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在批判碎片化閱讀,可多少人能離開它呢?4個閱讀建議送給大家

都在批判碎片化閱讀,可多少人能離開它呢?4個閱讀建議送給大家

碎 片 化

閱 讀

「碎片化」一詞乍一聽不好,中國自古就崇尚圓滿、完整,碎片化代表著支離破碎,讓人滋生不知從何下手的無力感。

然而「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迎面而來的信息流,搶佔並且撕裂著我們的時間。

於是「碎片化時間」「碎片化閱讀」……一度在網上大熱,似乎用「碎片化」闡述這個時代再好不過。

很多人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無論是等地鐵、午休還是排隊……都分秒必爭的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或者說更多的人都在進行碎片化閱讀。

因為人手一部手機的現在,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各種消息,人們習慣於刷微博、刷朋友圈了解一些新聞,或者讀一些獲得性的文章充實自己。

諸如短視頻的興起,單篇資訊的流行,無疑都有意或無意的迎合了碎片化閱讀的需求,各個媒體平台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閱讀資源。

然而很多人對碎片化閱讀持有不看好甚至批判的態度。

因為時間限制,大多內容都非常的簡短,只是粗略的揭示結果提供方法論,而沒有進行細緻的分析與闡述;平台的推送的內容五花八門,不成體系,甚至很多是標題黨,內容毫無營養。碎片化閱讀也經常被看作是低質量的閱讀,它讓我們對內容理解不深刻、同時也不能產生牢固的記憶力,甚至會降低我們自行思考的能力。

還有些人甚至是自欺欺人式閱讀,手機中有一份課程、一本很好的書,等電梯的時候看幾眼,等公交的時候看幾眼,只是想告訴自己:我真的很努力,我沒有浪費時間。然而那些內容卻只入眼,沒入腦,毫無意義。

但是,我們每天確實有很多碎片化時間,它們短暫到我們做不成一件完整的小事,時間就在那裡,碎片化閱讀總比任時間白白流失好吧!

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應該有甄別信息的能力,與其列出碎片化閱讀的千般罪狀,不如讓自己做的更好,讓自己從碎片化閱讀中有所獲得。

碎片化閱讀的幾個小建議送給大家。

1、帶有目的的去閱讀,如你想獲得怎樣的知識?你想解決什麼問題?

2、自己要有辨別能力,或選擇有意義的內容進行閱讀,或選擇系統性進行閱讀。

3、告別無意識的閱讀,閱讀是一個不斷獲取也是不斷思考的過程。對於不理解的內容,下次閱讀時繼續思考,不要置之不理,也可以勤記筆記。

4、對於讀完的內容可以階段性的整合、提煉,與自己的最初目的相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管理大數據 的精彩文章:

職場更年症、初老症……這些都是什麼「病」?還能搶救一下嗎?
當前我國城投公司轉型發展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