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曾是薩達姆「喉舌」,伊戰打響他投敵變節,後被判極刑、瘐死獄中

曾是薩達姆「喉舌」,伊戰打響他投敵變節,後被判極刑、瘐死獄中

伊拉克是典型的伊斯蘭國家 ,全國有95%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什葉派穆斯林佔54.5%,遜尼派穆斯林佔40.5%,只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或猶太教。在伊拉克政壇上,占穆斯林人口少數的遜尼派長期處於統治地位,尤其在薩達姆時期,遜尼派迎來了歷史的鼎盛階段。

他叫塔里克·阿齊茲,1936年生於伊拉克北部摩蘇爾,父親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飯店服務員。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三大城市,其前身是古代亞述文明的首都尼尼微,其最為外界稱道的是不同種族宗教並立並存、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阿齊茲畢業於巴格達大學藝術學院,曾當過教師,後轉行成為記者。

青年阿齊茲加入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喉舌部門」工作。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是泛阿拉伯政黨,總部設在大馬士革,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都有分支,其中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具有重大的影響力。薩達姆比阿齊茲小一歲,21歲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兩人認識但並未深交。1963年,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幫助軍官阿里夫奪取政權後,阿齊茲出任巴格達電台台長,薩達姆開始掌管復興社會黨黨內勢力。

阿里夫執政後,不久與復興黨人交惡,雙方勢同水火。1964年11月,總統阿里夫大舉緝捕復興黨人,阿齊茲流亡敘利亞,薩達姆被捕。在獄中,薩達姆被選為復興黨副總書記,並在三年後越獄。1968年,薩達姆回到伊拉克協助發動政變,推翻阿里夫總統,使復興黨全面掌握了伊拉克政權。薩達姆成為革命指揮部的副總書記以及宣傳部長和安全部長,阿齊茲回國任新聞部長。

1979年,薩達姆到達權力顛峰,成為伊拉克最高領導人,阿齊茲被任命為副總理。伊拉克與美國關係複雜,在60年代兩國關係十分糟糕,美國宣布和伊拉克斷絕外交關係,並利用伊朗全面打壓伊拉克。就在1979年薩達姆成為伊拉克總統,伊朗當年發生了宗教革命,親美的巴列維政權被推翻,美國所控制的中東秩序出現土崩瓦解之勢。阿齊茲口才極佳,能言善辯,1983年薩達姆讓他兼任外交部長。

阿齊茲兼任外交部長後,當時兩伊戰爭打了已經三年,他與美國積極溝通談判,促使美伊恢復了中斷17年的外交關係。與此同時,他又爭取到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支持,外交成績令人矚目,由於頻繁現身國際舞台,阿齊茲被媒體稱為「薩達姆的喉舌」。但是,作為薩達姆內閣中唯一一個基督徒,阿齊茲形單影隻,並非伊拉克最核心、最有權勢的小圈子的成員。

因為阿齊茲始終無法進入薩達姆的「提克里特幫」,在薩達姆領導的遜尼派政府中,阿齊茲更像是一個圈外人,一塊世俗化招牌,一個與西方打交道的「話筒」。為了不被排斥,他不得不將基督徒意味較強的本名米哈伊爾?尤漢納改為塔里克?阿齊茲。1990年,薩達姆有意入侵科威特,美國總統老布希極力阻止薩達姆,但遭到薩達姆拒絕。身為伊拉克外交部長,阿齊茲也反對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但薩達姆對他的意見不予理睬。

伊拉克武裝吞併科威特後,引起國際社會強烈譴責,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伊拉克在國際上被孤立起來。阿齊茲多次以「薩達姆喉舌」身份亮相,公然辯解科威特大量開採石油搞亂了世界石油市場,我們在採取經濟手段無效情況下,才被迫使用武力解決。「是科威特腐敗的、自私的領導人想毀滅這個國家,而不是我們」。他的強硬形象給媒體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翌年,美國總統老布希領導多國部隊發動海灣戰爭,伊拉克部隊損失慘重,薩達姆被迫下令軍隊退出科威特。

美國雖然打贏這場戰爭,又重新獲得了海灣的掌控權,但是美國卻也因此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和兵力。心中對美國政府充滿愧疚的老布希,在面對這個現實之後,黯然離任了總統寶座。對於老布希黯然下台的結局,薩達姆心中自然暗自竊喜。但他仍然覺得不夠解氣。於是在1993年4月,當卸任總統的老布希以平民身份訪問科威特時,薩達姆僱傭了殺手尋機刺殺老布希。這起未遂暗殺事件讓布希父子對薩達姆恨之入骨。

海灣戰爭後,全球多國對伊拉克制裁,伊拉克日益陷入貧困之中,薩達姆權力核心亦出現變化,他的子女及親屬擔任著伊拉克重要的核心職位,在伊拉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阿齊茲因為與薩達姆兒子烏代關係不睦,被迫放棄外長的職務,這位曾經的"薩達姆喉舌"也一度從鎂光燈前淡出。2000年,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後,一心想幹掉薩達姆。於公,他想為美國拔去薩達姆這顆眼中釘,完全控制中東地區這塊戰略要地和石油資源;於私,可以了斷布希家族和薩達姆持續了十餘年的恩恩怨怨,為當年險遭薩達姆毒手的老布希報上一箭之仇。

2000年,小布希當選美國總統後,一心想幹掉薩達姆,為美國政府拔去這個眼中釘,從而完全控制整片中東地區這塊重要的地盤,並獲得其大量的石油資源。布希發動這場戰爭可謂「公私兼顧」:於公,可以幫助美國拔去薩達姆這顆眼中釘,完全控制中東地區這塊戰略要地和石油資源;於私,可以了斷布希家族和薩達姆持續了十餘年的恩恩怨怨,為當年險遭薩達姆毒手的老布希報上一箭之仇。隨著美伊關係日益緊張,薩達姆再次起用阿齊茲出任外長,希望藉助他的基督教徒身份緩和與美國的關係。

但小布希執意要除掉薩達姆,不惜繞過聯合國。2003年初,阿齊茲率團高調出訪歐洲,與多國領導人會面,意在爭取支持,避免美、伊開戰。這是阿齊茲在國際外交舞台的最後亮相,且以"任務失敗"收場。當年3月20日,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攻擊,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軍開始實施「斬首行動」。戰爭期間,身穿軍服的阿齊茲腰裡別著手槍舉行新聞發布會,證明自己的忠誠,並發誓抵抗侵略者「迎接侵略者的,不是音樂和鮮花,而是子彈。"在美軍發布「撲克牌通緝令」,阿齊茲是「黑桃8」。

4月9日,薩達姆在巴格達的雕像被推倒,標誌著美軍佔領了巴格達,伊拉克的政權被摧毀,薩達姆·海珊結束了其24年的統治生涯。4月24日,阿齊茲向薩達姆告別後,向美軍投降了。阿齊茲與美軍做了個交易:如果美國人把其家人送往約旦,他們就可以把我關進監獄"。當年12月14日,薩達姆在家鄉提克里特被捕,2006年11月5日被判絞刑。阿齊茲則一直被關在監獄,2010年被以「迫害什葉派政黨」罪判處絞刑。不過,時任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拒絕簽署執行命令,阿齊茲才保有一命。

當年,阿齊茲在得知自己被判處絞刑後,在獄中曾接受媒體採訪,他對記者說:「我唯一後悔的事就是向美軍自首,如果我能回到當時,我真會希望自己戰死。不過為了我的家人,我當時只能這麼做。」2015年6月5日,阿齊茲在監獄中去世,終年79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L 的精彩文章:

他們被驅逐出家園,數十年仍歸鄉無望,在一國還被戴上「緊箍咒」
富家千金愛上窮小子,婚姻失敗她心灰意冷,足不出戶度過80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