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東德:不僅經濟差,環境更差

東德:不僅經濟差,環境更差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261-東德搞環保

作者:顧安娜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前民主德國(東德)很早就將自然保護寫入了國家憲章,也是世界上最早擁有環境部級單位的國家之一。這是70年代西方社會普遍開始從高速工業發展轉向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延續,也是蘇東集團為了讓民主德國起到建設成果展示窗口的安排。

東德雖然不大,但有著曾經德國的工業基礎

所以也是蘇東陣營工業化程度最高的成員

位於陣營的西端,真「展示窗口」

但在立法和部委就位之後,民主德國卻沒有能夠真正做好落實,整個國家的環境狀況仍然在快速惡化,一直到了80年代末兩德統一前夕,才逐漸有了起色。

這時候已經晚了,那些生活在工業區附近的國民和動植物,早就付出了代價。

志願環保講文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東部由蘇聯控制,那時候還沒有民主德國,但政治運轉事實上已經和後來的民主德國沒有太大的區別。在蘇占區(SBZ),臨時政府公布了一項《自然保護法》,這成為了後來民主德國環境保護立法的先聲。

其實當時的德國一片焦土,一般人吃飯都很成問題

雖然環境保護是很有先見的做法,卻不是當時急需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當年的東德環境立法,主要還是圍繞自然環境的保護展開。畢竟德國戰後百廢待興,東部的工業基礎損毀嚴重,還沒有到能以人力嚴重污染環境的地步。

歷史上的德國也有過全國森林砍伐殆盡的時候

也是靠著縝密的規劃實現了森林存量和工業需求的平衡

這種前瞻做法確實是很好的傳統

(德古哈爾茨國家公園)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但是到了60年,與西德同樣經歷了快速恢復,並且得到了蘇東集團大力支持以塑造展示窗口形象的民主德國,也開始遇到了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1964年東德冰箱生產線,或許是蘇東國家搶手貨

(圖片來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更新的立法與時代接軌,對工業設施的噪音控制、空氣與水的清潔化處理、固體廢物與土壤的分離、垃圾分類處理等等人為領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

不過為了和西方集團的「環保」(Umweltschutz)理念做出區別,東德人特地發明了另一個名稱——「土地文化」(Landeskultur),把環保工作與「社會主義民族文化」綁定在一起,提高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程度。

在一些容易產生污染的工業生產基地

監測車都變成了必備品

(圖片來自Wikipedia@Hubert)

為了更好地推進「土地文化」工作,東德還從頂層開始設計,組織了一個「社會主義土地文化常設工作組」,作為全國環保工作的最高統籌領導機構。而在地方上,東德還募集了上萬名自然保護志願者。他們全都是志願者,分布在全國53個區域內,監控環境和物種變化。

1969年東德地圖,其實是一個不大的國家

不過相比高度工業化的西德,環境可以保護得更好

東德也是德國傳統的農業區,環柏林還保有大量的森林

(圖片來自Wikiped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from Washington, D.C.)

但這種志願者究竟有幾分志願非常難說。為了促進民眾對這項「有益於社會進步」的工作的興趣,各地在實踐過程中開始逐漸免除「志願者」們的正職工作,但是保留其薪水,讓「志願者」變成了一項專業的工作。只是在對外宣傳時,志願者仍然是志願者,以展現東德群眾熱衷環保的精神面貌。

生物保護區圖林根森林的訪問組

(圖片來自Wikipedia@Schaar, Helmut)

具體的國家機器也在快速組建中。到了70年代,東德設置了環境保護和水管理部,下轄國家環境監察局和環境設計中心等機構,各縣市也都有了自己的環境監察局和議會環保常委會,整個民主德國的環保事業看上去與發達的兄弟聯邦德國別無二致。

面對工農業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

可用水資源越發難以滿足

需要國家機構來統籌協調安排

(位於柏林漢斯—貝姆勒大街的東德環境保護和水管理部)

(圖片來自Wikipedia@Liebers, Peter)

東德在組織建設上絕不能認輸,但要說起實際效果,就有些尷尬了。

集體生產毀農林

1960年上半年,民主德國高層發現了一個險峻的現實:國家的食品供應出現了巨大的缺口。整個上半年,肉類的入庫量比計劃少了2900萬噸,新鮮水果和蔬菜在市場上已經幾乎絕跡了,而五六月份正應該是這些農產品長勢喜人的季節。

他們必須趕在下個收穫季節之前找到農牧業減產的原因,並設法填上缺口。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蘇聯在戰後其實是在按自己的想法改造東德經濟

出了問題,賴誰呢

(曾經的德國經濟委員會所在)

(圖片來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問題其實很簡單——農業集體化。1950年代前期開始,就有消息傳出,民主德國要開始像其他蘇東國家一樣強征農地搞集體化了,但當局始終否認。其實在幕後,斯大林早就為民主德國做好了規劃,要求他們在52年之前完成集體化,擁抱先進的計劃經濟模式。

蘇聯與東德領導人的郵票

斯大林不光是蘇聯人的慈父,還要做德國人的慈父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儘管民間的抵抗很激烈,但經過數年的努力,民主德國還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但這也意味著農民失去了勞動的積極性。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逃到西德去繼續生活,或是留在東德的集體農場里混口飯吃。

大部分德國農民想的也很簡單

有一塊自己的地,伺候好了,賺多賺少算自己的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很多人選擇了前者。僅1960年一年,就有1萬多職業農民跑到了西德謀生。而一年後,柏林牆就開工了,東西德之間的邊境被徹底關上,鐵幕危機又向前進了一步。這時間上的聯繫,很難讓人不相信失敗的農業集體化正是促使東西德經濟水平差距拉大,逼迫東德不得不加強邊境管理的主因。

還想去西德的,最好先想想清楚

(圖片來自Wikipedia@Junge, Peter Heinz )

但農業集體化已經是騎虎難下的政策,東德政府不能承認這個偉大的生產計劃有缺陷,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這時最簡單粗暴的提高產量的方法,只能是開墾新的農地。德國東部的大批濕地和沼澤,這就倒了霉,被以快速排水的方式變成了農地,土地環境急劇惡化。

農業集體化的產物,就是農民都跑光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Stolz)

農業航空技術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代加入了農業生產,飛機噴洒的農藥比手工噴洒更難控制。在經驗不足、監管缺失的條件下,各集體農場為了爭取更多資源和榮譽,大規模使用對人體同樣危害巨大的農藥和除草劑,東德的農業污染此時已經失控。

農業工業化確實是個方向

但需要對應的熟練人員、監管、成本把控

而這些方面最有效的還是市場調節

(圖片來自Wikipedia@Kluge, Wolfgang)

在德累斯頓地區,從空中控制馬鈴薯甲蟲

(圖片來自Wikipedia@Siegert)

在林業領域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隨著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的工業產出水平差距越來越大,東德事實上已經失去了向西方出口工業製品的機會,只剩下原料出口的外貿可做。但東德自然資源不算豐富,為數不多值得出口的也就是木材。

柏林周邊仍然保有很多森林,也是相當不錯了

(地圖來自google mao)

1968年,執政黨統一社會黨(SED)第七次黨代會確定了以大型設備開發林業的粗暴政策,林業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造林護林的工作卻遠遠跟不上機械化的速度。即使是進行造林,也是服務於再生產的松木和雲杉,樹種極為單一,對生態環境再次造成了破壞。

產品競爭力差到只能出口原材料

不過這也是蘇聯最擅長的藝能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showGerman Federal Archives)

但如果僅僅是農業和林業,對環境的破壞力還無法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粗放的工業發展,最終給了東德的生態環境以致命一擊。

褐煤噴煙真絕情

1973年,以色列發動贖罪日攻勢,在中東引發了強烈不滿,各大石油出口國紛紛拒絕出口石油,全球石油危機到來。

西德的汽車造的再好,沒有油也就是塊鐵

(圖片來自Wikipedia@show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石油危機對西德這樣的國家打擊快速而猛烈,但對東德也並非毫無影響。儘管東德可以背靠資源豐富的蘇聯,且蘇東集團內部的轉移價格系統廉價於國際市場,但石油價格上揚還是緊隨著農業減產在德國出現了。

和大哥之間還有這麼一條「友誼輸油管道」

但大哥的油也不是無限的,陣營里還全都是缺油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Koch, Heinz)

為了獲取更多能源,東德人只能回歸德意志民族的傳統藝能——挖煤。

但即使是煤炭資源,東德也並不富裕。比起西德豐富而優質的各大煤礦,東德的煤礦產量既低,品質也不高,大多是發育不完全的褐煤。但對當時的東德領導人來說,即使明知道褐煤靠不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他們必須在石油危機導致的國家經濟完全崩潰前以褐煤取代石油。

不知環保達沒達標

(圖片來自;wikipedia@Weisflog,Rainer)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燃燒時對空氣污染極為嚴重

(圖片來自:Wikipedia@Prissantenb?r)

科特布斯(Cottbus)地區就是當時最重要的褐煤開發區。

由於褐煤的能量密度很低,而且還有自燃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民主德國當局也不願意進行運輸,大多選擇就地開採、就地建發電廠。而從50年代開始就被發現擁有眾多露天褐煤礦場的科特布斯,就這樣變成了全國的褐煤利用中心,陸陸續續開發了50多處煤礦(大多數是露天的)。

直到現在,仍然是產煤大戶

只不過機械取代了更多的人工

但對環境的影響可是一點沒變

(圖片來自:Wikipedia@A. Gutwein)

同時當局還將三家大型國有能源企業遷入了科特布斯。它們帶來了東德最先進的煤炭技術和大批產業工人,到了1980年代處,與煤相關的工人佔到了全市工業人口的49.5%。這些人直到兩德統一之後,也仍然在科特布斯採礦。

科特布斯露天煤礦的員工歡迎您

帶您體驗最真實的煤礦

不僅沒建好的機場可以作觀光景點,煤礦也可以

德國旅遊業的業務範圍真的挺寬的

(圖片@cottbus-tourismus.de)

然而露天褐煤礦的開採對環境的後果是毀滅性的。

科特斯頓1990年設立的自然保護區

在整體環境狀況都不太能上的了檯面時

被拎出來撐門面的小池子

(圖片l來自Wikipedia@Stefan Fussan)

首先是水。煤礦開採耗水量很大,且對地下水破壞嚴重,後續凈化工藝也很複雜。在當時能源緊張、經濟緊張的情況下,東德政府並不重視採煤的後續處理。這導致當地河流污染嚴重,城外的斯普雷河上流淌著煤渣和黃褐色的化學物質,連下游柏林都能看到。

其他礦區的情況也不會更好。以至於到了90年統一前夕,東德有45%的水體已經嚴重污染,無法供應飲用和工農生產了。而地下水的過度開採又導致了礦區和城市沉降,一直到統一之後聯邦德國斥巨資才得以修復。

現在人們環保意識提升了

經常對環境有破壞的一些產業或者生產方式提出抗議

(2019年7月科特布斯舉行的ForFuture活動,目標主要是露天煤礦)

(圖片來自Wikipedia@Leonhard Lenz)

其次是空氣。由於褐煤品質低,混有含硫雜質,而東德工業系統又沒有很好的脫硫習慣,發電廠噴射的煙霧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據中德廣播(MDR)統計,1988年每個東德居民的年環境負擔是313kg二氧化硫、132kg粉塵和21噸二氧化碳,這讓一半的東德新生兒都罹患了呼吸道疾病。而統一後的聯邦環境部則公布,在污染嚴重的地區嬰兒死亡率達到了5‰,遠高於2.3‰的正常水平。

1988年,幾名東德活動家趁著警察和史塔西特務收看歐錦賽決賽的機會,偷偷溜到以化工產業聞名的比特費爾德(Bitterfeld),用攝像機記錄了當地的環境慘狀。那裡有一處露天褐煤礦,像被剖開的腹腔一樣敞開在空氣中;而另一處有毒肥料填埋場Freiheit III的旁邊,則有一條地表河,溶解了黃綠色的污染物向下游流去……

(圖片來自 :MDR)

在西柏林電影人的幫助下,這部紀錄片以《比特費爾德之苦(Bitteres aus Bitterfeld)》(Bitter意味苦澀,此處他們利用了雙關)為名在西德播放。雖然畫面簡陋,但西德民眾還是深深震驚於兄弟國家的自然環境竟已到了這種地步。

(圖片來自 :MDR)

而東德人自己,則是到了兩德統一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的生活是這樣的。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黃金之國的黃金,怎麼就挖不出來了?
伊朗出事了 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