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日本「三大教育」刷新三觀,前兩種殘忍後一種變態,一般人難接受

日本「三大教育」刷新三觀,前兩種殘忍後一種變態,一般人難接受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在教育問題上,各國都有自己的理念和體系,而日本的教育理念一直為人所稱道,不少人認為他們的教育超前先進,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但其實有些方面他們卻是讓人感到不解甚至害怕的。

「死亡教育」——孩子吃掉自己孵化小雞

日本最近發布了一個《生命教育課》的紀錄片,單聽名字其實是好的方向,因為我們總是焦急和歡欣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卻習慣於對死亡諱莫如深,只有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活著。但是這個紀錄片播出之後,網友們才發現這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課程最開始,是溫馨可愛的畫面,每位同學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枚雞蛋,歡欣鼓舞地為它們做上記號放進孵化箱,激動地等待屬於自己的小雞破殼而出。大概在一個月後他們如願為自己的小雞戴上專屬的腳環,互相取著可愛的名字,整整6個月,182天的守護,同學們把小雞當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珍而重之又無話不談。

但是在小雞完美長大的這天,孩子要要面臨的是親手殺掉它們,而且還要同老師一起處理雞肉,把它變成餐桌上的食物,吃進去,這堂課才算完美結課。

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眼淚直流,甚至不忍心睜眼看自己親手養大的小雞。

「死亡教育」意義應該在哪裡?

它應該在於讓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貴,但也要明白對於生命終止時作為人的無奈,所以才要更加的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

在《一片葉子掉下來》這篇童話里有說過:「如果我們反正是要掉落、死亡,那為什麼還要來到這裡呢?」「是為了太陽和月亮,是為了大家一起的快樂時光,是為了樹蔭、老人和小孩,是為了秋天的色彩,是為了四季,這些還不夠嗎?」我想這就是對於生命與死亡的價值最好的回答了。

死亡教育雖然是需要讓孩子們直面死亡的意義,但並不是這樣殘忍的屠殺,在6個月里,同學們已經把小雞當初自己的孩子去照顧,當成自己的朋友去傾述,這或許是一場情感綁架式的屠殺。前期的快樂與後面的殘忍形成鮮明對比,而這門課以及開設60年,被學校稱之為:「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希望學生能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而且這種教育在日本並不少見,還有不少讓我們瞠目結舌的「變態教育」。

「耐寒教育」——孩子冬天半裸上身做戶外活動

眾所周知,日本人是非常抗凍的,即使在大雪紛飛的寒冬,他們的學生也穿著短裙,其實這和他們從小經歷的變態耐寒體能訓練有關。在大冬天,即使是冰天雪地,孩子們也要穿著短褲,光著上身,毫不恐懼地在路上各種訓練。

豆瓣9.2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也有講道 ,這所幼兒園曾以365日不間斷的「裸體教育」為特色而聞名,日本幼兒園要求孩子們在大冬天半裸著上身吃飯上課玩耍,甚至跑馬拉松。

在我們國家的認知裡面,多喝熱水多保暖才是正確的過冬方式,稍微穿少點都會對關節有害,而日本卻認為,小孩子的關節不會生病,大人才會得關節炎,所以要在從小開始訓練,這種看法也真的很難讓人理解。

「開放兩性教育」——孩子從小被普及超前兩性教育

這種可能在一些保守國家看來比較「變態」了。

其實,兩性教育同樣也是我們急需普及的一課,但是怎麼教育什麼時候教育是是一個難點。日本在這方面的教育聞名於世,他們向來都是主張「從娃娃抓起」,但是教學內容過於開放也一直為人所詬病,他們的教材從小學開始就非常的直觀衝擊,甚至還有逼真道具以及示範動作。

普及性教育當然是好事,不過這樣過於開放是不是也會矯枉過正呢,據了解:日本高中生中無論男女承認有男女經驗的已經達到三分之一,即便初中生中也分別有5%左右有(有接吻經驗的則在20%以上,均為女性高於男性)。

我們想普及兩性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而不是想讓尚在青春期的孩子就這樣接觸親密行為,這樣是不是也容易導致更多的社會問題呢?

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是在長期的摸索好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適合國情和國民的教育體系,沒有誰對誰錯,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m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家有男孩,這個問題不解決,補再多鈣都白搭,娃很難突破一米八
女孩性早熟,最晚的「末班車」是幾歲?醫生:這一年齡干預還有救