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我們講華嚴的門檻很高

為什麼我們講華嚴的門檻很高

「了達諸法空,而常求妙法;於此得無畏,不舍修諸行」的時候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個地方很重要,它是個基礎工作,但這個基礎是相當高的。我們講華嚴的門檻很高,因為它是從諸法空來的,而且你要出離道的基礎。在一般的學佛正法里,他是了解這些東西,要去追求這些東西:要追求諸法空、追求出離道;而你要知道華嚴是以諸法空跟出離道為基礎開始的,這兩個是差很多的。

這兩個階段是不同的,了達諸法空跟出離道,對一般的學佛人來講這是一個終極的目標;而對華嚴來講,這是一個基礎,它只是基礎而已啊,還沒開始,你才到門口你還沒進去啊。所以這裡還在講「常求妙法、不舍修諸行」,就是我們正行才要開始。所以在這個地方跟各位講說華嚴行法是什麼的時候,你要在這裡一再的去做,你不要一直用你的方法想,想你要怎麼做。你想怎麼做的東西,恐怕弄到最後都跟外面民間信仰的一樣。

就像我跟各位講說,正法是讓你知道要出離,苦集滅道就告訴你說,那苦集要滅,要怎麼滅,就是道。道本身是心法,不是正法,道就是要怎麼滅苦的這個問題,那個滅道的「滅」是告訴你要滅,有煩惱要滅煩惱,有無明要破無明,好,講到這裡你就很高興了,我要破無明!要破無明就要問怎麼破無明?你沒有破無明的方法,你又要怎麼破無明呢?很多老菩薩說要開智慧,我們就要問你說要怎麼開智慧?好好學佛就能開智慧。那問題是怎麼學佛?所以那個方法就要有。正法是教你要破無明,心法是教你怎麼破無明,這是兩個階段嘛。所以華嚴的基本,是教你怎麼破無明的,然後才能出離啊。這是一個很明確的不同。在華嚴學上面來講,這是華嚴的特色。

好,現在你知道了「了達諸法空,廣知出離道」,那「無謬無違道」,就沒有錯誤的,也不違背。怎麼才會「無謬無違道」呢?這個時候就是要具備就是三十七道品的別相觀、總相觀要完成。你把這幾個記得:五蘊空、十八界空(十八界包括十二處),然後十二因緣空,然後苦集滅道空,再來就是四念處、四正勤,一共六個。這六個完成以後,你才會「無謬無違道」。

為什麼我要講六個?經典沒有講到六個,但是我是跟你講六個。因為下面「亦不失正念」,這是正念,「精進欲三昧,觀慧無損減」,這個是四神足:念、進、欲、觀。正念的念,精進叫進,欲,還有觀,這是四神足。四神足是指四念處跟四正勤圓滿了、完成了,那你會產生這四個生命要素;這四個生命要素轉化為五根,產生五力,就是入法界的基本條件。信、進、念、定、慧是法界的東西,那叫五根,它起作用叫五力。那麼你要得這五根,信進念定慧,要從念、進、欲、觀來獲得。

所以這個地方,這一句話等於是把三十七道品窮盡。因為五根五力以後你就要進行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法。現在我們學佛人七菩提分要幹什麼,八正道要幹什麼?你不懂,怎麼修你更不會。但是大家都會背,擇法覺分、念覺分、喜覺分、精進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七個都會背一百分。

八正道?八正道就亂背一通。八正道也是行法。行法從哪裡來?從身語意來。身語意就是正語、正業、正命三個;然後產生正念,這個正念就跟這個念一樣;正念以後,修定的那就正精進、正定;修慧那就正思維、正知見。就八個,不用背,你了解就很清楚了。這樣背下來,三十七道品都背完了。不是背,是行法的過程。

那你要圓滿三十七道品,你必須把這個地方給弄好。它前面的東西假如沒有的話,四念處你修不來。你就只會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那都是正法,不是心法。心法跟正法不同,正法是教你,正法是有理想的,所以觀身就是不凈。你看,觀身不凈,就有不凈觀,有白骨觀。不凈觀、白骨觀、慈悲觀、界分別觀,都不叫正行,都是前行。這個觀在訓練什麼?沒有人知道。就去觀,觀到最後都失傳了。然後你就開始修四念處觀、毗婆舍那觀,有沒有,十日禪、內觀,都修不成,因為那只是名字而已,它要如何修?

四念處,觀身,只有觀身,你不要講下面那兩個字。觀受,不要講下面那兩個字。觀心、觀法……這個觀,就我們這裡講的,觀色也不要講如聚沫,你去看觀色你怎麼觀?這個要觀什麼,能觀者誰,所觀者何?所以念佛,念佛者誰,所念者何?你從這裡下手。你會推不動,那叫疑情。觀,觀什麼?觀到自在,叫觀自在,能觀能自在,不觀就不自在。

所以修行就是基礎上從這裡來。觀色不要執著,你現在沒辦法。觀色,觀白天觀晚上,觀晚上到鹿穀道場來,你看哇好美,向北看到南投去,向南看到台南去,向北也南,向南也南,到底是哪個南?南投在南邊,北投在北邊,是嗎?觀色怎麼觀?我要觀什麼?是誰在觀?用什麼觀?你開始往這個地方,往內。觀受也是一樣,你往內。這個時候的觀叫作向前遠觀、無盡觀、超越觀,一再的向前看,這個就是一再的深入、一再的深入。因為你向內看的時候,有時候你會昏沉,那麼你向前遠觀你就會挺起來了,不會昏沉了。

其實在禪觀的時候,它的訓練就是先把顱腔跟胸腔的廢氣給清除掉,所以每一支香都會有運動的原因在這個地方。這就是行法、心法,你必須從這裡來,你不從這裡來你沒辦法的。如何觀,觀什麼?誰觀,觀什麼,如何觀,你開始這疑情一直起來,你就會一直進入了。所以你到我們禪堂來要參禪,絕對很具體很具體的,你必須要掌握這個要領,不可能沒有。因為你有觀,你才會「無謬無違道」,你不觀一定違道,一定荒謬,一定錯誤了。

擷自《普賢心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免輪迴的真正的問題在這覺不覺
置心一處最後你就會無住生心,你就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