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腕三角軟骨損傷應該怎樣診斷和治療?

腕三角軟骨損傷應該怎樣診斷和治療?

腕三角軟骨對維持橈尺遠側關節的穩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限制了前臂的過度旋轉。當腕關節遭受突然的過度扭轉外力或長期勞損時,可引起三角軟骨的損傷或破裂。重者可發生掌背側韌帶撕裂、橈尺遠側關節脫位,或並發於橈骨遠端骨折及腕部的其他損傷。因此腕三角軟骨損傷的早期癥狀常被其他嚴重損傷所掩蓋。

一、診斷

1.患者有扭轉、牽拉、跌打等外傷史。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局限於腕關節的尺側或橈尺遠側關節部位。

2.X線檢查可見橈尺遠側關節間隙增寬。

3.本病應注意與月骨無菌性壞死相鑒別,月骨無菌性壞死同樣有外傷史,但壓痛點在腕正中部。

二、治療

1.理筋手法 患者正坐,掌心朝下,術者先行相對拔伸,之後將腕關節環轉搖晃6-7次,然後再揉捏、擠壓橈骨遠端和尺骨小頭的側方以複位,使其突出處復平,最後將橈尺遠側關節捺正,保持穩定的位置。

2.藥物治療

內服藥:初期治宜祛瘀消腫,內服七厘散;後期以溫經止痛為主,內服加減補筋丸。

外用藥:初期外敷三色敷藥或消瘀止痛膏;後期外用海桐皮湯煎水熏洗。

3.固定方法。損傷初期,手法捺正下尺橈關節後,將腕關節固定於功能位4~6周;損傷中、後期如癥狀加重時,也可作短期的固定制動。

4.練功活動。在無痛的情況下,逐步進行功能活動。

三、防護

1.腕三角軟骨具有損傷容易痊癒難的特點,因此損傷早期應固定4~6周,為軟骨修復提供良好環境。疼痛消失,解除固定後盡量避免作腕關節的旋轉活動,並佩戴護腕保護。

2.避免腕關節的過度扭轉活動。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書面授權,任何(自)媒體不得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挫傷 的精彩文章:

骨挫傷到底是什麼?和骨折有何區別?骨科專家講出實話!
越野運動的常見損傷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