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v4地址正式用完,可為啥我們並沒有感覺呢

IPv4地址正式用完,可為啥我們並沒有感覺呢

當地時間11月25日晚間,在不少人的睡夢中,歐洲網路信息協調中心(RIPE NCC)在一份郵件之中確認,他們從可用池中最後剩餘地址進行了最終的/22 IPv4分配。至此,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ICANN)已經用完了全部的IPv4地址。

相信很多老網民看到這一消息可能會有一點詫異,不是說早在2011年,全球範圍內IPv4地址就已經被分配完畢了嗎?事實上,RIPE NCC作為歐洲、中東和中亞部分地區的區域互聯網註冊管理非營利性機構,其核心工作就是提供互聯網資源分配,註冊服務和協調活動,顯然並不會搞出「洋蔥新聞」。

而這件事情其實是這樣的,2011年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ICANN)在邁阿密,將基於IPv4協議的最後5組IP地址分配給了全球5大區域互聯網註冊管理機構,這代表的是產品已經生產完畢。而日前RIPE NCC的郵件,則代表產品的分配已經結束,未來各大RIR機構將沒有基於IPv4的IP地址塊資源,提供給各國和各地區的ISP。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對於互聯網歷史不太了解的朋友,還不知道IPv4到底是什麼。目前連接整個世界,讓全球變成地球村的互聯網,其所採用的協議族是TCP/IP協議族,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則是TCP/IP協議族中網路層的協議,同時也是TCP/IP協議族的核心。

在上世紀80年代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Jon Postel定義了IP之後,IPv4則是互聯網協議的第四版,也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石協議。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在計算機網路中定位一台接入網路並且有TCP/IP協議棧的設備。

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8.8.8.8就是Google提供的免費DNS伺服器IP地址,114.114.114.114則同樣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公共DNS伺服器IP地址,這兩個IP地址同時也都是非常典型的IPv4地址。而這種設計在1981年,是考慮計算機CPU的處理能力,彼時正是16位Intel 80286主導的時代,需要2個周期才能處理一個IP地址,因此當時的美國科學家預估了互聯網規模和技術發展之後,選擇用32位二進位。但很顯然,他們沒有預見90年代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帶來了互聯網的爆發,因此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Jon Postel自然還是過於保守。

雖然從理論上來講,IPv4地址耗盡意味著不能將任何新的IPv4設備添加到Internet,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沒有感覺到這種資源緊缺的狀況,並且各大運營商的寬頻辦理也從未停止。這是因為真正枯竭的是公網IP,這才是可以被直接路由查找到,需要向各大RIR申請、註冊、購買,並且保證全球唯一的地址。

而大家往往通過路由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IP地址往往集中在192.168.1.0網段,而移動4G的IP地址則往往是10.x.x.x/8,這二者其實都是私有IP。私有IP作為區域網,顯然是需要一定的操作來連接到互聯網,這就要靠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術,使用NAT路由器自動修改IP報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以解決lP地址不足的問題。

不過這種技術可不是毫無代價的,由於目前NAT策略中最常用的就是埠多路復用,內部網路的所有設備共享一個合法的外部IP地址,其結果就是,每隔一段時間設備就會強制斷網一次(通常持續幾秒鐘)。這點可能不少電信寬頻的用戶都深有體會,而官方對此的解釋則是重新刷新IP以保護用戶使用體驗,但真實情況其實就是節約網路資源,要不然固定IP的寬頻套餐為什麼會那麼貴呢?

但放眼未來,IPv4地址被分完其實並不代表互聯網的發展就停滯了,在IPv4之後還有IPv6。IPv6將IPv4中32位的地址長度擴展到了128位,也就是說其擁有2^128-1個地址,這個數量級差不多已經能夠讓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配到一個IP地址。

目前我國也早已開始推行IPv6,例如大家打開淘寶、京東、知乎等APP的時候,開屏頁面下方都會出現的「IPv6」字樣就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有NAT技術,未來則有IPv6,因此對於IPv4地址枯竭一事大家大可不必杞人憂天。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一汽豐田亞洲龍2.0L自吸車型將於9月21日上市
谷歌Pixel 4渲染圖e曝光,或將沿用後置指紋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