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把苦日子過出甜味,是一種本事

把苦日子過出甜味,是一種本事

一份有良知的心學微刊

文丨圍爐·悠然

最近媒體將一位神秘流浪者拉入大眾視野——六十多歲,衣著破爛,整日搬運的粗糙堅硬的石塊、和水泥。她住在廢棄的磚瓦窯洞里,塵土在漆黑里瀰漫,她叫張素英。

媒體追蹤時,她抽著煙,身上背著一個偌大的骯髒的蛇皮麻袋,裡面堆疊著一些衣物還有被褥。她的頭髮凌亂地被風吹起,像灰白的荻花在岸邊飛揚。她的牙齒已經全部掉光,講話不再清晰。

人們不知她的來歷,也不知道她的去向,只知道她不停地搬運石礫,砌磚砌瓦。

然後這個風雨飄搖,飢不果腹的流浪者,竟用無數的磚塊瓦礫堆積起了一座「城堡」,雖然粗糙簡陋,但一座六七米高的房子雄偉地佇立在山坡上,的確讓人瞠目結舌。

壯年的小夥子看到她也大驚「天吶,她居然搬得動這麼重的石頭」,張素英就在人們的驚愕中營造了屬於自己的偉大王國。裡面有沙發,有撐起來的晾衣繩,曬著數不清花花綠綠的撿來的衣裳,她珍惜其中的每一件,她說這件好看,那件也好看。

即便是流浪漢,她也極愛乾淨,幹活前繫上圍裙帶上手套,天氣好的時候,打一盆水搓洗頭髮,洗去污垢換來乾淨。她養著狗,不停地蓋著房,越高越好,有天生的高貴氣。

她的生活著實讓我同情又佩服,同情她悲苦的流浪生活,佩服她在如此苦的日子裡竟也過出了甜味。

苦中尋甜是人對美的追求

陳丹燕《上海的金枝玉葉》里寫了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郭婉瑩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庭的四小姐,曾經的她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千金大小姐,可是家道中落給了這個女子強烈的一擊,榮華富貴從此煙消雲散。

然而這樣的落差也沒有改變郭婉瑩對美的追求。原本上著貴族學校的她學會了喝下午茶,在勞改時,沒了電烤爐,郭婉瑩也會自己動手用鋁鍋去蒸蛋糕,在辱罵和欺負中喝了十幾年自製的下午茶。

同樣的,她還用蜂窩煤烤吐司,穿著華麗的旗袍刷馬桶,她的丈夫因為打壓在獄中去世,而她在這麼苦的日子裡,卻尋著甜味,不放下對美的堅持。

晚年時,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問她勞改情況,她只是說:「勞動有利於保持最好的身材而不至於發胖。」

生活有時候的確會很苦,可是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對美的堅持,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有滋有味,不光是讓別人覺得這個人的高品位,同時也是給了自己了寬慰,把美帶進生活,就帶進了一種情趣,帶進了一種享受,帶進了優雅樂觀,帶進了苦中作樂。

苦中尋甜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這兩年流行的「喪」文化,有時候的確是讓人討厭,總覺得它鼓吹著一種無所事事和消極的心態。也是因為這種文化的流行,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往往有著莫名的少年老成和悲觀的情緒,他們一丁點兒小事就無法承受,動輒哭哭鬧鬧甚至鬧出人命。

我們不否認現今社會的壓力太大,但也要考慮到他們「苦中尋甜」能力的缺失。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公司里來了兩個新的實習生。因為每天的項目內容是有強制要求的,有時候不達標或者完不成就得加班,然而面對這些壓力,兩者的反應完全不同,並且很明顯地表露在臉上,一個整天自怨自艾,另一個倒是顯得輕車熟路、處之泰然。

不用說,那個每天埋怨日子苦的沒多久就辭職了,而另一個很快就轉正了。之後朋友詢問,他說壓力都是一樣大的,但是日子這麼苦,就得找點甜頭,他每天都會抽空照料照料桌上的盆栽,下班吃個甜點,算是犒勞自己。

而另一位就陷入了痛苦的旋渦,越痛苦越不情願,越不情願越痛苦,是個很可怕的惡性循環。

《活著》一書中的主人公福貴,周圍的生命不斷消失,接踵而至的打擊不停砸落,讓人來不及悲傷,眼淚再寬廣也無法澄澈那些容不得喘息的沉重。

人生苦澀成這樣,但是福貴,十年之後談論亡妻,「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那是鮮活肥沃的活著的生命氣息。福貴分明讓我們渾身發抖地感受著生命的韌性。

余華在小說中說:「我知道福貴的一生窄若手掌,可是我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其實答案已緩緩而出。

生命的本真或許就是活著,靜靜地活著,艱難地活著,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一個成語: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在苦裡尋求甜味,這是生命也是生活的能力。

苦中尋甜是一種人生境界

《陋室銘》中有一句大家都熟知的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件陋室,它殘破,可是劉禹錫的精神層次並不破,它狹小,可是劉禹錫的眼界並不狹小。他在苦中尋覓著自己人生的高遠追求,尋覓著屬於自己的甜味,這是何等境界。

就在今年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上,我同樣瞥見了苦中尋樂的人生境界。武漢一位退休老人向家鄉木蘭縣教育局捐贈1000萬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這筆巨款是馬旭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網友紛紛向兩位老人致敬、點贊。

頒獎詞為「少小離家鄉音無改,曾經勇冠巾幗如今再讓世人驚嘆。以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你畢生節儉只為一次奢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我難以想像在一個小小的院落、沒有什麼傢具、牆皮全都斑駁脫落的屋子裡生活是會多苦,可能是只能睡幾十年堅硬冰冷的木板床,可能是連被子的棉絮都已掉光。

但我更無法想像,馬旭在生活中把培育孩子們當做最熱愛最熱愛的事業,孩子們的笑容成了她的心頭的甜蜜,陪伴她熬過苦苦的歲月。

我們也許沒有辦法到達如此高度,可是山不向我們走來,我們便向山走去,我們得盼望著苦中尋樂的人生境界,然後在自己的或許有點苦澀的生活里熬一鍋甜粥暖胃。

甜度不靠金錢凝練

也許有的人要說,過苦日子的人只要有錢不就有甜味了嗎,就像電影《寄生蟲》裡面台詞一樣「有錢人家的小孩連衣服都沒有褶皺,錢就是熨斗,把一切燙平了,所有褶皺都被燙得平平的。」

可是苦中尋甜真的靠金錢嗎?

並不是。電影其實講了個鳩佔鵲巢的故事,住在破爛底層的一家人為了金錢,偽造身份成功入住到富宅中找到了家教、保姆、專職司機等工作。他們的格局被限制在錢眼子里,他們的一切都是為了攀登富貴,於是聰明才勁、突出能力都成了謀利的手段。

最終的慘劇,便由此發生。底層家庭的父親將窮苦生命的卑微變成手中冰冷的屠刀,在上流宴會的時候無情刺入男主人的體內,奪走了一條性命。自己也只好永世躲避,真正成了見不得人的寄生蟲。

追名逐利落得如此結局,令人警醒。

其實在苦日子裡,真正重要的不是金錢,那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真正影響生活的,是心態。只有樂觀豁達才能讓甜味飄進平時酸澀苦悶的生活,只看重錢,那飄進來的只有臭烘烘的錢臭味。

苦日子給人以奮進的動力,但也給人盲目和怒火。在苦日子裡,我們要握住前者,拋棄後者,向上的時候用甜味給予自己最大的寬慰。

當我們在苦日子裡累了,不要一味抱怨,去找點甜味吧。因為甜味會給你美的享受,給你愉悅自我的能力,給你給廣闊的人生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未看懂這4部經典,不足以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