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唯品會攜手順豐,是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唯品會攜手順豐,是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兩位神秘大佬抱團,能否上演一場好戲?

文 | 華商韜略 曹謹浩

11月25日,唯品會宣布,因為成本壓力,旗下自營品駿快遞終止運營,並將配送服務委託給順豐快遞。

目前,雙方已基本實現內部庫存管理系統與順豐快遞鏈路路徑的打通,用戶訂單的銜接與配送交接工作正在順利進行。據悉,品駿快遞從業人員可申請調至順豐工作或轉崗、離職。

對於唯品會的突然舉動,外界頗感意外,因為唯品會此前發布的三季度財報,是長年夾縫中生存的唯品會唯一的喜報。

數據顯示,唯品會總訂單數同比增長33.3%至1.28億單,而品駿日均業務量則為174萬票,一個月約為5220萬票,相當於順豐業務量的11.5%。

那為什麼財報成績喜人,卻要上演忍痛割愛的劇情?

其實唯品會喜人的財報背後,卻存在著大量的問題。

過去,做服飾穿戴品類特賣起家的唯品會曾不斷擴充品類、轉型平台型電商、並試圖與騰訊和京東展開密切合作、還曾借鑒拼多多去轉型社交電商……

但這些努力既沒有打開新的市場,還讓唯品會失去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唯品會活躍用戶增速就已逐步放緩,2018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活躍用戶同比增長為零。

危機在前,唯品會也不得不反思過去的業務模式,調整布局收縮展現,重新聚焦到最擅長的服飾穿戴品類「特賣」定位上。

所以,此時的唯品會放棄自營快遞,與順豐合作不是「忍痛割愛」,而是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從京東物流十年虧損方換得盈利的長途跋涉,就不難看到自建物流體系的難度之高,不但要燒掉大筆資金,還要承受巨大的運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品駿快遞並非賠錢賺吆喝,而是一直在盈利,但由於唯品會單件物流成本高於快遞行業平均水平,所以品駿快遞受限於唯品會單平台規模效應而無法快速發展。

此前,就有物流專家分析稱,唯品會的電商規模尚小,包裹量較少,無法實現物流的規模化運營。

所以唯品會此時忍痛終止品駿快遞業務這一自營重資產後,或會為自身帶來大量的現金流,也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集中資源,在已經幾乎定局的電商板塊去爭取自己的立足之地。

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個與唯品會一樣遭遇業務停滯的順豐。

對於順豐而言,這次相當於一分錢不花就吞掉了品駿快遞,而且在業務與財務上的交接程序更加便捷高效,一舉切下一塊「電商件」市場大蛋糕。

近年來,曾經被視為快遞老大的順豐過得其實並不好。在電子商務時代來臨之前,順豐曾憑藉著直營模式與高質高價的「商務件」服務,統治著快遞的高端市場。

但近些年,「電商件」的市場在不斷擴大,而順豐卻似乎晾在了一邊。

數據顯示,2019年5月,中通快遞的業務量超過10億件,以19.3%的市佔率佔據上市快遞企業的榜首,其次則分別是韻達的15.6%、圓通13.7%、百世11.7%、申通10.8%,而順豐的市場佔有率卻只有7.3%。加上京東的自營快遞業務也在不斷發展,順豐無疑遭遇了嚴重的危機。

2019年上半年,順豐快遞業務量增速8.5%,只有行業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而且最核心的「時效件」業務增速只有4%。

如今電商叱吒風雲的局面已定,但迫於成本等多方面的原因左右,順豐卻始終無法在爆炸式增長的「電商件」領域有所斬獲,反而被不斷壓縮市場空間。

其實,此前的順豐一直在努力掙扎尋求逆襲。

2010年,一向「不缺錢」的順豐創始人王衛突然借殼上市,融資之後旋即推出了順豐E商圈,之後又推出順豐優選,試圖與京東一樣走「物流 電商」的道路。此外,在2014年,順豐還開起了O2O社區便利店「嘿店」。

但順豐的電商缺乏流量基礎,不僅無法為順豐帶來足夠大的「電商件」市場,連生存都成了問題,只能靠輸血維持。

另一方面,順豐快遞在價格方面所進行的下沉努力也遭遇挫折。

2013年,順豐嘗試「標準件6折」的策略希望撬動電商件市場,即便此舉斬獲不少客戶,但最終卻因為自身的直營模式投入成本較大,以及裝載率不高等原因,而於2015年停止了該業務。

因此,在業務頹勢的重壓下,亟需打開電商的快遞市場的順豐,尋求業務增長點已經迫在眉睫。此時,唯品會送上品駿快遞並非兩強聯合,而無疑是雪中送炭。

值得一提的是,與順豐創始人王衛一樣,唯品會的沈亞也是個很低調、神秘的老闆,很少參加公開活動,也很少高調接受媒體採訪。

但兩位神秘大佬如今以出人意料的「互補方式」高調地到一起,而且都在下沉市場發力,面對強敵環伺的電商環境,兩位能否在明爭暗鬥的「電商 物流」行業搶佔行業高地?相信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波瀾。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蓋樓「每月賺38億」,碧桂園卻要去種地?
玻尿酸第一股首日破發,「科創最貴新股」頭銜救不了昊海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