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怕鬼是膽小?真沒那麼簡單

孩子怕鬼是膽小?真沒那麼簡單

1.

小時候,我很怕鬼。

天一黑,我就不敢到屋外去了。如果讓我出門拿個東西,哪怕就在院子里,我都要在門口醞釀半天,提著氣,硬著頭皮,推開門的一瞬間,就開始飛奔,還會「啦啦啦」地喊兩聲給自己壯膽。

跑著去,跑著回。

哪怕那個東西就在推開門的兩米處。我也是同樣一通操作。

每當我這麼做,我媽都用嫌棄的眼光看著我,笑話我:「膽子怎麼這麼小,以後成不了大器。」

這其實不怪我,誰讓我小時候我媽總是嚇唬我。她告訴我,天黑了不要亂跑,要馬上回家,外面有「鬼」。

你看,父母有時候就是這麼「雙標」。他們把嚇唬孩子的那部分,和孩子被嚇唬後形成的結果,完全分裂開看。為了讓孩子「不亂跑」,嚇唬孩子有鬼;孩子信以為真,結果別說亂跑,連出門都困難了,他們又笑話孩子膽小。

2.

小孩子怕「鬼」,其實可以理解。

皮亞傑的「兒童泛靈論」認為,在「前運算階段」,也就是2-7歲,兒童無法區分什麼物體是有生命的,什麼物體是沒有生命的,而是會把自己的意識和意向推向所有的物體,認為,所有物體都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情感的。而且,在這個時期,兒童處於對外界事物逐漸積累認知的階段,父母是兒童認識外界事物重要的通道之一,在孩子對未知既恐懼又好奇的時候,父母的引導就顯得極為重要。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嚇唬孩子外面有「鬼」,孩子會深信不疑。

怕「鬼」,是一種人對未知事物本能的恐懼。如果把人類的歷史擬人化為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史,人類在原始時期,當對世界的認知還沒有這麼發達時,出於防禦的機制,我們傾向於產生恐懼的情感。恐懼,可以讓我們規避危險,保護我們的安全,讓物種得以繁衍和壯大。於是,對於未知的神秘力量,人產生了本能的兩種解釋:一種是神,那是好的力量,要崇拜起來;一種是鬼,那是壞的力量。這沉澱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之中。

小孩子在受到人類集體潛意識以及個體發展中周邊環境的影響,怕「鬼」,就不難理解。

曾經有讀者在後台提問:家裡小孩子很怕「鬼」,怎麼辦?

上面的解釋,可能能緩解這位讀者的一部分焦慮。小孩子怕鬼,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作為父母,我們不用過於擔心,明確告訴孩子,我會陪伴著你,這很重要。

除此之外,做為家長,我們在擔心孩子並問出「怎麼辦」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先覺察一下自己:為何這麼焦慮?

3.

兒時怕鬼不難理解,可是,長大後,很多成年人還是怕「鬼」。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怕「鬼」,但是又似乎有點羞於承認。比如,我的一位朋友,晚上一定要開燈睡覺。這個習慣從他畢業後單獨生活,就一直存在,就是因為害怕。

有一次,我問他:「你怕什麼?」剛問完,他一個一米八的大男人,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後半開玩笑地說:「跟你說你別笑話我,其實挺幼稚的,我怕『鬼』。」說完,還不忘再補充兩句:「我是無神論,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鬼』,可是,我就是害怕。一邊說著一邊雙手一攤,以示「對於這種情感上的恐懼,是自己理性不能觸及的地方」,自己無能為力。

因為怕「鬼」,他在剛畢業的時候,甚至一定要和別人合租,而不能自己一個人住。

還有一個朋友,跟我描述過一個意象:每當她老公出差,她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當她晚上睡覺,在閉眼之後,她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個「鬼」。這個「鬼」從黑暗的遠處,由遠而近,最後無比猙獰地貼近她眼前,極其恐怖。

4.

怕「鬼」,到底是在怕什麼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感受一下。

開燈睡覺的習慣,我自己以前也有。

想來也是,小時候被父母嚇唬得在黑夜中只能狂奔的我,長大後似乎想不怕「鬼」也難。

感受一下我自己要開著燈睡覺的原因,這個心理活動似乎是這樣的:我要把周圍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能逃脫我的「法眼」。似乎,只要我提高警惕,盯住了周圍的一切,那麼,我就控制住了外在的環境。外在環境盡在我的掌控中,「鬼」就不會出來害我。

所以,我們怕「鬼」,似乎是因為我們對一個事實堅定不移地相信:外面一定有一個「鬼」,總是伺機要謀害我。

也就是說,外面的世界,是壞的。

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小的時候,我是跟隨父母在家鄉以外的城市長大的,父母一直認為,我們一家人受到嚴重的、無處不在的地域歧視。地域歧視的情況,在當年確實存在。然而,因為我的父母本身的性格和心理狀態,他們嚴重地放大了這種影響。

他們給我灌輸的理念是:我們作為「外地人」,是受到所有人歧視的。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家;所有的人,都很壞。跟周圍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要不然就會被欺負。而且,在我的記憶中,父母的性格似乎也很軟,回家總是說一些「因為自己的善良,對方的無情」,結果被欺負的事情。

所以,在我成長過程中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很膽小,我的生命一點都不舒展,皺皺巴巴的,顧慮重重。我害怕很多東西。尤其典型的,就是怕「鬼」。怕鬼,除了因為父母的嚇唬,似乎也成了這樣的一種隱喻。

5.

怕鬼,還可能是:內在的黑洞,投射到了外在鬼的身上。

外面的鬼,裡面的自己。

當外面的世界是壞的,我們就會收回對外面世界的信任,只能依賴自己。在我們收回對外面世界的信任的時候,我們一併收回的,還有對這個世界的恐懼。當我們把這種敵意、防備和恐懼安放到自己身上,我們的心理,就會出現很多的黑洞。而這種黑洞又會投射到外界,從而來印證:外面的世界就是壞的。

比如,鬼可能是自身「攻擊性」的投射。

既然外面的世界是壞的,隨時可能傷害自己。我們很可能就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對這個惡意滿滿的世界有很多的攻擊性,但是,又不敢表達,因為,如果自己一旦表達出攻擊性,這個「壞」的世界一定會回擊我們,我們就會遭到「報復」。

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像「銜尾蛇」一樣的死循環:因為世界壞,我們產生了攻擊性,但是一旦攻擊出去,我們又會被報復,所以,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不得不「咽下」我們的攻擊性。但是,「攻擊性」做為人的根本動力之一,豈是說咽就能咽下的?攻擊性在我們的身體中蠢蠢欲動,而且,總會在某些時候冒出來,連我們自己都嚇一跳。

我的一位來訪者,有強迫傾向。她怕「鬼」。而她所怕的「鬼」,就是她自己的攻擊性。

來訪者家裡條件不好,一直都被父母忽視。因為這樣的經歷,她一直對家人有「攻擊性」,所以,她脾氣曾經非常暴躁。但是,在她初中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在她和父親大吵一架之後,她強行掛了父親電話,就在當天,父親因為發生意外去世了。雖然理性上她認為很荒謬,但是,這給她一種堅定不移的錯覺:似乎是她的攻擊性「殺死」了父親。從此以後,她性格大變,跟家人看起來相處變得非常融洽,但是同時變得很膽小,開始「怕鬼」。

這是因為,她開始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她認為,她的攻擊性就像魔鬼一樣。為了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她開始有一些強迫性行為,強迫性行為是為了來抵消她的焦慮思維。她的焦慮思維是什麼呢?每當自己似乎要發脾氣的時候,她就覺得四周頓時變得非常可怕,似乎有一個無惡不作的「鬼」出現,會傷害她的家人。而自己,一定要做點什麼舉動來抵消自己冒出來的這種像魔鬼一樣的「攻擊性」:比如水龍頭一定要關幾次,洗澡一定要洗多少下,走路一定要走到路磚的縫隙上等等。

6.

怎麼破?

我們可以嘗試從兩個方面去做:

第一,收穫一個好的外界。

我們當然不能被父母重養一遍,我們可以做的是:看到好的關係、關係中的愛以及關係中的人。這種方法,其實是「自己把自己重養一遍」。

比如,我在小時候,常年被父母灌輸的「外面都很壞」的感覺,曾經對我影響深遠。在讀書的時候,我曾經很孤立,不合群,似乎總是非常警惕,總覺得自己稍不留意,就會被人欺負。這種情況之所以會慢慢好轉,那是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真的傷害到我,從朋友,到老師,再到兩性親密關係,以及工作中的老闆,其中重要的一些人,他們都對我表達了足夠的抱持、支持、理解和善意。這些愛,滋養了我,也改變了我,這對我後來的轉變,有直接的作用。

第二,接納自己的黑洞。

心裡壓抑的恐懼、攻擊、憤怒等等情緒,我們常常找不到合適的途徑去表達,從而被我們壓抑。因此,一旦它出現,我們自己也嚇一大跳。而這些東西的出現,不過是要求被看到,被承認,被接納。你知道,沒有任何一種東西的出現,是為了「殺死」你。他們的出現,不過都是一種提醒。

外面的世界有好有壞,別人有好有壞,我們自己也有好有壞。那個鬼,也許一直都會在。如果在,就歡迎它,那個被所有人唾棄、陰暗的、不被接納和理解的鬼。

-End-

文章轉載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及三木水往深處想,在淺處活——專註精神分析的教育與傳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案殘忍細節曝光,甚至炫耀:女孩,這個世界真有魔鬼!
6歲女童差點「失明」:媽媽,你生弟弟不要緊,別不愛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