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靈山會還是龍華會?這幅罕見的唐代刺繡有看頭

靈山會還是龍華會?這幅罕見的唐代刺繡有看頭

靈山會還是龍華會?

這幅罕見的唐代刺繡有看頭

材質:絹、絲

工藝:刺繡

年代:8世紀

幅面:縱108.0cm 橫58.0cm

現藏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

本刺繡大作由於收藏於京都勸修寺,因而以「勸修寺綉帳」之名而為人所知。構圖的中心為身著紅袈裟,端坐於寶樹、寶蓋下之獅子座上的彌勒佛。佛的周圍聚有菩薩、聖弟子、以及俗眾,在雲上有奏樂的天人與騎乘飛鳥的神仙。這應該是表現彌勒佛降世人間於龍華會上說法的場景,由本作我們可窺見當時人們所憧憬的莊嚴凈土。

刺繡的底布採用白色的平織絹布,刺繡的方法除了佛的螺發與台座、諸菩薩的寶飾與衣紋、聖弟子持物等的一部分採用呈粒狀的「相良綉」以外(相良綉指以綉線做出結球,再將這些結球連接起來或縫上的技法),其他部分均採用「鎖綉」技法(即現在的鎖鏈綉),以螺旋捻的綉線綉成。諸尊及人物以外的空間也都以鎖繡的菱形紋樣填滿,因此,只有從綉線脫落的極少部分才能窺見底布。隨著刺繡部位的不同,相良繡的結球顆粒大小、鎖綉用線的粗細或運針方向也隨著改變,透過這些技法表現出了一般繪畫中所不易達到的立體感,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製作者對綉法有深厚的理解及熟練度。

本作的製作時期,跟中國敦煌壁畫、龍門的浮雕、及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畫作比較後可知,應不會晚於八世紀初。關於製作地的說法有中國及日本兩說,目前尚無結論。但是,從利用鎖綉去填滿整個空間,及日本「上代」(在此主要指奈良時代)文物中並無相良繡的例子等來推斷,本作出自中國唐代的說法略為有力。

本作現在的框裱是近代維修的結果,推測本來為掛於壁面作為佛殿的裝飾。從文獻記錄中得知當時製作了很多類似的刺繡,然而現已所剩無幾,因此本作為珍貴的傳世品。

註:奈良國立博物館對此幅佛畫介紹的定義為表現《法華經》內容的靈山法會圖。但觀佛像的坐姿為倚坐式,唐代大量此種姿態的佛像皆為彌勒佛像,故本人判斷此幅應為表現彌勒下生內容的龍華會說法圖更為合適。當然,有不同見解者歡迎討論。

▍版權聲明:

本文為網路採集文章,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當陽玉泉寺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玉泉實時 | 廈門凈蓮寺法師率眾至湖北當陽玉泉禪寺參訪祖庭
道偉法師 | 凈化心靈是人生最珍貴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