏得了一枚金牌。

黃楓傑在世界技能大賽上

期望成為「首席專家」

當其他選手、教練都在關注著比賽內容等情況的時候,黃楓傑的思想似乎有些「走神」了,他非常關注場上各個國家的「首席專家」。

「『首席專家』一般都是大學教授,專業知識也非常豐富。」黃楓傑說,「首席專家」在比賽場上那種「穩如泰山」的氣勢或氣質,與自己想成為的那種「專家」十分吻合。

因此,當贏得了比賽,回到了學校之後,早已畢業的他還是選擇留在了學校。「一個是為了感恩,學校培養了我這個『冠軍』,我不能畢業了就一走了之;另外,則是為了能夠自己更好的學習。」

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他計劃著要讀一個本科,學習「自動化專業」,然後繼續讀碩、甚至讀博,努力把自己的實操技能與理論知識形成有效的互補關係,期望自己也能夠成為中國該項目的「首席專家」,帶領著年輕人一起去為國家贏得榮譽。

「砌牆青年」細心成就冠軍

選手檔案:梁智濱

年齡:19歲

學校:廣州市建築工程職業學校

獲獎:砌築項目 金牌

梁智濱

21歲的林曉濱看著直播的攝像機已經漸行漸遠,而自己的「徒弟」梁智濱卻仍然一絲不苟的砌著牆,他忍不住還是過去說了兩句「人家都沒怎麼拍你砌牆,你砌得那麼多幹什麼?」

梁智濱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轉身去接受媒體記者的採訪了。而林曉濱則開始一磚一磚的拆牆。

「師傅領進門」

梁智濱來自廣東吳川,今年19歲。在今年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了「砌築」項目的金牌。

吳川被稱為是「建築之鄉」,當地不少人都進入到了建築行業當中。在梁智濱的身邊,也有著不少親戚朋友做起了建築。而他的父親,則是當地普通的農民。「中等水平吧,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梁智濱介紹說。

三年前,初中畢業的梁智濱面臨著選擇,要麼上一所不是重點的高中,要麼則是上技校學一門技術。「我當時考了400多分,重點中學的分數線達不到。」梁智濱說,當時他想的是與其上一所可能考不上大學的高中,倒不如還是學一門技術好了。

因此,他讓親戚幫他報名了這所學校,並順利被施工專業錄取。

他說,自己專業的學習內容是畫圖、測量、放線等,而正是在自己「師傅」林曉濱將他帶進了「砌築」的世界。

不能差一分一毫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就砌起來那麼一面牆,似乎誰都能幹啊。但實際上牆不光是要砌起來,而且要做到『精緻』。」梁智濱說。

林曉濱也告訴記者,作為「師傅」能夠教給梁智濱的技術內容實際上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他都是在陪著「徒弟」一起,一遍遍地將一面牆砌起來,再一遍遍地將砌好的牆拆了。

就這樣砌牆、拆牆,一共堅持了兩年的時間。

「能夠砌起一堵牆不難,難的是砌起來一堵近乎完美的牆。」林曉濱說,而梁智濱似乎就有著「完美主義」的堅持。

梁智濱在砌磚

世界冠軍的榮耀

廣州市建築工程職業學校的校園中,拉著梁智濱獲獎的紅色橫幅,就連教學樓的滾動屏上,也滾動著梁智濱獲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砌築」項目金牌」的消息。

當梁智濱在接受採訪時,身後偶爾還會聚集來課間活動的學生,還有各種期待合影的保安和老師。

說到這個「世界冠軍」,梁智濱微笑著說,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能夠代表國家拿到「金牌」的榮譽,心裡還是很有成就感的。當他將獲獎的消息告訴家裡後,父親還興奮得兩晚上沒有睡好覺。

「我就說他不必那麼興奮,我自己都還睡得著覺呢。」梁智濱笑得咧開了嘴,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讓父母能夠這麼高興的事情,這兩年來的辛苦也就值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效率提高50%的數控全向車削,牛逼!
神器:管你螺母銹死有多狠,全部搞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