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用12門日造火炮打鬼子,炮兵營長巧妙布陣,零陣亡重創日軍

用12門日造火炮打鬼子,炮兵營長巧妙布陣,零陣亡重創日軍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是非常差的,其中中央軍的裝備是最好的,而中央軍中20個調整師(即所謂的德械師)又是最佳之列。

其實即便是在民間所稱的「德械師」中也分三六九等,其中36師、87師、88師裝備的原裝德式武器較多,其餘的師只是換裝了德式鋼盔、部分武器及加強了編製而已。

以中央軍精銳的第2師為例,該師為嫡系部隊,曾在1933年長城抗戰中有過對日作戰經驗。

在調整編製時,該師的炮兵營裝備的就是日式火炮——大正六年式75毫米山炮,該炮也稱為是41式山炮。按照國軍當時的編製,一個營有12門炮。

41式山炮口徑75毫米,總重量為540公斤,最大射程可達6400米;由於該炮重量不大,因此可以以兩馬挽曳或六馬馱載的方式進行運動,具備較強的山地行軍能力。

當時,我國除了進口這種火炮的出口版外,東北兵工廠、太原兵工廠都曾大量仿製並裝備東北軍、晉綏軍部隊;中央軍則有一批原裝貨。

41式山炮最初剛誕生的時候是日本師團炮兵聯隊的裝備,後來其有了更好的裝備後,便將41式山炮下放到了步兵聯隊,充當起了聯隊炮。

而中國軍隊當時火炮奇缺,像第2師這樣能編製一個炮兵營的步兵師是很少的;川軍的一些部隊甚至整個集團軍都沒有這樣的火炮——而這種火炮在日軍中只不過是聯隊級就能使用的裝備。

正因為珍貴,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步兵師屬炮兵營也經常脫離編製使用,配屬給其他部隊。

如第2師炮兵營在忻口會戰期間就先後配屬給了第94師、第83師和第85師使用,而該營在營長趙紀三的率領下,更是創造了用日式火炮重創日軍,而且自身還零陣亡的奇蹟。

忻口會戰中,日軍投入的主要部隊為第5師團和關東軍的察哈爾派遣兵團,兩部都是其精銳中的精銳,配屬了大量重炮、坦克。

當時儘管我方集中了晉綏軍的幾乎全部炮兵及中央軍炮兵一部,總體上也不佔優勢,日軍依託其炮兵轟、坦克沖的戰術掩護步兵,我守軍傷亡很大。

第2師炮兵營到位後,其裝備的日式火炮性能要比晉綏軍的仿造版要好,而且炮彈也充分。

日軍向我陣地衝擊的時候,12門炮各自連續打出了12發炮彈,這144發炮彈落入了敵群中,予敵以重大殺傷。

吃了大虧後日軍拿出了坦克部隊衝擊,這一線有日軍的10輛坦克活動,之前被戰防炮營擊毀了2輛,但戰防炮營調走後,第2師的山炮只能獨擔大任了。

山炮來反坦克其實並不在行,但是日軍坦克是小坦克,裝甲比較薄。山炮營以兩個炮兵連封鎖其坦克道路,以另一個連直打難以運動的坦克,結果一舉摧毀了3輛,剩下的5輛坦克此後再也不敢出現了。畢竟這種技術裝備,日軍當時也沒裝備多少,打沒了不好交代。

但是,為了反制第2師炮兵營,日軍抽調了10餘門重炮過來。

重炮的射程比我炮兵營的山炮要大,但是還是沒能起到應有的效果,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第2師炮兵營的位置是在一處獨立的山樑上,除了進出道路外,都是絕壁;日軍炮彈打過來後,絕大多數都落進了深溝里,這樣觀測不到彈著點,也就不好修正射擊;

第二:炮兵營長在山樑上設置了一處假陣地,挖了三個避彈洞。派了3名士兵到這裡,各自帶電話機一架;我方火炮射擊時,這幾個兵就各自向外扔出一顆手榴彈。由於這裡的位置明顯,日方更容易觀測到,因此很多炮彈就沖著假陣地去打了。

如此,即便日軍重炮投入使用,也難以發揮效果。

日軍為了能更好發揮,將部分重炮陣地前移,結果又遭到了射程內的第2師炮兵營打擊,損失不少;其調配的騎兵隊向我炮陣地發起衝擊時,也遭到我步炮協同攻擊,而死傷過半。

因為炮兵營表現不錯,得到了配屬的94師司令部嘉獎,同時還將晉綏軍炮兵直屬炮兵營歸第2師炮兵營指揮,該營裝備的是12門75毫米口徑的野炮;而炮兵營長趙紀三則被提升到了左翼兵團炮兵指揮官。

在整個忻口會戰期間,第2師炮兵營沒有一名戰士陣亡,僅有2人重傷、3人輕傷,以零陣亡的代價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實屬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熊熊點兵 的精彩文章:

《壯志凌雲2》阿湯哥駕F18耍帥,網友:還是F14戰機更霸氣
火力不足恐懼症有救了:炮兵三件套輪番開火,荒漠塗裝很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