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在激光熱效應組裝柔性纖維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科學家在激光熱效應組裝柔性纖維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基於多功能纖維材料科技的快速發展,更多種類的纖維具備了感測、光電轉換、能量收集及儲存等功能。隨著對織物類可穿戴電子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多功能纖維狀器件與智能纖維織物為其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但目前柔性纖維內部各種功能材料的精確高效定位、連接與組裝等難題,阻礙了纖維器件的大規模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提出一種新型的基於激光熱效應的纖維內微粒精確操控技術,突破纖維材料不利於進行內加工的固體特性,實現固體內微粒的精準移動及控制,組裝出半導體異質功能結構,為製備複雜而高效的纖維內功能結構與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該研究通過二氧化碳激光器的精準加熱,將固態的纖維材料轉換為液態,並在纖維內部產生可精密調控的馬蘭戈尼熱流動。纖維內集成的微粒可伴隨纖維材料的熱流動改變位置,並可通過調製激光控制微粒移動的方向和速度。這突破了固態纖維材料內物質固有位置無法精密調控的難題,使利用纖維內部物質組合構造更加複雜的功能結構器件成為可能。該研究提出的方法利用流體為載體對微粒進行操控,對微粒的結構、組成材料、尺寸、數目並無選擇性,這一特性極大擴展了方法的適用範圍。基於以上原理,獲得了在纖維中利用半導體材料微粒製造同質結與異質結的方法,證明了該方法的易用性與在光電、光伏、熱電、儲能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

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該研究得到中科院國際合作夥伴計劃、清潔能源先導專項的支持。

來源: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液相激光輻照製備高分散加氫催化劑方面取得進展
高效圓偏振發光研究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