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面試前的溝通巧技能 之 「自我認知」

面試前的溝通巧技能 之 「自我認知」

溝通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包括與自我的溝通。我們總是在意與別人的溝通,卻忽略了自我溝通的重要性。在與別人溝通之前,求職者首先應該認知的便是自我。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才能保證高效的面試溝通。

首先要糾正許多求職者的一個錯誤觀念,自我認知不是一味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或是沉浸於自己的優勢。正確的自我認知是客觀地看待自我、接受自我,直面最真實的自己,並找到自我成長的路徑。在面試之前,求職者要正確認知自我,才有助於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所謂的自我認知,需要理解三個最基本的問題,即「是什麼」「有什麼」和「要什麼」。

(一)是什麼

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就是認清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不僅關係到求職,更與自己的整個人生息息相關。具體來說,要全面認清自己,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四個方面:性格特徵、興趣愛好、技能特長和工作價值觀。

1. 性格特徵

提及自我認知,求職者首先會想到什麼形容詞來形容自己?「內向」還是「外向」?「活潑開朗」或者「沉著穩重」?每個人由於基因、原生家庭、學習教育、生活環境等元素的影響,在自我成長中會形成自己的特有個性。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就是正確地識別自己的性格特徵。

性格特徵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關鍵在於融入合適的環境中。不同的性格特徵適合不同的工作崗位,如果強迫自己從事與自我性格特徵格格不入的工作,不僅會感到不舒適,而且工作也沒辦法做好。

2. 興趣愛好

不少研究表明,興趣愛好是影響人們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愛一行干一行」或者「干一行愛一行」?相信絕大部分求職者更傾向於第一種,而現實情況卻是第二種居多,原因在於求職者連自己喜歡什麼都說不清楚。

不少求職者感覺自己似乎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或者感覺興趣愛好太多了。這是由於求職者過分在意外界的看法,忽略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或者由於外界的壓力導致自己沒有精力去培養自身的興趣。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在興趣培養過程中受到了挫折,缺乏成就感。求職者應該正視自己的興趣愛好,用足夠的自信和投入度去發展自己的興趣。當然,這需要求職者注重日常的積累,而不是在面試前應付了事。

3. 技能特長

「你擅長什麼?」幾乎是每個面試官都會提及的問題,而又有多少求職者能清楚地回答出來呢?技能特長既有天賦方面的才能,也有通過後天的學習而獲得的能力,而更多的是由興趣愛好轉變而成。

如果求職者的技能特長與工作要求相匹配,就大大增加了面試成功的幾率,不僅如此,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會得更加心應手,容易取得成就感。所以,在面試前,求職者一定要正確辨別自己的技能特長。

4. 工作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對待生活方方面面的選擇傾向,而此處所指的價值觀特指工作價值觀,即人們追求的與工作有關的目標。工作價值觀是人們在工作中的內在驅動力,對求職者的職業生涯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在選擇工作過程中,有人看重薪酬,有人看重戶口,有人看重發展空間,這就是求職者的工作價值觀。在面試之前,求職者要考慮清楚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將自己看重的因素進行排序,並與現實情況相對比,爭取實現「利益最大化」。

(二)有什麼

認清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固然重要,但自我認知並不僅限於此,這也是求職者經常忽略的一個環節,即進一步認清自己有什麼。這裡所謂的「有什麼」,具體是指求職者所擁有的身體素質、所具備的資源條件和所處的外界環境。

1. 身體素質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選工作之前,不要被薪酬待遇蒙蔽了雙眼,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勝任該工作。頻繁的出差、常態化的加班、朝五晚九的工作時間,或者是一些對身體素質有特殊要求的崗位,自己是否真的能承受住考驗?當然,沒有公司會要一個病懨懨的求職者,為了能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求職者應該養成積極鍛煉的好習慣。

2. 資源條件

無論是製作簡歷還是正式的面試,一個中心原則就是打造出自己的亮點,而這亮點就來源於自己所具備的資源條件。所謂的資源條件包括自身的軟硬實力、工作經驗、客戶資源、人脈關係、技術方案等方面。如果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能夠準確地告訴面試官「我擁有XXX客戶資源」、「我掌握了XXX技術」等等,至少能為自己提供有利的籌碼。

3. 外界環境

嚴格來說,分析外界環境並不屬於自我認知的範疇,但一個人如果想要正確地認知自我,就不能脫離自己所處的大環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就讀於理工科學校的大學生,畢業後想找工作,如果選擇一個性質相近的行業(比如汽車製造業、互聯網技術等等),就會比其他就讀於文科學校的求職者更有優勢。不想做一個隨波逐流的求職者,就要學會分析外界環境,將自我放到實際環境中去分析,才能找准自我定位。

(三)要什麼

自我認識的最後一步,也是自我認知的最終目的,就是認清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也就是確定自己的目標。目標又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既要有為之持續奮鬥的長期目標,也要有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在確定目標的過程中要考慮眾多因素,前面所提及的個人特徵、身體素質、資源條件、外界環境等方面都會影響自己的決策,這是一個複雜的決策系統,需要求職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現實要求,客觀理智地作出決策,切忌片面思考問題,或者被某方面因素蒙蔽了雙眼。

當然,脫離實踐來談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只有真正投入到實踐中,才能熟悉某項領域,才能認清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在最終的選擇來臨之前,先為自己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切忌閉門造車。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內容,請閱讀劉平青教授編寫的《面試溝通巧技能》一書,各大電商和書店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較認知 的精彩文章:

顛覆認知!無窮竟然可以比較大小?他打開了第三次數學危機的魔盒
許多營銷人員都不知道的對比認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