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認知貧困,才是最大的貧窮

認知貧困,才是最大的貧窮

Chapter 01

幾日前,回了趟老家,和剛上高三的堂妹聊起了有關於未來的種種。

我問她,「想好以後要學什麼專業了嗎?「

看著她青春飛揚的小臉,我滿以為她會給我一個明晰的方向。

可她微仰著頭,眨巴眨巴眼睛,脆生生地告訴我:

「沒想啊,我能不能上大學還不一定呢。」

我有些急了,「那你未來想做什麼職業?這總該有點思路吧。」

她咧嘴一笑,「能做什麼啊,出去打工唄,不在家種地就行。「

談話戛然而止,我無言以對。

因為,我發現和堂妹談理想談抱負,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在這個生於農家,長於田間的17歲女孩兒眼裡,未來還只是張空頭支票,遠沒有打工賺錢來得實惠。

現實難免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可在我的老家,這個全國有名的貧困縣,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堂妹從小的玩伴們,大多數是小學學歷,少年時幫家裡干農活,稍大了便出去打工。

沒有任何技能的他們,出去了也只能做做服務員,保安,流水線工人這樣辛苦的工作,時薪少,工時長。可他們依舊甘之若飴,只覺得這就是他們人生該有的模樣。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學習是無用的,溫飽才是人生的第一課題。

我無意評判堂妹的生活。畢竟在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的時候,人類自然會首先去滿足這個本能的需求。

對於堂妹來說,學習也好,成長也罷,這些都是茶餘飯後的消遣。

可我仍忍不住唏噓,「階層間的上升通道正在慢慢關閉」這句看似危言聳聽的話,已然照進現實。

認知上的缺乏,只會讓人奔波於生計,看不到更遠的未來,更無從談起自我理想的實現。

唯有清醒地覺察到認知上的天花板,才能在這危機四伏的社會叢林中,衝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Chapter 02

有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李先生。

他發跡於93年,彼時,他還只是個中學政治老師。

在當時那個鐵飯碗才吃香的年代,人人都覺得他辭掉一份安穩的工作執意跑去開商場是瘋了,是自斷後路。

於是大家嘲諷他,奚落他,認定他一定會一敗塗地,最後連固定工作都丟掉。對他遞來的橄欖枝更是唯恐不及,彷彿那是什麼纏人的惡疾。

然而,他搭上了傳統零售業快速崛起的巨輪。20年間,他的集團資產不斷攀升到一個驚人的程度,已然是中國民企500強之一。

故事就確確實實發生在我的身邊,真實又直白。

時至今日,還有人在捶胸頓足,為什麼沒跟李先生一起創業,也不至於現在還是普通的員工,只能靠死工資溫飽度日。

認知上的局限,會讓人們對超出理解的東西充滿執拗和偏見。當新思想向我們襲來時,若是還一味的活在過去的認知里,不去拓寬眼界,打開心門,也只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真正的機會,永遠都是屬於那些時刻關注時代變換的人。跟著時代的風口前進,才有機會看到未來世界的樣子,抓住機遇,改變人生。

chapter 03

這個時代,光靠努力是不行的。只知道背朝黃土面朝天地揮灑汗水,卻不懂得看老天爺的乾旱晴雨,當天災來臨時,也只能落得一個顆粒無收的結局。

朋友小張,在某國企內已經工作了7年。

他是同事眼裡的勞模,永遠都是下班走的最晚,雜活幹得最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他仔細地生活,每筆錢都算得清清楚楚。可工作了7年,房子也只能買得起郊區的區區幾平。

他曾嗤之以鼻買比特幣的哥們,然而那個哥們手裡的比特幣持續瘋漲,已然賺夠了房子首付的錢。

就連同事老王,都因為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去一家網路平台開了課,借了知識付費的東風。現在單單是報名人數,都有1W多。

即使小張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得到的回報也只有每月固定的工資,那也是他曾經以為的全部。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這個時代變化得如此之快,那些我們自以為擁有的常識經驗,也許在幾年之後就已經變成糟粕,跟不上這個世界前行的步伐。

抬起頭,看看這片天空,不要再執著於面前的一抔黃土,不要再被自己狹隘的世界觀所困惑。去提升自己的認知,去接觸嶄新的未來,機遇到來時,我們才不會眼睜睜看它溜走。

努力是必要的,但只努力卻不懂得抓住機遇,任何的努力都很廉價。

只有抓住了機遇,跟上了時代的風口,財富才會幾何式的增長,我們也有了通往上層階層的機會。

Chapter 04

要想逃離認知貧困,最重要的就是接納和學習新的思想。

作為寒門子弟的我們,自然是沒法站在父輩的肩膀上,收割更多的資源。然而我們也有優勢,那就是我們的時間和才智,即使身處在庸庸碌碌的人群里,也能保持對風向的嗅覺,對局勢的預判。

因為,哪怕命運再一手遮天,也終究會在指縫裡給我們留下了一道可以躍過的龍門。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十年如一日的埋頭耕耘,還有時刻觀察天上的風雲變幻,四季更迭。看看這烈烈長風,這電閃雷鳴能不能將命運撕破一個口子,給我們一個成就自我的機會。

我們要打破認知的壁壘,衝破禁錮的牢籠,讓靈魂的弧光照亮整片夜空。讓他們看看,即便在平凡如你我的土地上,也能結滿努力的果,也能開遍機遇的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較認知 的精彩文章:

人類認知原理里有一條對比原理這條原理可以用在廣告文案
行測數量關係:帶你「認識」好用的比較構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