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破解「三高」難題,BSN讓5G+區塊鏈加速「照進現實」

破解「三高」難題,BSN讓5G+區塊鏈加速「照進現實」

近年來由於國內傳統的通信業務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市場流量紅利正在快速消失,單純地依靠要素投入獲取更高的業務收入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如何藉助新技術、新應用,拓展全新的商業市場和業務模式至為重要。

11月16日,在2019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舉辦5G合作創新峰會,邀請產業界及學術界合作夥伴共同探討5G的協同與發展,創新與合作。

本次峰會上,區塊鏈「當仁不讓」地成為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微眾銀行、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移動研究院與中國移動設計院多位專家參與並深刻討論了5G時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難點,並就如何構建安全可信的區塊鏈,協同創新新秩序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區塊鏈要實現真正的繁榮必須打破,成鏈成本高、技術門檻高、監管難度高難題,而區塊鏈服務網路(BSN)是化解該問題的最佳途徑。

「高光」區塊鏈背後的火與冰

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之下,「區塊鏈 」呈現出了一片百花齊放的繁榮場面。

大批巨頭公司和機構加速布局,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也不斷鋪開,從金融、產品溯源、電子存證到數字身份與供應鏈協同,場景的深入化和多元化不斷加深,行業呈現出勃勃生機。

「之前區塊鏈的繁榮都是超幣造成的虛假表象,真正做區塊鏈技術的企業都活的很苦。」? 中國移動設計院數字經濟推進組組長譚敏指出,「成本高、技術門檻高、監管難度高讓區塊鏈技術找場景比較慢,這也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微眾銀行從2015年開始成立了區塊鏈的專門的團隊,2017年才發布了國內金融領域第一個上了生產的一個應用,實現了銀行、機構間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對賬平台。

「這兩年時間,我們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和心血。」 微眾銀行區塊鏈CMO李賀指出,「區塊鏈技術門檻非常高,同時帶來區塊鏈頂層人才的缺乏,在技術和應用落地時候,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與微眾銀行有著同樣經歷的另一家代表是布比(廣州)區塊鏈研究院,該院執行院長陳海峰透露,從2012年開始進入到區塊鏈領域,到現在的區塊鏈概念普及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惑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拜訪企業數量就遠遠超過千家。

「如何實現實體行業的商業化,併產生商業利潤,這是區塊鏈真正發展的一個困難點。」陳海峰建議,「一是區塊鏈必須標準化標準統一;另一方面區塊鏈要實現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的影射和耦合的關係必須有相關的法律保障。」

「實際上區塊鏈企業都處在很痛苦的階段。」陳海峰指出,只有上述這兩點解決之後,區塊鏈的大規模的商業應用才會真正推廣,大家才能夠真正走出來,踏踏實實地賺錢。

BSN構建全國性基礎設施平台

「區塊鏈技術一直發展不起來的另一方面原因在於缺少公共基礎設施。」譚敏指出,運營商作為基礎網路運營商在補齊公共基礎設備短板的過程中責無旁貸。

不久前,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中國銀聯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體單位共同設計並建設的區塊鏈服務網路(BSN)正式內測發布。

據了解,BSN致力於改變目前聯盟鏈應用的區域網架構高成本問題,以互聯網理念為開發者提供公共區塊鏈資源環境,極大降低區塊鏈應用的開發、部署、運維、互通和監管成本,從而使區塊鏈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和普及。

「BSN可以被視為是基於互聯網數據傳輸協議,加入了組織間的共識機制的第二代智能專業互聯網。」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韓海庭表示,「BSN的建立將有效降低區塊鏈應用的技術和經濟門檻,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網路,BSN具有安全可控可監管、完全自主創新、開放包容可持續等特點。」

李賀認為,要解決區塊鏈發展的最佳途徑就是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開源開放的技術生態圈。「BSN給在區塊鏈生態圈的壯大提供了一個最佳途徑,通過技術,雲計算,跟區塊鏈技術相結合,把整個的技術成本和時間成本再加上金錢上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了,而且BSN未來也會繼續沿著開源及更加開放的形式去團結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

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表示,BSN是一個跨行業協作的基礎服務設施,其建設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是促進區塊鏈行業發展,二是打造區塊鏈創新應用示範,三是激發區塊鏈創新活力。銀聯將以此為契機,聯合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及各市場主體探索一種新的業務合作模式,聯合開展業務創新。

「BSN這條路徑不僅非常清晰,而且目標明確,這與微眾銀行的戰略不謀而合。」李賀透露,「通過這段時間跟BSN的密切接觸,我們現在是達成了一系列戰略上合作的共識。」

5G時代,區塊鏈如何照進現實

區塊鏈技術不是萬能的,未來區塊鏈技術只有與5G、物聯網、大數據融合發展,才能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實現價值。

「5G時代,有價值的數據越來越多,數據定權和確權,可信數據交換,隱私保護等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李賀透露,微眾銀行,目前聯合澳門政府做了一個項目,把居民的個人ID和對應的ID信息做的分散式的ID系統,解決了個人屬於誰的問題,C端用戶是有私鑰,誰用我的數據,是要經過機構的授權才能夠使用。這樣不僅可以實現還數據於民的願景,還為以後的價值交換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此外,在李賀看來,基於區塊鏈的一個權益在分配和結算的方式,在5G的時代會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

「在中心化的情況下,檔案系統電子化一直沒有解決。」陳海峰則認為,未來5G 區塊鏈技,將是解決檔案系統電子化的比較好的途徑,目前我們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區塊鏈應該是未來數字經濟的一個核心的一個發動機,可能會引起最終的導向是一個全面社會治理體系的升級。」韓海庭預測,5G時代,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可能會實現敏感數據的交易以及敏感數據的流通,真正實現數據共享。BSN與電信網的基礎設計將互相優化,實現業務流的重新設計。

正如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所言,區塊鏈的發展其實還處於技術發展的初期,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的完善,包括節點的安全性,基礎安全架構需不斷完善;安全內生成為非常重要的需求;區塊鏈未來是否被新的量子計算代替也是未知。

「5G時代,區塊鏈如何照進現實,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安全可信的區塊鏈的體系非常必要。」黃宇紅透露,中國移動下一步來一體兩翼的體系。「一體是規劃-技術-平台-生態,層層漸進,打造在區塊鏈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兩翼是理論-節點-組網-業務形成堅實安全體系,能力化封裝構建合作新生態。同時也會構建開放合作的生態,來打造出我們的基礎的網路的能力之上的區塊鏈的服務平台。」

(作者:區塊鏈服務網路BSN,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你好,區塊鏈》第24集:合作經典案例(二)多方受益的經濟模型
來自 23 家數字證券一線機構的聲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