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次是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發現19個暗物質「失蹤」矮星系!

這次是我們中國的科學家,發現19個暗物質「失蹤」矮星系!

一個成員隸屬於我們中國多個機構的研究小組,發現了更多暗物質缺乏(失蹤)的矮星系證據,其研究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該小組描述了對矮星系的研究,以及是如何發現一些預期將被暗物質主導的星系卻沒有。正如研究人員所指出的:標準宇宙學理論表明,暗物質推動了星系的形成以及它們形成的引力井,同時還注意到局部星群中的矮星系是由暗物質主導。但就在兩年前,天文學家們觀察到了兩個矮星系,其暗物質似乎比預期的要少。

此後不久,另一個團隊又觀察到了另外兩個。現在,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19個具有與理論預期不符的暗物質量的矮星系。這項工作包括分析來自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數據,以計算星系的質量,研究人員指出,這可以通過測量氫在它們周圍移動的速度來完成,速度越高,星系的質量就越大。然後將氫的質量和所有恆星的質量(使用星光數據)相加,得出星系的總質量非暗物質質量,這個數字和總質量之間的差異可歸因於暗物質。

在「正常」的情況下,矮星系只有2%的質量是由非暗物質組成。但在這項研究中,發現了奇怪的東西,例如一個星系的質量約為140億個太陽,它的非暗物質總質量約佔其總質量的27%。研究人員報告表示:分析了324個矮星系,發現其中19個星系的暗物質比理論預期的要少。所以認為,「失蹤」的暗物質可能歸因於鄰居把它拉下來,並把它留給自己,但也發現了一些例外情況下,沒有足夠近的鄰居星系被認為是可能的。

進一步研究的發現可能會挑戰適用於矮星系的形成理論。在標準宇宙學模型中,暗物質驅動星系的結構形成,並構造潛在的引力井,星系可能在其中形成。暗物質暈中的重子分在大質量星系團中可以達到普適值(15.7%),並且隨著系統質量的減少而迅速下降。矮星系的形成對重子過程和暗物質的性質都很敏感,因為它們形成的位阱很淺。在局部星系群中的矮星系中,暗物質甚至在它們的光半半徑(Re?≈?1?kpc)內也佔主導地位。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矮星系都由暗物質主導,新研究揭示了19個主要由重子組成的矮星系,其半徑可能遠遠超過Re。在這一點上,它們預計將被暗物質所支配。其中14個是孤立的矮星系,不受附近明亮星系和高密度環境影響。這一結果提供了可能在標準宇宙學框架內,挑戰低質量星系形成理論的觀測證據。需要進一步的觀測,特別是深度成像和空間分辨運動學。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Bob Yirka,Phys

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發明新的低功耗燈泡,或將挑戰LED燈地位!美日都沒研究成功
如果能回到過去,你想幹什麼?莫非想像「終極者」一樣搞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