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敘利亞戰爭中的「繳槍不殺」,為何對必死之敵網開一面?

敘利亞戰爭中的「繳槍不殺」,為何對必死之敵網開一面?

敘利亞戰爭自2011年爆發以來,到如今已經持續了8年,而且距離最終的結束恐怕還得一定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十年戰爭是難免的。

這場名義上的內戰,但實則是國際性混戰的戰爭是整個2010年代持續時間最長、死傷人數最多、同時影響也非常大的一戰。

雖然敘利亞戰爭的水平並不算很高,但是其中一些現象或戰例還是有研究和分析的必要,本文我們主要談的是政府軍對叛軍作戰「繳槍不殺」策略的問題。

一:戰爭形勢

在正式展開話題前,我們先對敘利亞戰爭的情況有個大致的認識。

第一階段:2011年到2012年,這一時期是敘利亞內戰初期,政府軍的主要對手是反對派武裝,後者的主要成分是叛軍、支持反對派的敘利亞民眾及部落武裝,同時有部分境外武裝分子。

反對派武裝戰力並不高,但是政府軍由於大量叛逃且不適應城市或高機動作戰的緣故,往往是被動挨打,而且丟掉了不少地盤,使得反對派武裝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多個控制區,我們稱其為牛皮癬。

第二階段:2013年到2015年,這一時期政府軍面對的主要對手除了反對派武裝外,還有打著反對派武裝旗號的極端武裝。

後者通過土耳其、伊拉克、約旦等國境線進入敘利亞,實際上成為了所謂反對派武裝的中堅,其中一部分極端武裝就是後來的IS分子,另有一部極端武裝繼續以反對派武裝的旗號自居。

此時,敘利亞政府軍該叛逃的都叛逃了,剩下的軍力僅能勉強保證大城市不完全的控制權,反對派武裝與極端武裝控制了大片領土。

第三階段:2015年到2017年,由於俄羅斯和伊朗的強力支援,敘利亞政府軍起死回生。

這幾年時間中,敘利亞聯軍先是遏制住了中南部反對派武裝和IS武裝的攻勢,然後分別在2016年的阿勒頗戰役及2017年的戴爾祖爾解圍戰役中打殘了反對派武裝主力和IS主力,奠定了勝局。

第四階段:2018年至今,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援下,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了中南部全部國土(美軍控制的坦夫基地除外),殲滅了幾乎全部的極端武裝,並進入了庫爾德控制區。

如今不在政府軍控制範圍內的有美軍佔領的油田區和坦夫基地、反對派武裝聚集的伊德利卜、土耳其及偽軍控制下的阿夫林、巴布和敘利亞東北部部分區域。

接下來政府軍將首先解決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之後再找機會收回被美土佔領的區域。

二:死戰到底

我們前面多次提到了反對派武裝,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反對派武裝僅存在於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戰爭後,所謂的反對派武裝也是不同程度的極端武裝而已,其核心戰力也不以敘利亞人為主,而是境外武裝分子。

因此在戰爭中,但凡是政府軍被這些人俘虜,絕大多數會死的很慘。

所以我們就發現了一個情況,在第一階段戰爭中,不乏敘利亞軍人,甚至是整建制部隊的叛逃,但到了第二階段之後,這種情況就很少見了,因為對方雖打著反對派的旗號,但實際幹得可都是殺人越貨的勾當。

投降沒待遇,當俘虜又會被虐殺,不拚死抵抗的那就是傻子!

之後,敘利亞政府軍的抵抗大都十分堅決,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肯迪醫院和中央監獄之戰。尤其是中央監獄之戰中,很多監獄囚犯都拿起武器與政府軍一起對抗反對派武裝,區區500人竟然在糧彈短缺、孤軍困守的危局中堅守了13個月,也堪稱是奇蹟了。

但是由於政府軍大多不具備攻擊能力,因此在戰爭第二階段結束前,其即使能擊敗反對派武裝,但也難以大量殲敵,更別說是圍殲了。

2015年9月,俄軍的參戰是敘利亞戰爭的轉折。

俄羅斯空天軍對反對派武裝的壓制和打擊效果明顯,而大批俄式武器及教官的到來,使得敘利亞政府軍獲得新生;與此同時伊朗招募的地面作戰人員和什葉派民兵也進入敘利亞作戰。

政府軍兵員不足、武器短缺的情況被扭轉,老虎部隊等一批具備攻擊能力的王牌成為機動部隊,開始有選擇地對反對派武裝下手。

三:繳槍不殺

2016年,打了將近半年的阿勒頗之戰是政府軍打殘反對派武裝主力的關鍵之役,戰役最後,包圍圈中的數千名武裝分子已經是瓮中之鱉,但是政府軍最終還是與他們達成了和解協議。

相較於這些人對政府軍俘虜百般虐殺的行為,和解協議堪稱敘利亞版的「繳槍不殺」。

其核心內容是,政府軍允許武裝分子及其家人撤到伊德利卜,但是武器裝備要留下,據估計撤出的武裝分子有5000人,加上家屬的話可能有2萬人之多;另外政府軍俘虜的上千名武裝分子,除了罪大惡極的那部分人外,其餘一部釋放,一部視其意向加入了政府軍。

很多人不理解,只要打下去,這部分人肯定是全殲,為什麼敘利亞政府軍要「放虎歸山」呢?

其實不光是在阿勒頗,此後的東古塔等地的武裝分子最終解決時也都是這種方式。

即同意和解的話,死硬的武裝分子可以帶家屬到伊德利卜(幾乎沒別的選擇,就這個地兒),還派金龍大巴送走,剩下的人大多是脅從的當地老百姓,甄別後一部分人可以繼續當老百姓,願意參加政府軍的則歡迎。

這種對待俘虜的政策,估計朋友們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正常人都有快意恩仇的心理,會有不理解,為什麼當初這些人對待政府軍俘虜那麼殘忍,政府軍回頭沒有以血還血,反倒還如此作為呢?

其實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是人之常情,但具體到戰爭中,很多事情是不能按著怎麼舒服怎麼來的。戰爭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勝,而不單單是是圖痛快。

接下來,我們分析政府軍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

第一:道義和輿論層面。

在西方宣傳機器的全力抹黑下,敘利亞政府軍本來就被披上了各種污名化的帽子。比如所謂的化學武器襲擊,哪有自己快獲勝了還主動對平民使用化武的腦殘行為?但為了讓西方媒體有話說,反對派武裝不惜造假,甚至自己用化武襲擊平民,然後嫁禍給政府軍。

別人都給自己潑髒水了,自己要是主動虐俘,在現在移動設備這麼發達的情況後,如果有實錘資料流出,那麼在輿論和宣傳層面可想要面臨怎樣的不利境地了。

其實,如何對待俘虜,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問題。即便美軍這種虐俘比較狠的軍隊,它都不會公開承認這種行為,而敘利亞政府軍作為合法政府的強力武裝,便不能有這種行為(當然也不排除絕對沒有),如果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一樣,那麼無疑是自降身份了。

從實際效果來看,政府軍採用的和解方式在輿論上是很得分的,既使得國際形象扭轉,又對內爭取了民心,尤其在對比反對派武裝各種殘暴的行徑,敘利亞百姓會選擇誰,已經不言而喻了。

第二:軍事和作戰層面。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困獸猶鬥」,有個作戰原則叫「圍師必闕」。其道理是相通的:如果敵人被逼到了絕路上,就會拚命,無論拚命的人還是拚命的野獸,都是不好惹的。

對於包圍圈中的武裝分子同樣也是如此,如果敘利亞政府軍一定堅持肉體消滅的話,那麼這些人必定死戰到底。眾所周知,在巷戰中作戰的傷亡率是很高的,屆時,敘利亞政府軍的損失肯定會大很多。

經過多年戰亂的敘利亞人力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地步,寶貴的政府軍官兵如此犧牲顯然是不值得的,地拿回來了,人卻失去了,顯然不划算。

而給武裝分子留個活路的機會,其內部便會在最後關頭搖擺不定,便不能堅決抗擊政府軍,最終和解協議達成後,政府軍能以較少損失收復失地。

此外,武裝分子中並非都是死硬分子,脅從者經過教育和甄別後可加入敘利亞政府軍作戰,反倒使得自己的兵力得到補充。

如政府軍中的第5軍團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以和解後的原反對派武裝人員編成的,經過整訓後,戰鬥力也不錯。

同時,最後關頭解決戰鬥,一方面能繳獲叛軍良好的大量武器,另一方面又減輕了政府軍的彈藥消耗以及戰爭對平民和街區的損傷,利於戰後恢復與重建。

第三:謀略和布局層面

當然了,很多朋友會擔心那些死硬的武裝分子被送到伊德利卜後,是不是放虎歸山呢?

表面上看是,但其實則不然。

如果大家關注和解協議的話,會發現,政府軍只允許那些死硬分子和家屬撤到伊德利卜,別的區域則不可以。

我們知道,伊德利卜背靠土耳其,武裝分子控制了該省省會,其一直是叛軍的大本營,而且該地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政府軍的戰略布局是先解決其他地區的牛皮癬,最後再集中主力消滅掉「魔都」的這幫極端武裝。

換句話說,政府軍是犧牲伊德利卜一地,來換取其他地區的順利收復。此舉雖然有苦伊德利卜百姓之嫌,但鑒於該地已被武裝分子實控多年,也是政府軍不得已之舉。

請注意,那些死硬分子和家屬撤到伊德利卜後,其實進入的並不是天堂,而是地獄。

極端武裝的殘暴性,不用我們多說,而關鍵的是這些人並非鐵板一塊,大大小小的派系足有幾十股甚至上百股之多。

撤到這裡的極端人員是沒有武裝而且拖家帶口的,那麼如何給這些人發放武器、供應吃喝其實是個大問題。

打個比方,東古塔的死硬分子撤到了伊德利卜,但是不好意思,雖然大家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是你是東古塔來的,人家是伊德利卜的,憑什麼給你吃喝?要給也不是不行,給人家賣命、賣力即可,實則從地頭蛇淪為了僱傭兵和長工、奴僕。

武裝分子之中,火併是家常便飯,很多撤出來的死硬分子就這樣死在了街頭巷尾,而自己的家人也像物品一樣被其餘人瓜分殆盡。所謂惡人自有天收,即是如此。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敘利亞政府軍給這些死硬分子開的路條是死路,但這條路是他們自己選的。即便今天僥倖在火併中活了下來,明天還會面臨政府軍的伊德利卜總攻擊,或死或俘,總歸會有那一天的。

以上三點,便是政府軍「繳槍不殺」策略的得利之處,無論從輿論還是內在方面實際都是著眼於以最小代價儘快結束戰爭。快意恩仇只有一爽,但用上這招則能收奇效,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上海堡壘》為啥撲街?從主演髮型就能看出:男兵哪有這樣的!
潛射洲際導彈威力有多大?一艘核潛艇毀滅一片大陸,真正的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