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鑒別診斷「臨床必備」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鑒別診斷「臨床必備」

儘管證據表明雙相情感障礙(BD)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不同的疾病類型,但由於表型特徵的大量重疊,其鑒別診斷往往具有挑戰性。此外,BD和BPD經常共存,這使得區分這兩種情況更加困難。提高診斷準確性對於優化患者的臨床結果和長期預後至關重要。

本文介紹了BD和BPD鑒別診斷的關鍵方面,強調了這兩種疾病的核心特徵和主要差異。著重突出BD和BPD的臨床和精神病理方面,以幫助臨床醫生正確區分這兩種疾病。

精神病理學和社會人口統計學相關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慢性和嚴重的精神疾病,它是根據躁狂、輕躁狂和抑鬱的一系列癥狀來分類的。它是全球十大致殘原因之一,在急性情感性發作和亞急性狀態中發病率很高。數據顯示,BD的終生患病率為2.1%,亞閾值形式可能影響會影響另外2.4%的美國人口。癥狀通常發生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情緒不穩定和循環性是最常見的前驅特徵。

相比之下,人格障礙,如BPD,是一種普遍存在且適應不良的情緒反應模式,通常偏離個人的發展階段和文化背景。這些障礙往往會造成嚴重損害,特別是在個人、職業和社會領域。環境因素,如兒童早期創傷,似乎在人格障礙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在BPD中尤其重要,BPD的特徵是明顯的衝動和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模式。與雙相障礙相似,BPD也是一種慢性的、高度致殘的疾病。

根據全國酒精及相關疾病調查(NESARC),大約15%的美國成年人至少有一種類型的人格障礙,並且6%符合B類人格障礙的標準(反社會、邊緣型、自戀和表演型)。BPD的終生患病率接近2%,在精神病學環境中觀察到的數值更高。

由於BD與BPD在表型上的相似性,鑒別診斷往往比較困難。最近的研究表明,雙相障礙和BPD的共病是常見的,共病BPD的比例在BD I中高達29%,BD II中高達24%。另一方面,近20%的BPD患者似乎伴有雙相障礙。

多項研究表明,共病性人格障礙是情緒障礙過程中的不良預後因素。BD患者中BPD的出現似乎與更嚴重的臨床表現,更大的治療複雜性,更多的抑鬱發作,更大的功能障礙和其他共病如物質使用障礙的發生率較高相關。而BD對BPD過程的影響尚不清楚,也未得到充分的探討,但已有研究表明,更好地控制情緒癥狀可能會讓BPD患者擁有更穩定的社會心理功能。

BD和BPD是否屬於同一疾病譜尚有爭議

基於結構化訪談、自我管理和臨床評估的臨床量表、神經影像學研究、生物標記和機器學習模型,已經提出了多維方法來更好地描述高危人群中的這些疾病。有力的證據表明,雙相障礙和BPD具有不同的潛在神經生物學和精神病理學機制;然而,鑒別診斷仍然依賴於表型特徵,因為對生物標記的研究尚未確定可用於臨床的特定生物標誌物。

BPD的核心特徵,如情緒不穩定、衝動、冒險行為等,也是BD診斷標準的一部分。同樣,抑鬱癥狀在BPD中也普遍存在,這增加了鑒別的複雜性,因為「抑鬱」也是BPD診斷標準的一部分。因此,全面的精神病學評估和縱向觀察對診斷準確性和治療計劃至關重要。癥狀的進一步表徵,如發作模式、臨床過程、癥狀現象學(如時間、頻率、持續時間、觸發因素)和性格特徵,也為正確區分這兩個癥狀提供重要信息。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核心特徵

臨床特徵:仔細觀察

1、邊緣型人格障礙

情感失調、情緒不穩定和不穩定的自我形象、長期的空虛感是BPD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再加上對被拋棄或拒絕的恐懼,識別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能力受損,以及極端的理想化。BPD患者在壓力環境下可能會變得多疑或偏執。在這種情況下,BPD患者也可能出現人格解體和其他解離癥狀。

在BPD患者中觀察到的情緒不穩定通常是對環境因素的反應,雖然通常是強烈的和不成比例的,但它們往往是短暫的,通常持續幾個小時。BPD患者報告的焦慮和抑鬱癥狀常常與「崩潰」或「失控」、悲觀、羞愧和自卑等情緒有關。應對策略往往發展不佳和/或適應不良,BPD患者通常表現出敵對和對抗的行為,並採取自殺或非自殺性自殘(NSSI)行為,來緩解情緒困擾。衝動、對挫折的耐受力差和冒險行為也是BPD的特徵。因此,BPD通常與嚴重的功能障礙、多次住院、高共病情緒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SUDs和自殺死亡相關。

2、雙相情感障礙

相反,與BPD患者所觀察到的短暫情緒變化相比,在雙相障礙患者中觀察到的情緒和波動通常是周期性的,並且持續時間更長(通常是數天到數周)。雙相障礙患者報告的衝動,精神運動躁動和目標導向活動的增加,通常是在急性情感發作的背景下發生的,在穩定時期則很少見。浮誇和自我膨脹——躁狂或輕躁狂狀態的標誌——似乎與BPD中觀察到的不穩定的自我形象相反,但在抑鬱發作期間雙相障礙患者也可能表現出優柔寡斷和較低的自我價值。抗抑鬱葯誘發的躁狂或輕躁狂、非典型抑鬱發作、以及睡眠和晝夜節律紊亂可能是雙相障礙的預測因素。

雖然社會心理壓力可能與雙相情感障礙早期的急性情感性發作有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小的壓力也能誘發情緒發作。雖然雙相障礙與高自殺率有關,但自殺企圖通常出現在急性抑鬱發作的情況下,而自傷行為在雙相障礙患者中較少見。

最後,其他資料,如早期生活創傷史、共病史和精神疾病家族史,對確定BD和BPD的鑒別診斷特別有幫助。例如,有證據表明雙相情感障礙的遺傳性可能高達70%,這通常轉化為廣泛的雙相情感障礙和相關疾病的家族史。此外,研究表明,雙相障礙患者中,焦慮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運動障礙的共病率很高,而創傷後應激障礙、運動障礙和飲食障礙往往與BPD高度並存。童年逆境(即身體、性、情感虐待或忽視的歷史)似乎是BPD形成的關鍵因素,可能使這些人更容易出現精神病和解離癥狀,尤其是那些有性虐待史的人,而這些在雙相障礙中只是起次要作用。

有幾個因素可能使臨床醫生不願診斷BPD,或使他們傾向於更頻繁地診斷雙相障礙。這些包括對BPD的診斷標準缺乏了解,BP和BPD之間的表型相似性,甚至對BPD診斷的病恥感和負面影響的擔憂。

雖然目前BD被認為是一種具有強大生物學基礎的疾病,但對於BPD及其本質存在著相當多的誤解。因此,BPD患者往往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不合作的」或「尋求關注的」。這些誤解可能會導致不良的醫患關係,無法滿足臨床和精神病學的需求。

通過生物精神病學的進步,精準醫療也許有一天會成為精神病學實踐的一部分。生物學的「特徵」可能最終有助於臨床醫生診斷和治療精神疾病。然而,目前,嚴格的歷史記錄和全面的臨床評估仍然是臨床醫生可以用來實現這些目標的最強大的工具。最後,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對患者和臨床醫生進行教育,對於改善臨床結果以及以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方式促進精神健康也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Sabrina Correa da Costa ,et al. Bipolar disorder 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urrent Psychiatry,November Vol.18, No. 11 ,20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精神 的精彩文章:

精神疾病的全球患病率是否在增加?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研究速遞」
The Lancet Psychiatry:抗抑鬱葯優先緩解抑鬱癥狀還是減輕焦慮?「研究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