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經濟周期遭遇百年變局,明哲保身不是最優解!

當經濟周期遭遇百年變局,明哲保身不是最優解!

作者 | 八聲甘粥

我們都是經濟發展長河中的一滴水,宏觀的走向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百年未有之變局

面對近期的經濟局勢,感到很迷茫的人很多,對於投資者來說,迷茫感更甚,因為未來的趨勢走向變得更複雜了。

迷茫的根本原因是,幾乎所有人都了解到,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如果一個學生之前每年都能考班裡的第一名,每次都是100分,但最近因為升入高中,題目變難,雖然他每次還是班裡第一第二,但開始拿不到滿分了。

你不能因為沒拿到滿分就說他變的不優秀了,因為隨著考試難度增加,逐漸拿不到滿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經濟也是這樣,總量小的時候,保持高增速相對容易,但隨著基數越來越大,想要保持增速想像過去一樣,難度會大得多!

況且,增速下降並不意味著增量下降,因為一個成年人的八分飽飯量依然遠大於一個5歲小朋友吃撐的飯量。當經濟步入中青壯年時,和我們一樣,或多或少也會遭遇一些中年危機,但不可否認,中年其實是人生中的精力旺盛之時。

因此經濟增速趨於穩定是一件正常事情。

用通俗的話來講,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經歷換擋降速時,內部的發動機和各個齒輪難免會經歷一定的摩擦與震動。

比如,金融行業在社會系統中的定位是服務實體經濟,調配社會資源。

前期高速發展所匹配的金融系統,服務於高速發展的經濟;那麼經濟增速放緩之後,原先的金融系統也需要有所調整,以適應新階段的經濟發展速度。

金融行業的適應調整過程,在社會活動中表現出來,往往就是出清和爆雷。

如果繼續套用剛才「學生考試」例子,那麼世界各國目前遭遇事件的可類比為高考改革。

因為高考改革(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平常考試出題的難度提高了,班裡同學們的答題分數都不太理想(經濟下行)。

與此同時,高考難度增加也使得其他同學們的成績開始出現分化。

原本基礎不好的同學,比如南美洲各國,紛紛出現了成績迅速倒退的情況,甚至有不及格(經濟崩盤、政治混亂)的現象發生。

原本基礎比較紮實的同學,比如英國、日本、韓國等,成績下降不多,但是家裡父母都不很滿意,這幾個同學天天被父母施加壓力,引發同學之間關係十分不融洽。

壓力之下,大家都開始上輔導班(央行降息)補課。因為班級信息很透明,所以只要有一個同學開始上輔導班(降息),大家也都紛紛開始報班(降息),以免被拉開差距。

其實這一次的高考改革(世界經濟下行)也並非沒有好處,與以往不同的考試題目,將會暴露出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正是加以改進加以完善自我的好時候,也是進步最大的時候。

在適應新題型(適應新經濟增速狀態)時查漏補缺,過程中或許會有短暫的風險出清,但對於今後的長期發展來說,利大於弊。

如今,矯正此前對房地產刺激經濟的依賴,就像是矯正了偏科;

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就像是探索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穩定居民基礎生活質量,就像是打牢基礎。

時勢英雄

在當下的時運中,投資圈的一句名言格外合適:「人生髮財靠康波」

這句話是已去世的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的金句,他認為,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是因為恰巧趕上了康波周期中的合適階段。

「人生髮財靠康波」,用中國古話來講,與「時勢造英雄」、「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順勢而昌、逆勢則亡」頗有些相似。

什麼是康波?

康波,一個50年-60年的長周期,周期中一共有4個階段:繁榮、衰竭、蕭條、回升;衰竭期結束時,就是經濟見頂、上升力盡之時,蕭條期的下滑則最為難熬。

據說,在一個人60歲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參與經濟生活,30年中,康波給予你的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你就能夠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比如,如果你在零八年左右的時候投資了房地產,那麼如今的你大概率已經實現了基本的財富自由。

北京中心地區的房價漲了十幾倍,這樣的財富增值,可能用十幾年的工資也無法積累,它並不是因為你日常工作有多勤奮、努力,只是因為你剛好趕上了房地產的這一波上升周期。

如果你對券商研究領域有所了解,你一定聽說過李迅雷。

但不知你是否了解,1996年,33歲的李迅雷毅然決然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決定:放棄高校的「鐵飯碗工作」,進入了彼時還很稚嫩的證券市場。

此後,他本身就出眾的專業能力搭上證券市場發展的春風,事業一路扶搖而上,成為了券商賣方研究體系的開創者,成為了能夠參加總理座談會的專家。

時也,命也,能力也。

如果把時局變化和機會都擺在人們面前,抓住機遇的永遠只是少數有眼光有能力的人。

聽李迅雷解析時代機遇,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參會

歷史的韻腳

此前,我一直認為類似康波這種,用周期循環解釋歷史、預測未來的學說,聽起來總有些玄之又玄的意思,更像是人類對已發生歷史的一種強行解釋技巧。

人生髮財靠康波,這句話仔細琢磨下來,也過分誇大了時運的作用。

總有人說時勢造就英雄,但也有人說英雄,之所以能稱為英雄,是因為無論環境如何變化,他都終將是英雄。

對於一些「天選之子」來說,我們很難評判,他的成功是受客觀環境影響更多,還是受主觀能動影響更多。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完整康波是1948年到1991年,這是有統計以來的第四次康波周期(我們正身處第五輪)。

這段周期的繁榮伴隨著汽車和電子計算機的崛起,也造就了很多我們熟知的富人,其中有一個你一定知道——沃倫·巴菲特。

如果仔細觀察巴菲特的財富積累年鑒,你會發現,巴菲特的凈資產是從52歲以後,才開始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可以說,巴菲特99%的財富都是在這之後累積的。

為什麼?巴菲特的投資智慧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在於時間點。

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他的52歲正是1982年,在1982年之前的九年,1972年-1981年正是第四輪康波中的蕭條階段,這期間各類資產的價格紛紛超跌,巴菲特那些後來賺翻了的投資,大部分是在這一階段抄底購入的。

巴菲特52歲之後,第四輪康波周期中的上升階段正式開啟(1982年-1991年),那些在蕭條期超跌的優質資產,在此刻迎來了新生。巴菲特的資產也開啟了暴增的勢頭。

緊接而來的第五輪康波的繁榮期是1991年-2005年,新技術與新產業開始出現,社會孕育生機活力,儘管這期間投資難度開始增加,巴菲特也遺漏了很多未來明星公司,但並不妨礙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智慧更加鮮明奪目。

在蕭條期抄底,在回升復甦期收穫回報,這是巴菲特的智慧,也是他的幸運。

假如我們把巴菲特出生的時間提早20年,即使巴菲特的造富神話不會破滅,那麼也將很難達到如今這般高度。

時代與運勢真的會成就一批人,一批人也會見證一個時代。

一個我很喜歡的作者常說:「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

如果結合周期浪潮中的人事變遷來講,我想再加上一句:「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而成功者往往幸運。

「幸運」兩個字可以解釋很多努力和勤奮之外的因素,有時是運勢眷顧了幸運兒,有時是成功者主動抓住了運勢。

歷史的韻腳

富人們究竟是怎麼發財的?成功者著書立傳,各有各的說法。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一個成功者是坐等天降好運的。能夠坐著從天上等到的,只有鳥屎。

想尋求長期的資產回報,至少,你需要主動去嘗試分析。

據預測,2019年是康波周期中的萬劫不復之年,但也將會是這代人的三次機會之一,三次機會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

用投資領域的話來說,要能成為三次人生重要機遇之一,2019至少應該是一個適合大類資產價格投資的長期機會,這才是康波的真正意義所在。

歷史不會重複自己,但卻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比如,房地產就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行業。在周期的波動里,我們能否成為完美踩點的那批人?

從供給端看,在2019年絕對嚴格的房地產政策下,市場的主流觀點認為未來房地產的投資收益很難與此前相匹敵。不過,這一結論中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在於——「政策調控」將會持續多久?

聽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解析最新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樓市二十年,有誰發了財
「耳內小鋼炮」藍牙耳機,1月充1次電,還能當充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