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張洹:從行為藝術到藏傳佛教

張洹:從行為藝術到藏傳佛教

來源:紐約時報(2013年9月22日)

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曾給一個骷髏頭鑲滿鑽石,村上隆曾在畫布上畫滿卡通版的骷髏頭。但是當藝術家張洹創作類似的圖像時,他畫的是油畫,而且每幅畫各有千秋。不久前的一天,他坐在自己的上海工作室里,忙著為周五(9月20日——譯註)在切爾西佩斯畫廊(Pace Gallery)開幕的新作品展「罌粟田」做準備,周圍有幾十個西藏死亡面具。

「罌粟田」是這位藝術家的新方向。他的工作室很像一個工廠,有100多名助手在大量炮製巨大的銅質佛像,用從寺廟裡收集來的香灰繪製圖畫,製作刻有文革場景的門、不鏽鋼熊貓以及毛絨牛馬,有一次還做了漢德爾歌劇中的一幕。他的理念是製作任何他想像到的東西,不考慮連貫性。

「西方的大師們在成熟之前總是堅持一種風格,我跟他們不同,我總是在不斷改變,」張洹在翻譯的協助下通過Skype接受採訪時說,「我不斷除舊迎新,但是這些變化背後有一條線索,那就是我的DNA。」

他最近的變化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變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對色彩極為敏感的油畫家,而他之前的作品大多是黑色、白色和灰色的。新的「罌粟田」系列作品與之前的作品大相徑庭,比如2007年在亞洲協會回顧展上展出的那些作品——那是他搬回中國兩年之後的作品,之前他在紐約住了差不多十年。

在新畫作中,畫布表面布滿了成百上千個模仿西藏面具的骷髏頭,看起來像一張張笑臉,有著凸起的眼睛和柴郡貓式的露齒微笑。從遠處看,畫布變成一團模糊的顏色,從某個距離看是白色、粉色和藍色,從另一個距離看又變成了黑色、紅色和金色。但是從近處看,你能看到人群中的每一張臉,像是從外太空聚焦一個擁擠的體育館。「這些畫代表了今生對幸福的幻覺、對恐懼和孤獨的幻覺,以及對來世幸福的幻覺,」張洹說。

當被問及圖畫中明亮的色彩時,他說,「假如你的幻覺中沒有顏色,那裡便不是天堂,而是地獄。」

佩斯畫廊的創始人阿恩·格里姆徹(Arne Glimcher)回憶起兩年前跟張洹的一次談話。當張洹說自己在創作油畫時,「我當時覺得油畫這個媒介對他來說太傳統了,」格里姆徹說,「但是他跟我說,『我的油畫會跟其他任何油畫都不同。』」

這差不多跟格里姆徹2006年首次參觀張洹的上海工作室一樣,令他十分震驚。當時張洹最知名的作品是20世紀90年代末的內臟行為藝術,先是在北京東村的波西米亞飛地進行行為藝術,後來是在美國的多個博物館演示(他的另一個更知名的作品是在一個公共廁所一動不動地坐10個小時,身上塗滿魚油和蜂蜜,讓蒼蠅聚集在他身上)。

當時格里姆徹對張洹生產線的規模感到震驚,工作室里充滿了雕塑、繪畫和裝置作品。而這一次,他震驚的是這位藝術家幾乎完全不依靠助手就完成了這些新畫。

這位藝術商說,張洹在創作每張油畫之前,先用電腦做一張圖,規劃好每個面具的位置。通過採用這種方法,他讓那些畫看起來非常自然,好像是渾然天成。

佛教和死亡儀式是張洹永恆的主題,他在八年前受戒當了和尚。文化大革命時政府禁止信教,而1965年出生的張洹記得看見奶奶去廟裡在佛像前燒香。成年後,他定期去寺廟。1998年搬到紐約之後,他還每周末到皇后區法鼓山跟備受尊敬的聖嚴法師學習,後來給紐約州肯特鎮貝聿銘設計的莊嚴寺捐了一些佛像。

在2007年亞洲協會回顧展「改變的狀態」的目錄文章中,該博物館的館長招穎思(Melissa Chiu)寫道:「張洹過去15年的作品反映了一個藝術家對藝術聲音的追求,先是在北京,而後是在紐約,最後是在上海。」

她指出,張洹「越來越注重中國素材,在對祖國的符號、故事和素材的共有記憶中找到了極佳的靈感」。但是他對藏傳佛教的信奉讓他區別於其他藝術家——在中國當代藝術中藏傳佛教是個罕見的主題。

2005年的西藏之旅不可逆轉地改變了張洹的思想和藝術創作。「在拉薩的某一天,我凌晨四點就起床去大昭寺,那是西藏最大的寺廟。我看到男人們和女人們排起了幾英里長的隊伍,」張洹說。他說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嘆,朝聖的隊伍緩慢地向寺廟移動,在現代與古老傳統的表面衝突中前行。「我去過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博物館,但我從沒見過這樣震撼的場面,」他說。

他還目睹了西藏的天葬,一個僧人取出人屍體中的內臟,把肉留給禿鷹吞食,把骨頭搗碎。據說這個過程可以把靈魂從肉體中解脫出來,以便平靜地去往來世。「大多數人看到這個儀式會感到毛骨悚然,不忍直視,」張洹說,「但是我在觀看這個儀式時,有一種幸福的幻覺,我感到自由。」

他說他死了以後,這個儀式一定會是他最後一個表演作品的一部分。

當被問及美國人是否能理解他的「罌粟田」繪畫作品時,張洹說,「如果他們活著,他們會愛上這些作品。但是如果他們死了,他們會把這些作品埋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佛教: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念念利益一切眾生
大願祥光照,般若蓋無雙,詞說佛教四大佛,願您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