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讓身邊的人「失望」,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

心理學:讓身邊的人「失望」,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

首先,這不是一篇教你厚黑、教你不要臉的文章,所謂讓人「失望」的智慧強調的是不能永遠在別人的期待中自我消耗(內耗),而應該通過把控情緒重新掌握主動權。

什麼是情緒?

生活中,我們會產生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愛懼恨。同一個人對於不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感覺,對自己、外物、他人會有不同的態度。旁人在遭受不測時的同情、工作完成後的喜悅、考試失敗後的難過……

從心理學角度看,情緒是一種主觀感受,是大腦的一種感受狀態。

情緒:固有動機

關於情緒的本質,學界至今爭議不斷。心理學家湯姆金斯(Tomkins,1970)強調,情緒是人的基本動機。後來,伊扎德又指出人的情緒具有適應性,主張情緒是一種固有的動機,與人本身的認知、知覺有關。

他強調,情緒是對外界的一種行為,可以通過一個人行為看出其情緒的先天性和社會性,分析人對社會的承受能力。

精神分析學派則認為,情緒體現的內耗行為與個人的原生家庭的情感知覺有著密切聯繫。原生家庭階段與父母的關係,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人格發展。

那些在家庭生活中遭受過暴力的孩子,長大後容易變得極端、偏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還會有反社會人格,而那些在鼓勵聲中長大的孩子,則會更加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內耗效應」嚴重的人一般都有著異於常人的忍受力,尤其是對痛苦的承擔力,即使遭受了傷害,也不會反擊,而是選擇獨自承受。當受到的痛苦達到心理極限時,相應而來的是「憤怒」,也就導致與人相處中矛盾更加激化。

弗洛伊德在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指出,本我、自我、超我這三個「我」對於「應該做什麼」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也是根據強大的情感動機所推動的。

當這三個「我」之間產生爭執無法調和時,我們往往會產生焦慮情緒。此時,自我則會用心理防禦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

那些活得壓抑、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的人,往往過分壓抑自我,並且極度不善於表露自己的真實感受,導致自己總是陷入不平等的關係中。他們非常在乎自己能否達到別人的要求,能否讓他人滿意,從來不會考慮他人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這種關注點的偏差很容易導致個體迷失自我,喪失客觀分析的能力,對自己極度嚴苛,甚至有「虐待」傾向,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害怕讓人「失望」。

如何改變?

一、改變認知,尊重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家艾里斯提出了情緒ABC理論,認為人的情緒異常不是由於單一事件誘發的,而是個體對整個事件的看法、解釋、認知不協調導致。

尊重自己的情緒是一種對自己的生活、事業負責的心態,也是產生自信、樂觀、進取、勇氣等優秀品格的因素,不僅僅是我們在工作上、學業上取得成功的條件,更是一種處世哲學。

只有尊重自己情緒,才不會被過去或旁人的失敗經驗所影響。我們目前的種種境遇並不是別人所決定的,也不是環境問題,根源上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我們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得失、成敗。

每一種情緒元素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害怕別人對自己感到失望是一種典型的情緒,倘若真去嘗試了一次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是自己誇大了情緒,別人對你失望的後果也遠遠沒有你想像當中的那麼嚴重。

二、建立自尊

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提到:「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呼爾而與之」與「蹴爾而與之」是處於一種基於外在的對於自我本身的侮辱,「弗受」與「不屑」則是對自己自尊的保護。

費孝通先生曾說,我國的社會格局其實是以「己」為中心的,是通過家人、朋友、熟人等形式規模的格局,自尊即是自我尊重之意。

讓身邊的人失望根本不是問題,每個人都會讓別人失望,沒有不讓別人失望的人。我們從小被灌輸了一種觀點,「讓別人失望了,是你自己有問題」,這導致我們始終生活在一種不能讓旁人失望的要求中。

接納失望,承認失望的存在,尊重自己的情緒,改變認知,建立自尊,才是生活的真相,更是親密關係的本質。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根本沒有償還能力的親戚找你借錢,怎麼辦?
心理學家:五十歲以後,夫妻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