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菖蒲,神仙所珍,熏染塵世中的俗身

菖蒲,神仙所珍,熏染塵世中的俗身

古人相信,菖蒲是天地清氣所生,誕生於深山,成長於山野,餐清風飲露水,方士術士出家人靠他來延年益壽,文人墨客雅騷之人則靠他來明心見性。

《本草·菖蒲》載日:「典術云: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

事實上,菖蒲學名:Acorus calamus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檐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

古代文人雅士很多獨愛菖蒲,文徵明曾孫文啟美就曾在《長物志》中將菖蒲與蘭花、菊花、水仙並列為花中四雅。

人們還賦予菖蒲人格化,把農曆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我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

文人雅士多喜歡在自己的書齋中清供一盆菖蒲,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菖蒲:「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這與他們的個人主張不謀而合。

宋代著名文人蘇軾就曾親自前往山東丹崖山旁取彈子渦石數百枚,用以養菖蒲,並作《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干丈,為海水所戰,時有碎裂,淘灑歲久,皆圓熟可愛,上人謂此彈子渦也。取數百以養菖蒲,且作詩遺垂慈堂老人》詩,句有?臵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云云。可見文人雅士與菖蒲相伴古已有之。

要說文人雅士最想要擁有的菖蒲盆景,非覆石菖蒲莫屬,然而它可遇不可求。不妨自己動手,做上一份獨屬於自己的覆石菖蒲。

附石菖蒲的種植,諸多書籍中皆有記載。宋吳懌的《種藝必用》:「菖蒲,初種在圓石之上,一再移於好石之上,乃細而不麄。明高濂《遵生八箋》:「種之昆石,水浮石中,欲其苗之蒼翠蕃衍,非歲月不可。往見友人家有蒲石一圓,盛以水底,其大盈尺,儼若青璧。其背乃先時拳石種蒲,日就生意,根窠蟠結,密若羅織,石竟不露,又無延蔓,真國初物也。後為腥手摩弄,缺其一面,令人悵然。」沈蔭椿先生的《微型盆栽藝術》也有菖蒲一例:「或寄植在有吸水性的玲瓏拳石之上,年深日久,則愈生愈密,入夏後經多次剪短葉叢,葉片漸趨短細,尤其錢蒲類,衍生繁密,墩墩羅列,細碧潔凈,分外逸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菖蒲 的精彩文章:

菖蒲-中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