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梅蓮並蒂耀丹青——陳少梅、馮忠蓮畫壇佳話、伉儷情深

梅蓮並蒂耀丹青——陳少梅、馮忠蓮畫壇佳話、伉儷情深

陳少梅(1909—1954),生於湖南衡山。1924年,隨父親陳梅生來到北京,住進宣武門外爛漫衚衕湖南會館。15歲加入國畫家金北樓(1878—1962)主持的中國畫學研究會,並成為金先生的關門弟子。21歲那年他的畫品赴比利時參加國際博覽會,榮膺銀獎。

馮忠蓮,國畫家,古畫臨摹師,廣東順德人。1919年8月14日出生於天津。早年入天津聖功小學、中學讀書。1936年入天津女子師範學校文學系,經朋友介紹得遇陳少梅,並拜師學畫。1938年考入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1941年馮忠蓮從輔仁大學畢業後,繼續師從陳少梅學習國畫,後來兩人結為伉儷。

馮忠蓮繼承陳少梅的技法,畫山水、人物。她的《江南春》、《濤聲》等參見過第一、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受到好評,就在她的國畫創作大展才華的時候她卻毅然放下了畫筆,為了祖國的國畫事業,她近三十年間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臨摹古畫。新中國的古畫臨摹事業是從榮寶齋發始的,而馮忠蓮正是這一事業的開拓者。也就是從這裡開始,馮忠蓮與臨摹結下了緣分,為它獻出了幾乎全部的藝術生命。1954年她正式到榮寶齋工作,接連臨摹了《萬松疊翠圖》、《宋人畫頁》,勾描過明代仇英的《白馬如風疾》、藍瑛的《山水》及一些現代畫家的作品。馮忠蓮在古畫臨摹上的代表性成就,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她臨摹的《清明上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長沙馬王堆一號墓西漢帛畫》等作品均成為國家重要文物,分別被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北京西山秋景

叢林深處

仿郭河陽山水

高木春風

灌木叢篁

江上笛聲

柳荷白鷺

輕舟探梅

輕舟行

秋山江闊圖

秋山行旅圖

陳少梅 仕女

馮忠蓮 《月桂嫦娥圖》

馮忠蓮臨摹《清明上河圖》局

馮忠蓮主動放棄繪畫創作而轉向古畫臨摹,將自己的藝術青春和身體健康都奉獻給了新中國的文物複製事業,30年默默無聞,人們大都淡忘其畫名了。1980年3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三八婦女節茶話會上,著名畫家、老舍夫人胡絜青見到馮忠蓮,感慨地說:"你的功底是一般人比不了的,本來可以搞創作,可你卻心甘情願搞臨摹,無名英雄啊!"馮忠蓮平靜地回答:"名利是身外之物,什麼工作總得有人幹才行啊!"

宋趙佶摹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卷》,馮忠蓮1954年摹制完成

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複製工作後,馮忠蓮開始總結自己在古書畫臨摹方面的經驗,並與金仲魚、陳林齋等老先生一起指導青年人傳承這一瀕臨失傳的技藝,同時她又拿起了擱置多年的畫筆,重新體味繪畫創作的快樂,先後創作了工筆重彩《無量壽佛》、《紅樓夢十二金釵》、《仿唐六如仕女圖》、《秋山望雲圖》等。

1988年6月,馮忠蓮的學術專著《古書畫副本摹制技法》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2月,馮忠蓮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為當時僅有的兩位女館員之一,另一位是胡絜青。1991年9月,中央文史館館員書畫展在香港舉行,她有17件作品參展,備受讚譽。當時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馮忠蓮談到了三十多年從事古畫臨摹的感受:"在此期間,有機會欣賞其他人難得一見的歷代珍品,亦磨鍊了國畫的基本功夫,熟悉歷代繪畫不同特徵,只可惜是要忠於真跡,絕不能帶半點的發揮。"

2001年5月6日,馮忠蓮在北京悄然離世,享年83歲。

8月31日,《人民日報》在第四版要聞版刊發了題為《馮忠蓮同志逝世》的新華社通稿,認為她"在臨摹複製古代書畫方面有相當成就和影響"。

200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迎來建院80周年生日。"《清明上河圖》專題展---宋代風俗畫展"在延禧宮古書畫研究中心隆重舉行,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稱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真跡在特製的高科技展櫃內向世人全卷展示。

與《清明上河圖》真跡同時展出的,還有6件仿本和1件臨摹本。這件惟一的臨摹本就是馮忠蓮所繪。

馮忠蓮部分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汪亞塵寫意花鳥國畫欣賞
工筆畫基本染色技法和特殊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