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血腥美學」,在這部小說里達到了新高度|一周薦書

「血腥美學」,在這部小說里達到了新高度|一周薦書

本期的推薦書目中,想特別一提的,是美國著名小說家科馬克·麥卡錫的代表作《血色子午線》。小說描繪了少年跟隨遠征隊屠殺印第安人的故事,其中隨處可見血肉飛濺、大屠殺、割頭皮等畫面,加上麥卡錫簡潔而復古的筆法,讓整部小說的血腥味具有了美學上的硬度。

此外,本周書單還包括經濟、文化、藝術、新知等類別的5本好書。

主打

《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作者:劉守英,版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里,經濟表現最為突出。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其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其一是上世紀8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被證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既提高了農業及其附屬服務行業的生產力,也釋放了勞動力;其二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城市土地開發制度,通過城市化建設運動形成「以地謀發展模式」,並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然而,隨著農村的經濟社會變遷,土地與人的分離越來越顯著,土地的使用越來越多元,而城市以地謀發展的方法也難以為繼。國內學術界關於土地制度的改革長期眾說紛紜,在此背景下爭議尤甚。經濟學家劉守英堅持土地制度的繼續改革,比如在農村以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為中心重構土地權利關係,在城市從經濟競賽和政策安排上徹底降低對土地開發的依賴。地方土地制度改革的設計和試驗經驗,與全國多地的基層土地狀況調查,使他的實證和政策研究提供了難以忽視的意見。(羅東)

文學

《血色子午線》,作者:【美】科馬克·麥卡錫,譯者:馮偉,校對:鄭賢清,版本:理想國|九州出版社,2019年1月

《血色子午線》是美國著名小說家科馬克·麥卡錫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傑作。小說描繪了一位少年跟隨遠征隊屠殺印第安人的故事,其中隨處可見血肉飛濺、大屠殺、割頭皮等畫面,再加上麥卡錫簡潔而刻意復古的筆法,讓整部小說的血腥味具有了美學上的硬度。而小說題目中的另一部分「子午線」則暗含著麥卡錫對人類文明的寓言,他藉助「法官」之口說出了文明上升至正午之後便會進入黑夜的觀念,而「法官」也因其在小說中的獨特作用和永生不滅的特點,成為美國小說中的一個經典人物。

麥卡錫的語言向來難譯,譯好了足以斬獲翻譯獎,譯得不好就會將全書徹底毀掉,這本書作為《血色子午線》的再版,譯者和校對都沒有變化,但在重版的時候,還是針對舊版中的翻譯錯誤做出了許多修改,並用粗體字在時態上做出了區分。相比於五年前的譯本,這部《血色子午線》更好地還原了麥卡錫粗糲而不失史詩意味的風格。(宮子)

《顧隨中國古典詩文講錄》(全八冊),作者:顧隨,筆記:葉嘉瑩,整理:高獻紅、顧之京,版本:胡楊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

顧隨之名,在很長時間內並不為人所知,也並未獲得足夠的重視。雖然近年來他的作品得到其學生葉嘉瑩大規模的整理出版,卻常常被市場輕易劃歸到國學經典中而成為古董,而實際上,顧隨的思想是常讀常新的。在這輯精選的八冊顧隨詩文講錄中,既有他對《詩經》、唐詩宋詞、《昭明文選》這樣古典文學作品的講讀,也有他對《論語》、《中庸》的獨抒己見,更有他對曹操、曹植和陶淵明三人的熱情闡發。他談詩歌,卻又不僅僅是在談詩歌,而是在談如何活著這件事。他總是提出問題,而很少去給出答案。而他提出問題之前,又總是有一段課前閑敘、開堂引言。正是在這些閑話中,文章精神與現實人心相互生髮,引人深思。

讀他的語言,常常覺得可愛。顧隨之可愛,很大程度上源於他通過古典文學「矛盾」地表述著他所深切體驗的現代生活。他從未將古典奉為圭臬,也並不像許多文化本位者那樣,希望靠恢復古典來拯救頹風。相反,顧隨自認為是新文化陣營中的一員,他尤其推崇魯迅。他的思想中處處體現著對現實清醒的認識,也體現著種種矛盾,而珍貴的東西也正包孕在這些可愛的「矛盾」中。(楊司奇)

文化

《語言小書》,作者:(英)戴維·克里斯特爾,譯者:郭曌宇,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1月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聖經》中的創世神話,無意間道破了一個終極奧秘——世界的光明、人類的開化是從語言開始的。語言的發明自然是人類進化中的大事件,在公元前8000年,世界不同地區都已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元號,而人類開始說話的時間,則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00年,甚至更早。

本書的作者系英國語言學家、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從事語言學研究和教學數十年,他對人類語言的誕生過程追根溯源,也從個體生命學習語言的過程,以及人際交往的語言方式中進行剖析解讀。至今,世界上有約6000種語言,它們仍在不斷變化演進。這本《語言小書》從嬰兒的哇哇啼哭、咿呀學語開始,講到發音、語法、對話、拼寫、口音、方言、手語、詞源等等,幾乎涵蓋了與語言有關的所有方面。作者深入淺出地講述各種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卻習焉不察的語言現象,跟隨作者跳脫地來看待我們每日與之相伴的語言,會發現許多驚人而有趣的秘密。(徐學勤)

藝術

《名畫在左,科學在右》,作者:林鳳生,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年11月

為什麼印象派的畫作看起來有立體感?因為在「雙眼視差」的身體機制影響下,重複圖案元素能夠產生「自適立體圖」的效果,大腦對信息進行錯誤的融合,讓視覺產生隱約的三維立體感,莫奈所說的「畫出空氣的感覺」,或許秘訣就在於此。凡·高的畫為什麼那麼「亮」,因為他的塗色方法很特別。在畫板上將兩種顏色混合成新的顏色時,由於觀者收到的是混合後顏色的反射光,所以顏色會失去強度、顯得暗沉。凡·高沒有把兩種顏色混合,而是把更鮮明的原色塗在了彼此相鄰的地方,這種技法在色彩學上稱為貝措爾德效應。

當轉換視角,用科學的態度去解析名畫,藝術欣賞彷彿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從印象派到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維也納分離派,它們技法區別的背後,是畫家的主觀意念與心理活動的影響。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並不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在作者看來,繪畫是勾連二者的橋樑之一。大多數人對繪畫的色彩、構圖仍處於茫然的狀態,而通過光學、力學、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視覺藝術,也許能給那些對藝術心有嚮往但仍在門檻外不知所措的人一份釋然。(呂婉婷)

新知

《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作者:(英)彼得·穆爾,譯者:張朋亮,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對於天氣預報,人們早已經習以為常,而且默認它應該足夠精準。每當有明顯的預報偏差,比如預報要下的雪沒有下,預報多雲的天氣突然落起雨,還可能招致不滿和嘲諷。習慣會讓人忘記去思考,於是我們很難再想像,預報天氣是一件多有挑戰性的事業;也很難想像,就在一百六十年前,當一位英國議員在會上說,過不了多久,人們將能預知倫敦24小時之後的天氣,引發了所有議員的哄堂大笑。在人類與自然共處的漫長歲月里,天氣,曾經是「未卜」的代名詞。

《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為我們重新講述了那段從不可能到可能的天氣預報開拓史。19世紀的一群身份迥異的人,他們堅信人類可以掌握天氣運行的普遍規律,像植物學和物理學那樣給這片「上帝原野」建立秩序。他們觀測、記錄、假設、求證……在有限的技術手段和來自守舊派的壓力下,一步一步地取得了關鍵的氣象研究成果。彼得·穆爾的考證與講述詳實而富有感情,讓讀者對天氣預報有了理性認識的同時,又感動於先驅者們的執著與信念。(李妍)

作者:書評周刊編輯部諸同仁

編輯:李妍,走走,寇淮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學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設計原則:美學
五分鐘了解審美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