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一個「沒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一個「沒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標,其實是培養一個「沒病」的孩子。這不是反諷,而是陳述事實,可惜多數人成了「家長」之後,再也看不破這個道理。

「有病」的教育,是讓孩子終其一生走不出他人的期待,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從內在找到力量,過好自己的人生。

有時候,教育的問題因為折射太多的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攙入的憂慮太多,繼而變成一件全民焦慮的情緒旋渦。實際上,從最初到最後,教育一以貫之的關注點,只是「人」而已,只是孩子而已。

我們想讓孩子真正成為的那個人,究竟得是什麼樣的?

........................................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算是「沒病」?

教育有三種境界:最差勁的狀態是上緊發條,永遠追趕某個目標;中間的境界是讓孩子理解自己,對出現的問題不困惑;最高級的境界是讓孩子探索自己,發現自己,永遠勇於嘗試、永遠有勇氣修正自己。

然而我們一直都把最差的狀態當最高境界。這種錯位,發生在不同的教育體制中,造就不同慘痛悲劇。

女孩A的故事,放在80後的少年時代,可能會是一個正面典型。

一個出身底層的小鎮少女,以優異成績考到省會城市的大學,然而,小鎮長輩們關於「考上好大學就算出頭了」的斷言並沒有成真,在光鮮的省會城市,她的一無是處好像永遠被放置在聚光燈下,「我甚至不會坐地鐵。在我生活的老家,我要去的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腳走到。」她在日記里這樣寫到。

社會越往上走,評估體系越多元,也越看重人本身那些軟性的技能。在從前,我們的教育打造了一個封閉管道,只用成績來評價學生,優等生甚至意味著擁有特權——而現在,這套評價在大學裡已經破敗,甚至在高中也不見得管用了。

長時間處於自卑當中,女孩A沒有找到穩住心態、慢慢融於城市的位置,到後來,甚至讓她一直引以為傲的成績也趕不上城裡的同學。除了會做題,她從來不知道世上原來有那麼多書要看,原來英語要學到這樣的程度。

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她最終也沒有碰到一個對的人生導師。她曾在一個老師面前流露出她的惶恐,但得到的回答卻是:「你這樣的底子,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趕上城市裡的同學。」老師可能覺得自己只是說了一句實話,殊不知卻關上了女孩心中的希望之門。

絕望之中,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她在給家人的遺書中說,她感覺人生徹底失敗,甚至後悔來到這個世界。

這樁悲劇在令人痛心之餘,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解讀,其中半數可能會將之看成一個「階級固化論」的縮影:你看,靠勤學苦讀,一個小鎮女孩已經沒有辦法向70後80後那樣完成階級的逆襲,階級上升通道已經關閉。

不過這實際上是一種讓問題簡單化的解讀,我們存而不論。再來看另外一樁悲劇。

雖然背景完全不同,但女孩B的命運,竟然畫上了一個和A差不多的句點。

在起點上,B算是佔領了「階級」優勢。她出生於帝都一個富裕家庭,她一路上名校,學業優異,有從小培養的特長,拿過國際大獎,一副陽光燦爛的樣子。高中畢業,考取了美國的名校念書。

但一年後,學校公布了她死在宿舍中的消息,很多跡象表明,孤獨和長期無法平衡的挫敗感導致了她的自殺。

你甚至不知道她在美國具體發生過什麼,但那種深陷於絕望中的壓力,細想起來和女孩A並沒有什麼不同——她們都沒有辦法接納並開解逆境中的自己,而這本來應該是教育真正應該教會她們的事情。

真正的教育,本該讓孩子發現自己,在適應大環境標準的同時,生髮出差異化的自生長能力,這種能力,讓孩子有自信應對生活的不同處境。

而一味上緊發條的教育,你可能在某個階段獲得一個好結果,但一旦進入社會,或遭遇多元化評價系統,「自我」就可能迅速崩潰。

我們潛意識裡希望孩子通過精心塑造,最後統一成為無差別的學霸、牛娃,這中間,孩子需要什麼,他們真正有天份、卻未被名校「蓋章」的那些天資,被家長像對待旁逸斜出的枝蔓一樣,被一一修剪。

在教育這件事上,

起跑線還真是有的

除了A、B那樣的極端案例,我們看到教育製造的更普遍的「病」,是功利心導致的「精緻利己者」、是直升機父母羽翼下生成的沒有主見的「塑料兒童」、是被規則或規劃目標牢牢框死的「機器小孩」。

等到這些小孩長大成人,他們就會變成惹人厭煩的巨嬰,或者是在別人看來很好、卻無法接納自己的空心中年人。這些慢性的悲劇,又因為好像大家都一樣,所以成了某種我們習慣就好的「生活現實」。

但是我們如果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也進入這種生活現實,我們要怎麼辦?

在教育這件事上,起跑線還真是有的,那些在「起跑線」上領先的孩子,他們的共性是了解自己的「差異性」在哪兒,並自發地為之努力。

他們通常全力探索的方向,並不受人安排,而是出於自己的真心喜愛,這種追尋多半不止停留在夢幻式的想像中(比如我們小時候說要當科學家和作家),而是多少了解事情在真實世界中的運作,並且仍然有興趣將之當作終身愛好,甚至職業。

通俗來講,那些在對路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熟得令人尊敬。

我去年採訪過一個被藤校錄取的女孩。她跟我談及高中在東南亞做公益的項目,我原以為一個十幾歲孩子所能做的公益十分狹隘,可是當她開始談她的東南亞情節,談到應該如何尊重和西方文明不同的文化風俗,談到她在鄉村中過夜並被遠離現代繁華的靜謐和質樸打動,並計劃大學畢業之後仍要去繼續做一陣子公益項目的時候,你就知道,她的世界觀是成熟的,內心也超乎年齡的強大。

還有一個在高中鑽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男孩,他被校長稱為怪才,他讀《資本論》里的馬克思,讀西方語境下原典中的馬克思,通過讀書尋求看待現實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結合他在學校的表現,你會發現他並不曾幼稚或片面地理解哲學,他已經建立起他初步的學術目標。

我曾接觸到一個在美國念大一的女孩,主修天體物理和藝術,暑假回國,她和朋友在安福路一幢別緻的餐廳露天陽台上開辦畫展,展出的是她們獨立搜集到的「業餘者的畫作」;

我曾在採訪一個去美國念初中的男孩時,她媽媽對我說,「父母不該規劃孩子的人生,你能做的,無非是關注他,然後在他真正喜歡或擅長的事情上稍微站高兩級台階,給他一些引導和支持。」我覺得這才是對教育的貼切註解。如果家長有這樣的見地,也就不會守著一張成績排行榜,每個升學的節點去逐個「戰鬥」,而是幫孩子找到一個真正適配的環境,讓孩子成長。

家長需要正確看待孩子宛如春樹般自然勃發的生命力,欣賞孩子的本來性格。在對的教育中獲得成長的孩子,向外可以與人為善,也懂得遵從內心、爭取機會;向內,可建立好自己的精神家園,哪怕經歷孤獨、逆境,也有能量從中獲得滋養。

這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尋找適配的教育,

重要的是拆掉別人給你砌的牆

找到與孩子適配的教育,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父母也有獨立精神的同時,懂得不同教育形態的本質和「性格」。

從養育角度而言,「家長」這個角色似乎比從前任何時候都複雜難為,學校會傳遞理念、提供資源,卻不再會一力承擔孩子的成長,家庭重新承擔起「教育管理」的本來職責;

但從愛的角度,現在似乎又是一個教育的最好時代,無論如何,你的孩子不再會因為單向度的標準被分成三六九等,孩子終於有機會依照本性,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這句話雖然俗濫,但何嘗不是父母心之所願。

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拆掉別人給我們砌好的牆。這樣的牆有很多,如果你在各種家長微信群中游弋過,就能看到各式各樣萬變不離其宗的遮蔽之牆:

那些別人家孩子的參照,是第一堵牆;

只知排名、不知理念的名校,是第二堵牆;

父母從眾的功利心和不加掩飾的焦慮,是第三堵牆。

這些牆讓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差異性,他們焦灼地去外部尋求解決方案,去收集通用型養成策略,卻不去細想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孩子進入某個升學節點,在擇校中,一所家長圈口碑排名第一的理工名校和一所校園文化活潑、以文藝知名、排名稍次的學校,家長該怎麼選?

如果成績指標足夠好,多數家長可能會毫不猶豫選第一所,但這真的適合你的孩子嗎?你的孩子真正擅長什麼?是否跟學校的文化相匹配?

如果他擅長語言與思辨,那麼幫他選一所偏文科的學校;如果他擅長邏輯和數學,那麼去衝刺下理科強勢的學校;如果他組織能力強,那麼找一所社團活動多的學校;如果他從小展現出藝術上的天賦,那麼去找一所藝術資源豐富的學校……這才是家長真正應該研究的信息。

當我們將教育的目光放得足夠長遠,你就會看到,未來社會越來越看重差異化才能,這種才能來自孩子與生俱來的個性。

標準化的事情註定要由人工智慧接手,孩子能正確處理好他們人生的能力,能一直從生活中找到意義和趣味,還能影響他人的能力,才是最稀缺的未來競爭力。

而對家長而言,一條正確的教育之路,早就不再是尋求某種標準化的「套餐」,而是幫每個獨特的孩子,儘可能找到土壤合適的花園,自信開出讓自己高興的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哪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過是懶得去解決
別逼孩子數數了!我用一套玩具讓孩子輕鬆愛上了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