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情緒ABC理論及情緒管理方法

情緒ABC理論及情緒管理方法

假設你跟相親對象要進行第二次約會,你為了顯示誠意,提前十分鐘就到了約好的地方。

可是時間一分分過去,到了約定的時間了,他還沒出現,你有些不滿了;已經過了五分鐘了,還是沒見人,你想他是不是不重視你;過去十分鐘了,你忍不住給他打了個電話,結果提示電話關機,你有些生氣了,這一定是個沒有時間觀念、不負責任的人,一點不尊重你;過去十五分鐘,電話還是關機,你越來越生氣,你覺得他不喜歡你不想跟你約會可以明白告訴你,不應該約好了又不來還電話關機。

你決定不等了,覺得相親時候的好感都是裝的,這次約會肯定也是很勉強地提出的所以臨時變卦了。你一邊生氣地在心裡暗罵對方,一邊起身準備離開-----正在這時,你一抬頭剛好看到急匆匆推門而入的他。他一邊遞過來一個為你準備好的小禮物,一邊解釋說,在外面辦完事離開的時候急著過來赴約,上車以後想給你發消息告訴你他出發了才發現手機落下了,回去找時手機沒在座位,調監控才發現被鄰座的人順手拿走了。然後來的時候又遇到堵車,也沒法跟你聯繫。你看著手裡的禮物和眼前真誠的臉,剛才的不快一掃而空,甚至為自己心裡冤枉他還暗罵他而感到不好意思。

在這個故事裡,相親對象遲到是誘發性事件A,你生氣想離開約會地點是情緒和行為結果C。是他遲到這件事引起了你的憤怒嗎?不是,是你覺得他不尊重你,不想跟你約會這一信念、看法B引起了你的憤怒。不信你看,他給你解釋完自己為什麼會遲到以後你知道了他遲到不是因為不尊重你不想跟你約會以後你就不生氣了,反而會不好意思自己心裡冤枉他了。

這就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的情緒ABC理論:通常人們會認為誘發事件A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發生了什麼事就引起了什麼情緒體驗。實際上,同樣一件事對不太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是因為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信念、看法、解釋不同。積極的人會有積極的看法,消極的人有消極的看法,根據心理學自我預言實現理論,積極的看法會導致積極的結果,消極的看法會導致消極的結果。

所以,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事件A,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對A的看法B來改變我們的情緒C。進而把事件結果往積極的方向引導。這就需要我們當事件發生時,要管理好自己對事件的信念和看法。這就是情緒管理。因為情緒大多數時候都是我們的假想敵,人在有情緒的時候很容易鑽牛角尖走極端,只看到讓自己生氣的那一種可能上,忽略了其他還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所以:

1、情緒管理首先要保持客觀,不要編故事。當你覺察到自己有了情緒的時候,分清楚哪些是事件本身,哪些是你的想像,是你編的故事。當你明白了自己的情緒是因為你的假設性故事引起的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自要再做假設,什麼也不要做,等待事情真相呈現。

2、如果你的假設讓你感覺到事情可能很嚴重,你必須做點什麼才能安心,你可以跟隨情緒的提示去驗證你的假設,讓事實的真相更早呈現。但是要記住,在假設沒有得到驗證之前,一切都只是假設,不要被情緒控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緒管理 的精彩文章:

「心動難行動」是什麼心理問題,該如何進行積極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的3大誤區,認識4種基本情緒,學習情緒管理5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